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72860)

作品数:11 被引量:24H指数:3
相关作者:王国春卢昕张思功田小兰舒晓明更多>>
相关机构:中日友好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委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皮肌
  • 8篇皮肌炎
  • 8篇肌炎
  • 4篇细胞
  • 3篇多发性肌炎
  • 3篇粒细胞
  • 2篇低密度
  • 2篇血清
  • 2篇快型
  • 2篇患者血清
  • 2篇间质性
  • 2篇间质性肺病
  • 2篇肺病
  • 2篇伴发
  • 2篇病理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表达
  • 1篇动物
  • 1篇动物模型
  • 1篇血浆

机构

  • 11篇中日友好医院
  • 6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11篇王国春
  • 10篇卢昕
  • 7篇张思功
  • 6篇田小兰
  • 6篇周航
  • 6篇舒晓明
  • 5篇彭清林
  • 5篇张寅丽
  • 4篇赵千子
  • 3篇王艳
  • 2篇杨文芳
  • 2篇张学智
  • 1篇章璐
  • 1篇王丽英
  • 1篇张铁
  • 1篇尹利国

传媒

  • 6篇中华风湿病学...
  • 4篇中日友好医院...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年份

  • 2篇2015
  • 4篇2014
  • 5篇2013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低密度粒细胞与皮肌炎患者伴发的间质性肺病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 探讨低密度粒细胞(LDGs)在DM患者伴发的间质性肺病(ILD)中的意义.方法 纳入了48例DM患者和19名健康对照,其中28例DM患者患有ILD.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PBMCs中LDGs的比例;采用实时定量PCR法测定PBMCs中中性粒细胞相关基因(LL-37、髓过氧化物酶和MMP-8)的mRNA表达水平;采用ELISA法测定PBMCs总蛋白中LL-37的浓度;采用肌炎活动度视觉模拟评分(MYOACT)评估疾病活动度.采用Welch校正的非配对t检验比较伴发ILD的患者和未患ILD的患者LDGs水平的差异,LDGs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采用单因素相关分析,PBMCs中中性粒细胞相关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的比较采用Mann-WhitneyU检验.结果 DM患者PBMCs中LDGs的比例显著升高,是健康对照LDGs均数的7.1倍[(9.1±11.5)%和(1.3±0.7)%,t=4.664,P<0.01];且伴有ILD的DM患者中LDGs 的比例显著高于不伴ILD的DM患者[(12.3±14.1)%和(4.5±2.6)%,t=2.835,P=0.008 3],是不合并ILD的DM患者LDGs均数的2.7倍;LL-37、髓过氧化物酶和MMP-8的mRNA表达水平和LL-37的蛋白表达水平在DM组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LDGs比例与MYOACT肺疾病活动度评分呈正相关(r=0.439,P=0.010).结论 DM合并ILD的患者LDGs的比例明显增高,而且与MYOACT肺疾病活动度评分呈正相关,提示异常增多的LDGs是DM合并ILD的可能参与因素.
张思功田小兰王国春卢昕王丽英
关键词:皮肌炎
炎症体在皮肌炎与多发性肌炎肌肉组织中的表达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研究炎症体在皮肌炎(DM)和多发性肌炎(PM)受累肌肉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新发病并未经治疗的成年DM/PM患者肌肉标本10例(DM 4例,PM 6例)及5例健康对照肌肉组织NALP1、NALP3、衔接蛋白ASC及半胱天冬酶-1(caspase-1)的表达情况。结果:4例DM患者肌肉组织中CD3+T细胞及CD20+B细胞均表达ASC及caspase-1,其中2例表达NALP3。6例PM患者中仅1例肌肉组织中CD3+T细胞及CD20+B细胞表达NALP3、ASC及caspase-1。10例患者均不表达NALP1。5例正常对照肌肉组织均不表达NALP1、NALP3、ASC及caspase-1。DM组ASC及caspase-1的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PM组及正常对照组(P<0.01,P<0.05),NALP3的表达阳性率亦高于PM组及正常对照组,但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固有免疫反应与调节在DM和PM中起不同的作用。炎症体可能参与DM的发病过程,部分由NALP3激活。而炎症体激活可能并不参与大部分PM的发病。
赵千子张寅丽张铁周航舒晓明卢昕王国春
关键词:皮肌炎多发性肌炎固有免疫
多发性肌炎/皮肌炎患者血清中可溶性人类白细胞抗原-G表达水平的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检测多发性肌炎,皮肌炎患者血清可溶性人类白细胞抗原-G(sHLA-G)水平,并分析其与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各临床特征及治疗和预后的关系,探讨血清sHLA-G在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方法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测定96例多发性肌炎,皮肌炎患者(其中多发性肌炎26例,皮肌炎70例)和35名健康体检者血清sHLA-G水平,分析血清sHLA-G与多发性肌炎,皮肌炎患者临床特征、实验室指标及治疗、预后的关系。结果血清sHLA-G水平在多发性肌炎,皮肌炎患者[(44±70)U/m1]明显高于健康对照者[(4±5)U/ml,P〈0.01)]。皮肌炎患者组血清sHLA-G水平[(54±81)U/m1]明显高于多发性肌炎患者组[(27±41)U/ml,P=0.004]。血清sHLA.G升高组多发性肌炎/皮肌炎患者中吞咽困难的发生率较sHLA-G正常组明显升高(P=0.001)。sHLA-G水平与CD3*T细胞和CD4+T细胞水平均呈负相关(r=-0.233,P=0.047;r=-0.287,P=0.015),与补体C3水平呈正相关(r=-0.284,P=0.021)。初治组患者血清sHLA-G水平[(77±99)U/m1显著高于经治组[(34±52)U/ml,P=-0.021]。但血清sHLA-G水平与疾病活动度无明显相关,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对血清sHLA-G水平也无明显影响。结论血清sHLA-G水平在多发性肌炎,皮肌炎患者中明显升高,并且与外周血CD3+和C134+T细胞数呈负相关,临床上与吞咽困难的发生相关,提示sHLA-G可能在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病理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
田小兰彭清林舒晓明卢昕王国春
关键词:多发性肌炎皮肌炎HLA抗原
循环游离DNA在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研究循环游离DNA(cfDNA)在多发性肌炎(PM)和皮肌炎(DM)中的作用。方法:使用PicoGreen试剂盒检测61例PM/DM患者、34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和48例健康对照的血浆cfDNA浓度,并与患者的血清学指标做相关性分析。结果:cfDNA浓度在PM/DM组是247.1±61.09ng/ml,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197.1±31.36ng/ml,P<0.01),显著低于SLE组(281.9±82.21ng/ml,P<0.01)。cfDNA与血沉和血清球蛋白呈显著正相关(P<0.01,P<0.05),与C3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cfDNA可能与PM/DM疾病活动度相关。
张思功卢昕田小兰王艳杨文芳张学智王国春
关键词:多发性肌炎皮肌炎
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的表达和鉴定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优化原核表达方法以及用亲和层析的方法制备重组人快型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MYBPC2)。方法:根据MYBPC2的序列设计一对引物,在上下游引物的5’端分别加上BamHI和HindⅢ酶切位点。以健康人骨骼肌cDNA为模版,扩增第284位至第579位氨基酸残基对应的碱基序列,经双酶切后插入pMalc-5e载体中,测序鉴定重组质粒的序列,将构建好的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中,IPTG诱导重组蛋白MYBPC2-MBP的表达,亲和层析纯化重组蛋白,蛋白电泳法鉴定蛋白的分子量及纯度,测定蛋白浓度并估算蛋白纯化后得率。用商品化的抗MYBPC2抗体证实所表达蛋白序列的正确性。以纯化的蛋白免疫动物获得动物免疫血清,用Western Blot的方法鉴定此蛋白的免疫原性。结果:人MYBPC2蛋白表达载体构建成功,每升大肠杆菌菌液可生产纯化后的重组MYBPC2蛋白约30mg,Western Blot显示重组蛋白与其抗体及抗血清特异结合。结论:本方法可以高效制备生产人MYBPC2蛋白片段,具备良好的抗原特异性和免疫原性。
张寅丽舒晓明彭清林杨阚波周航张思功杨文芳赵千子卢昕王国春
关键词:蛋白表达免疫原性
中性粒细胞胞外网状陷阱与皮肌炎患者伴发的间质性肺病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胞外网状陷阱(NETs)与皮肌炎患者间质性肺病(ILD)发生的关联性。方法研究纳入36例皮肌炎患者,其中19例伴发ILD。同时选择47名健康成年人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2组血浆诱发NETs形成和降解NETs的能力。结果皮肌炎患者的血浆较健康对照组的血浆能诱发更多的正常中性粒细胞形成NETs[(246+93)RFUs和(192±53)RFUs,P=-0.002]。皮肌炎患者的血浆对NETs的降解显著低于健康对照,而且与不伴ILD的皮肌炎患者相比,伴发ILD的皮肌炎患者降低更明显[(83±13)%和(59±21)%,P〈0.01]。进一步分析皮肌炎伴发ILD的亚组发现,4例伴发亚急性ILD的患者对NETs的降解显著低于慢性或无症状ILD的皮肌炎患者[(36±14)%和(65%±19)%,P=-0.0139]。结论皮肌炎患者的血浆诱发NETs形成显著增加,伴发ILD的皮肌炎患者不能完全降解形成的NETs;提示NETs的清除异常在皮肌炎及皮肌炎伴发的ILD中起一定作用。
张思功田小兰张寅丽杨阚波周航王国春卢昕
关键词:皮肌炎肺疾病间质性
皮肌炎患者血清B细胞活化因子水平与疾病活动度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 探讨DM患者血清B细胞活化因子(BAFF)水平与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方法 定量ELISA方法检测61例DM患者以及25名健康对照血清BAFF浓度;利用国际肌炎组织制定的炎性肌病评价工具评估DM患者疾病活动度,并分析血清BAFF水平与DM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组间比较用独立Mann-WhitneyU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秩检验.结果 横断面研究显示DM患者血清BAFF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274 7±264 6)pg/ml与(832±170) pg/ml,Z=-5.492,P<0.01];DM患者血清BAFF浓度与疾病总活动度(r=0.501,P<0.001)、肌肉活动度(r=0.303,P<0.05)、皮肤黏膜活动度(r=0.467,P<0.01)呈显著正相关;血清BAFF水平升高与DM患者肺间质病变的发生具有显著相关性(x2=17.238,P<0.01).纵向研究同样显示DM患者血清BAFF浓度与疾病总活动度(r=0.658,P<0.01)、肌肉活动度(r=0.307,P<0.05)、皮肤黏膜活动度(r=0.565,P<0.01)呈正相关.DM患者治疗后,随着疾病活动度的下降,血清BAFF水平显著降低.结论 DM患者血清BAFF水平与疾病活动度呈正相关性,血清BAFF是反映DM患者疾病活动度的生物标记物.
彭清林张学智王艳卢昕王国春
关键词:皮肌炎B细胞活化因子
抗Mi-2抗体阳性的皮肌炎患者的临床和肌组织病理特征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通过检测多发性肌炎/皮肌炎患者血清中的抗Mi-2抗体,分析该抗体阳性患者的临床特征和肌肉病理学特点。方法:用免疫印迹法检测125例多发性肌炎/皮肌炎患者(其中皮肌炎89例,多发性肌炎36例)血清中抗Mi-2抗体的阳性率,并通过系统的文献回顾,分析此抗体阳性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125例患者中抗Mi-2抗体阳性5例,均为皮肌炎患者,多发性肌炎患者中未检出;在皮肌炎患者中占5.6%。该抗体阳性的患者与阴性的患者相比,Gottron皮疹、Heliotrope疹、面部红斑、四肢肌肉受累的发生率较高,但无统计学差异。该抗体阳性者的肺间质病变、吞咽困难也较为常见,但合并心脏受累较少见,与伴发肿瘤无明显关联,免疫治疗应答率高。肌组织病理主要表现为血管周围炎症细胞浸润,肌细胞组织相容复合物-1表达上调,T淋巴细胞浸润为主。结论:抗Mi-2抗体对皮肌炎诊断较为特异,阳性率低,与皮疹和肌肉受累关系密切,治疗反应良好,预后个体差异较大。
张寅丽杨阚波赵千子田小兰周航舒晓明卢昕王国春
关键词:皮肌炎病理学
血浆游离DNA水平升高源于NETosis并与活动性狼疮肾炎相关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 探讨SLE患者血浆游离DNA(cfDNA)水平与LN的相关性,分析患者血浆cfDNA升高的可能原因.方法 实验纳入了54例SLE患者和43名健康对照者.SLE患者中,37例合并有LN,26例为活动性LN患者,11例为缓解期LN患者.血浆cfDNA的测定采用Picogreen试剂盒;低密度粒细胞(LDGs)的测定采用流式细胞术.采用单因素相关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LN与cfDNA的关系并分析cfDNA升高的影响因素.结果 SLE组的cfDNA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237&#177;40) ng/ml和(188&#177;41) ng/ml,P<0.01].在SLE中,LN组的cfDNA水平显著高于非LN组[(247&#177;47) ng/ml和(214&#177;31) ng/ml,P=0.028);而且活动性LN的cfDNA水平明显高于缓解期LN[(254&#177;50) ng/ml和(216&#177;29) ng/ml,P=0.035).进一步分析发现SLE患者血浆cfDNA水平与尿蛋白定量(24 h)呈正相关(r=0.350,P=0.013),与血清白蛋白(r=-0.500,P<0.01)和内生肌酐清除率(Ccr)(r=-0.354,P=0.044)呈负相关.LDGs在SLE患者中的比例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8.3&#177;12.9)%和(1.2&#177;0.7)%,P=0.004],并且与血浆cfDNA水平呈正相关(r=0.636,P=0.002);中性粒细胞计数与cfDNA呈正相关(r=0.599,P<0.01).结论 LDGs和中性粒细胞过度形成中性粒细胞胞外网状陷阱(NETs)是SLE患者cfDNA水平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血浆cfDNA的水平与LN的活动性相关,提示NETs标记物和活动性LN存在联系,更特异的血清NETs标记物有望成为活动性LN的临床标志.
张思功王国春彭清林王艳周航卢昕
关键词:狼疮肾炎
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诱导免疫性肌炎模型的研究
2015年
目的:采用重组人快型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MYBPC2)免疫小鼠获得自身免疫性肌炎模型。方法将MYBPC2与完全弗氏佐剂乳化后,以皮下多点注射免疫C57BL/6小鼠(0 d、7 d),同时腹腔注射百日咳毒素2μg。①探索不同剂量MYBPC2免疫小鼠,在不同时点肌肉病理变化情况。②以600μg/次免疫小鼠,在第21天检测其肌肉耐力,观察肌肉组织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Ⅰ类分子以及炎症细胞浸润等病理变化。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随免疫剂量增加,肌肉损伤和炎症趋于严重,在21、28 d肌组织损伤最显著,模型组小鼠肌组织可见肌纤维变性、坏死和炎细胞浸润。②小鼠模型组肌肉耐力[(6.1±1.3) min]与对照组[(9.2±1.6) min]相比明显下降(U=2.00,P=0.017)。模型组肌纤维表面MHC-Ⅰ类分子阳性,肌纤维间及血管周围区域可见散在CD4+及CD8+T细胞、CD68+巨噬细胞浸润,CD20+B细胞主要分布于血管周围区域,肌纤维间少见。结论在国内首次采用MYBPC2成功诱导小鼠自身免疫性肌炎。 MYBPC2诱导的新型自身免疫性肌炎模型具备人类多发性肌炎相似的临床和肌肉病理特征,能够作为研究肌炎发病机制的新型工具。
张寅丽周航彭清林尹利国舒晓明张思功卢昕赵千子王国春
关键词:动物模型病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