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670036)

作品数:3 被引量:2H指数:1
相关作者:陈三凤李宏彬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大学南阳理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肿瘤
  • 2篇抗肿瘤
  • 1篇单胞菌
  • 1篇芽孢
  • 1篇芽孢杆菌
  • 1篇脂肪
  • 1篇脂肪酸
  • 1篇脂肪酸组成
  • 1篇脂肪酸组成分...
  • 1篇植物
  • 1篇植物根
  • 1篇植物根部
  • 1篇生物合成
  • 1篇生物学
  • 1篇生物学功能
  • 1篇嗜碱
  • 1篇嗜碱芽孢杆菌
  • 1篇内生菌
  • 1篇肿瘤活性
  • 1篇瘤活性

机构

  • 3篇南阳理工学院
  • 3篇中国农业大学

作者

  • 3篇李宏彬
  • 3篇陈三凤

传媒

  • 2篇中国油脂
  • 1篇南阳理工学院...

年份

  • 2篇2012
  • 1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产吩嗪羧酸抗生素的植物根部致金色假单胞菌的菌株多样性分析与鉴定
2011年
从新疆和北京两地的十余种经济植物中的4种植物的根部分离筛选到6株可向培养基中分泌橙黄色色素物质的根内内生菌和根表附生菌,采用BOX-PCR基因组指纹图谱扩增技术对这6株细菌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6株细菌可以划分为3个遗传群。采用系统发育和表型分析相结合对这3个遗传群的代表菌株的分类地位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3个代表菌株均为绿针假单胞菌致金色假单胞菌亚种(Pseudomonas chlororaphis subsp.aureofaciens)。采用薄层层析对3个代表菌株的色素分泌物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3个代表菌株的色素分泌物组成完全相同。进一步采用电喷雾质谱和核磁共振分析确认色素主要组分为吩嗪-1-羧酸(Phenazine-1-carboxylic Acid,PCA),并对其抗真菌活性进行了分析。结论:植物根部产吩嗪羧酸抗生素的致金色假单胞菌在菌株水平上存在着显著的多样性,这种多样性与其地理分布的多样性和宿主植物的多样性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对应关系,其中的3株内生细菌LJ1、GL1、TC1由于与宿主植物存在极为密切的关系而有可能作为生物活体农药直接应用于宿主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显示了很好的应用潜力。
李宏彬陈三凤
关键词:吩嗪-1-羧酸
富含12-MTA的嗜碱芽孢杆菌X1的鉴定及其脂肪酸组成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12-甲基十四烷酸(12-MTA,anteiso-C15∶0)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以重度盐碱土中分离的产芽孢细菌X1为研究对象,通过16S rDNA系统发育分析和表型特征确定其分类地位,通过细胞裂解、脂肪皂化、盐酸催化的甲酯化和萃取等步骤制备X1菌体总脂肪酸甲酯衍生物,GC-MS分析其组成,结合称重法测定X1菌体总脂肪酸甲酯衍生物净重。结果表明:菌株X1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的成员,其16S rDNA相似性数据显示其为芽孢杆菌属内的一个新种。GC-MS分析确定X1菌体主要含有iso-C14∶0、C14∶0i、so-C15∶0和anteiso-C15∶0 4种脂肪酸,其中anteiso-C15∶0(12-MTA)比例占到X1菌体总脂肪酸含量的76.2%,含量占X1菌体干重的4.47%。
李宏彬陈三凤
关键词:芽孢杆菌抗肿瘤
具有抗肿瘤活性的末端单甲基侧链饱和脂肪酸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2年
综述了末端单甲基侧链饱和脂肪酸(tmmSFAs)的结构、抗肿瘤活性、天然存在、生物学功能和生物合成途径,重点回顾了tmmSFAs自2000年抗肿瘤活性被首次明确报道以来其在抗肿瘤能力和抗肿瘤机理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在保健食品和抗癌药物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李宏彬陈三凤
关键词:抗肿瘤活性生物学功能生物合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