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371074)

作品数:7 被引量:259H指数:7
相关作者:李裕元邵明安郑纪勇李秋芳刘纪根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华中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农业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5篇土壤
  • 3篇水分
  • 2篇蒸发
  • 2篇土壤水
  • 2篇土壤水分
  • 2篇土壤蒸发
  • 2篇坡地
  • 2篇人工草地
  • 2篇黄土高原
  • 2篇草地
  • 1篇演替
  • 1篇有机碳
  • 1篇有机碳密度
  • 1篇雨强
  • 1篇植被恢复
  • 1篇植被恢复与重...
  • 1篇植物
  • 1篇植物多样性
  • 1篇植物多样性研...
  • 1篇入渗

机构

  • 7篇中国科学院
  • 2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亚...

作者

  • 7篇李裕元
  • 5篇邵明安
  • 2篇郑纪勇
  • 1篇刘前进
  • 1篇蔡强国
  • 1篇刘纪根
  • 1篇王全九
  • 1篇李秋芳

传媒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水利学报
  • 1篇泥沙研究
  • 1篇Pedosp...
  • 1篇中国水土保持...
  • 1篇《中国水土保...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黄土高原北部草地的恢复与重建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被引量:74
2007年
草地的恢复与重建是黄土高原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探讨草地恢复过程中土壤有机碳密度(SOCD)的变化规律对于合理评价北方水蚀风蚀交错带地区生态恢复的环境效应及其对土壤碳固存潜力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以黄土高原北部水蚀风蚀交错带地区不同生长年限的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人工草地及其退化后形成的次生草地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了SOCD的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0-100cm土体的SOCD普遍较低,变化范围为1.18-2.81kgCm^-2,略高于地球上荒漠带的水平(1.4kgCm^-2),显著低于黄土高原中部(4.46-9.95kgCm^-2)与全国(11.52-12.04kgCm^-2)的平均水平。但是当土地利用方式由农田转变为人工草地以后,以及随着人工草地向长芒草(Stipabungeana)次生天然草地的自然演替,SOCD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增加幅度最大可达72%,土壤表现为明显的碳汇。不同土地利用方式0-100cmSOCD的变化顺序为:灌木林地(2.11kgCm^-2)〉次生天然草地(1.95kgCm^-2)〉人工草地(1.91kgCm^-2)〉弃耕地(1.69kgCm^-2)〉农田(1.68kgCm^-2),但统计差异不显著,意味着植被恢复对土壤碳固存的影响相对较小,该地区土壤固存CO2的潜力并不大,发育较好的次生天然草地0-100cm土体SOCD平均仅为2.20kgCm^-2。对SOCD垂直变化的分析结果表明表层SOC主要固存于表层0-20cm土壤,而且与0-100cm土体的SOCD具有显著的线性相关性,由表层观测值可以有效估计0-100cm土体的SOCD,估计误差为9.9%(0.18kgCm^-2)。
李裕元邵明安郑纪勇李秋芳
关键词:土壤有机碳密度水蚀风蚀交错带人工草地植被恢复与重建土地利用变化
降雨条件下坡地水分转化特征实验研究被引量:64
2004年
坡地水分转化规律研究对于探讨坡地水土流失以及坡地养分迁移规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黄绵土为试验材料,通过模拟降雨试验,研究了不同雨强条件下坡面入渗过程与产流特征。结果表明:(1)在地表坡度15°、土壤容重1 28~1 30g cm3的条件下,坡面平均入渗率(ia)与降雨强度(iR)具有极显著的抛物线函数关系,当iR=1 35mm min时,ia具有最大值(1 01mm min);初始产流时间(tp)随iR的增大而减小,二者呈幂函数关系。(2)坡面产流以后,入渗率(i)随降雨历时(t)呈幂函数形式降低,坡面产流强度(VR)随t的延长呈对数函数形式增加。(3)随着雨强的增大降雨的入渗量略有增加,但降雨向土壤水分的转化率则显著降低。
李裕元邵明安
关键词:入渗率降雨强度坡地
Impact of Gully on Soil Moisture of Shrubland in Wind-Water Erosion Crisscross Region of the Loess Plateau被引量:19
2008年
The most serious erosion on the Loess Plateau of China exists in the wind-water erosion crisscross region where the annual precipitation is about 400 mm,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s very fragile,and water is the key limiting factor for improving the environment. In this study,changes of soil moisture content for Caragana korshinskii Kom. shrubland in the gully bank of the Loess Plateau were studied using the methods of soil sampling and neutron probe. A typical gully(75 m long,28 m wide,and 10 m deep) was selected,and six neutron probe access tubes(6 m long) were installed at points 50,100,200,300,400,and 500 cm from the gully border for obtaining soil moisture data from July to October 2004 at approximately 10 d intervals. Soil samplings were simultaneously carried out for moisture determination at the six points.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oil moisture of the shrubland in the gully bank significantly varied between 300 and 400 cm in the horizontal direction and up to 600 cm in vertical direction of the gully. Seasonal changes in soil moisture revealed a curve with a single peak that occurred at the end of August or early September. A linear regression equation was fit for soil water storage and the distance from the gully border,with coefficients depending on rainfall characteristics,sampling point,and time of measurement.
HUO ZhuSHAO Ming-AnR. HORTON
关键词:土壤学
沟壁侧面蒸发与黄土高原环境旱化关系初探被引量:8
2006年
为定量研究沟壁侧面蒸发对加速黄土高原环境旱化的作用,在侵蚀强烈的水蚀风蚀交错带选择典型冲沟,分别在沟岸地(邻近沟缘的沟间地部分)距冲沟沟缘20、100、200、300、400、500、600cm处布设中子管,研究沟岸地土壤水分的垂直分布及其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土壤水分在距沟缘500cm范围内随距离增加而增加,证明了沟壁侧面蒸发作用的客观存在;对距沟缘不同距离0~300cm土层土壤储水量动态变化的研究表明:降雨发生时,不同距离各点的储水增量并无显著差异,但距沟缘20cm处土壤水分损失最快,而500cm土壤水分损失最慢,证明了沟壁侧面蒸发通过加速土壤水分蒸发加速黄土高原环境旱化的客观事实。沟岸地土壤储水量与距沟缘距离幂函数关系的确定为定量化研究沟壁侧面蒸发加速黄土高原环境旱化程度奠定了初步基础。
郑纪勇李裕元邵明安王全九
关键词:黄土高原土壤水分土壤蒸发
土壤翻耕影响坡地磷流失试验研究被引量:24
2004年
以黄绵土为试验材料 ,通过模拟降雨试验研究了翻耕与压实 (分别代表大田条件下土壤翻耕与免耕两种休闲方式 )条件下坡地土壤中不同形态P的流失特征 .结果表明 ,翻耕条件下 ,由于坡面产流产沙量增加 ,流失径流中溶解态磷 (DP)、泥沙浸提态磷 (SEP)以及泥沙全磷 (STP)的含量与流失量均明显增加 ,增幅达 10倍以上 .P的流失形态以泥沙结合态为主 .压实条件下 ,DP/生物有效磷 (BAP)与BAP/径流总磷(TP)比率分别为 15 %和 2 4 % ;而翻耕条件下DP/BAP与BAP/TP比率分别为 12 %和 2 6 % .在黄土高原地区实行免耕或者夏季留茬休闲 ,可有效降低坡地土壤与养分的流失量 ,有效遏制土壤退化 。
李裕元邵明安
关键词:磷流失坡地土壤翻耕土壤压实流失量水土流失
流域侵蚀产沙过程随尺度变化规律研究被引量:20
2005年
寻求不同尺度下侵蚀产沙过程的变化规律和普遍规律,是进行尺度转换的基础。本文以岔巴沟流域及其团山沟径流场实测水文数据为基础,探讨了不同尺度下流域径流过程、侵蚀产沙过程、水沙关系随尺度的变化规律。通过对峁坡、全坡面、毛沟、支沟、干沟的径流和泥沙分析表明,全坡面将流域径流过程、侵蚀产沙过程、水沙关系有机的区分开为坡面和沟道两种类型的变化过程,而全坡面又对毛沟的径流和泥沙起主导作用。
刘纪根蔡强国刘前进李裕元
关键词:径流过程侵蚀产沙水沙关系
沟壁侧面蒸发与黄土高原环境旱化关系初探
为定量研究沟壁侧面蒸发对加速黄土高原环境旱化的作用,在侵蚀强烈的水蚀风蚀交错带选择典型冲沟, 分别在沟岸地(邻近沟缘的沟间地部分)距冲沟沟缘20、100、200、300、400、500、600 cm处布设中子管,研究沟岸...
郑纪勇李裕元邵明安王全九
关键词:黄土高原土壤水分土壤蒸发
文献传递
黄土高原北部紫花苜蓿草地退化过程与植物多样性研究被引量:52
2005年
以陕西省神木县六道沟小流域为研究区域,探讨了黄土高原北部紫花苜蓿人工草地退化过程中植物多样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黄土高原北部森林草原气候区,紫花苜蓿人工草地的退化演替过程可以划分为3个阶段紫花苜蓿草地阶段(1~6年)、人工草地向天然草地演替的过渡阶段(6~10年)与长芒草次生天然草地阶段(10年以上).在1~30年的演替过程中,调查样方内共出现高等植物32种,分属于13科28属,其中90%以上出现在前6年.植被演替过程中累积出现的植物科属种数的动态变化可以用对数函数进行较好地描述.在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在演替前期(第1个阶段)增加较快,在第2个阶段(过渡阶段)达到最高,然后有所降低并渐趋稳定.种植紫花苜蓿可显著地加快植被的自然演替进程,这与人工草地水分消耗强烈加速了土壤的旱化过程密切相关.发展人工草地是黄土高原北部加速天然植被恢复与发展畜牧业、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机结合点,是西部生态环境建设中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兼顾的良好范式.
李裕元邵明安
关键词:紫花苜蓿人工草地群落演替植物多样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