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371047)

作品数:12 被引量:197H指数:8
相关作者:王桂新董春魏星刘旖芸罗玉波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经济管理
  • 4篇天文地球
  • 4篇社会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人口
  • 3篇上海人口
  • 3篇城市
  • 2篇图斑
  • 2篇能源
  • 2篇能源消费
  • 2篇可持续发展
  • 2篇空间自相关
  • 2篇GIS
  • 1篇地级
  • 1篇地级及以上城...
  • 1篇地理气候条件
  • 1篇地理信息
  • 1篇地理信息系统
  • 1篇信息系统
  • 1篇人均GDP
  • 1篇人口经济
  • 1篇人口迁移
  • 1篇人口再分布
  • 1篇人口增长

机构

  • 12篇复旦大学
  • 4篇中国测绘科学...
  • 3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南开大学
  • 1篇辽宁工程技术...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作者

  • 10篇王桂新
  • 5篇董春
  • 2篇刘旖芸
  • 2篇魏星
  • 2篇罗玉波
  • 1篇沈续雷
  • 1篇刘纪平
  • 1篇沈甜
  • 1篇李青元
  • 1篇宁书年
  • 1篇吴喜之
  • 1篇胡晶
  • 1篇宋全红
  • 1篇孙晓利
  • 1篇宋琳
  • 1篇陈萍

传媒

  • 2篇人口研究
  • 2篇中国人口·资...
  • 2篇测绘科学
  • 1篇地理学报
  • 1篇复旦学报(社...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中国人口科学
  • 1篇辽宁工程技术...
  • 1篇亚热带资源与...

年份

  • 1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 4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城市未来发展持续性评价决策支持系统构建和设计被引量:10
2006年
城市作为一定区域内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等中心,具有明显的集聚能力和辐射带动作用,其可持续发展是区域及整个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开发和构建城市未来发展持续性评价决策支持系统(UFDADSS),对加强城市发展可持续性动态监测和科学评价、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及决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根据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系统性、多样性、空间性、动态性等特征,从体系结构、功能模块、集成方式等几个方面,对UFDADSS的构建和设计进行了初步探讨。
王桂新陈萍
关键词:城市可持续发展决策支持系统地理信息系统
上海市人口增长与能源消费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2005年
文章主要考察了上海市人口增长与能源消费态势,根据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方法,探讨了上海市人口增长与能源消费之间的相关性及定量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协调上海市人口增长和能源消费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王桂新刘旖芸
关键词:人口增长能源消费可持续发展
基于空间统计分析与GIS的人均GDP空间分布模式研究被引量:26
2006年
本文将空间统计分析与G IS相结合,探讨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人均GDP在空间分布上的特征。研究表明,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人均GDP在整体上呈现显著的空间集聚性,而在东、中、西部三个区域呈现不同的空间关联模式。
宋琳董春胡晶宁书年
关键词:GIS人均GDP空间自相关
基于Poisson对数线性模型的居民地分布与地理气候因子的相关性研究
本文旨在运用Poisson对数线性模型,在基于图斑的地理因子数据分析基础上,研究全国范围内居民地个数与地貌类型、表土质地、高程带﹑土地利用类型﹑降水量和平均气温等一系列地理气候因子的相关关系。定量地揭示地理气候条件对居民...
董春罗玉波刘纪平王桂新
关键词:图斑
文献传递
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综合竞争力空间分布模式被引量:8
2009年
为了揭示城市体系的空间分布规律,在城市综合竞争力分析的基础上,采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结合空间自相关模型,对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综合竞争力进行了定量分析和定性评价,并从空间角度,结合地理特性、经济和人口属性对中国整个国家范围内城市的空间分布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城市竞争力在整体上呈现显著的空间集聚现象,在区域上城市空间关联具有明显的规律性。该成果丰富了城市体系空间特性的研究内容,为城市的空间布局和发展决策提供一定的决策依据。
董春王桂新宋全红胡晶
关键词:城市综合竞争力GIS空间自相关
基于Poisson对数线性模型的居民点与地理因子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3
2005年
在基于图斑的地理因子库基础上,通过样本采样、数据预处理、建立Poisson对数线性模型、模型估计、统计检验和假设检验等一系列处理过程,研究全国范围内居民点个数与地貌类型、表土质地、高程带、土地利用类型、年降水量和平均气温等地理因子的相关关系,定量地揭示地理气候条件对居民点分布的影响。从而对挖掘具有特定地理气候特征的地理单元内居民点分布的规律,进而推演目标区域内居民点分布的特性并估算该区域内居民点个数打下理论和数据基础。本文是地理学与统计学交叉研究。运用本文的结论,结合不同人口或经济发展水平等级的居民地的研究,将对区域内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做出贡献。
董春罗玉波刘纪平吴喜之王桂新
关键词:图斑POISSON居民点土地利用类型地理气候条件数据基础
灰色聚类法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08年
本文详细介绍了灰色聚类法的原理及方法,并使用该方法选取人均GDP、GDP密度、人均工业总产值、人均农业总产值、人均财政收入5项指标对澜沧江流域云南段各县市2004年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研究,从而为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制定提供借鉴。
孙晓利董春李青元
关键词:灰色聚类综合评价
上海人口经济增长及其对环境影响的相关分析被引量:17
2006年
本文考察了改革开放以来上海人口、经济及能源消费增长与环境污染的关系,发现人口、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增长密切正相关,呈同向变化;人口、经济及能源消费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也密切相关,但并不存在单纯的正相关或负相关关系,而是在不同发展阶段表现有所不同,总体而言基本符合库兹涅茨曲线假说,即在20世纪80年代及以前,环境污染水平随人口经济增长而上升,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经济发展水平达到人均GDP5500元左右时,环境污染水平达到峰值,此后即随人口经济增长而呈下降趋势.
王桂新刘旖芸
关键词:人口经济能源消费环境污染库兹涅茨曲线
上海市人口迁移与人口再分布研究被引量:22
2008年
本文主要利用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系统考察了近年来上海市外人口入迁及市内人口迁移规模增长,市外人口入迁、市内人口迁移的空间模式特征及其对上海人口再分布变动的影响,发现上海市内、外人口迁移,促进了上海人口再分布的郊区化发展与均衡化变动,对上海城市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功能重构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都心部高密度人口仍按"摊大饼"方式外迁扩散、郊区有些区县因人口净迁出而形成一定相对"过疏化"趋势等问题。文章针对以上的考察分析提出了几点思考和启示。
王桂新沈续雷
关键词:人口迁移人口再分布
上海从业劳动力空间分布变动分析被引量:36
2007年
根据地方专业化指数与负指数函数模型方法,利用上海市1996年和2001年两次基本单位普查基于工作地的从业劳动力数据,分别以不同圈层、区县及乡镇街道为基本地域单元,系统地考察了1996~2001年间上海从业劳动力的空间分布及其变动特征。发现上海从业劳动力分布总体上呈都心区密度最高、由此向外依次降低的负指数函数分布的圈层结构模式。其变动呈现都心区密度下降、周边地区上升、从业劳动力由都心区逐步向周边地区扩散的均衡化趋势。第二、三产业从业劳动力的分布变动互不相同:第二产业主要表现为由中心城区向郊区扩散的较大范围的单向均衡化变动;第三产业从业劳动力空间分布的变动则相对更向中心城区集聚,表现为在距离市中心15km圈内由都心区向其边缘区扩散、15km圈以外地区特别是远郊区则反呈趋向中心城区的集中化变动。上海城市功能分异正向中心城区以“商”为主、郊区以“工”为主,空间模式由单中心结构向多中心结构演变。从业劳动力的这种空间分布模式及其变动趋势,基本符合大城市空间发展的一般规律。
王桂新魏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