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93600)

作品数:4 被引量:12H指数:2
相关作者:李忠黄一磊夏启斌黄思思朱宝璋更多>>
相关机构:华南理工大学空军勤务学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东莞市科技计划项目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化学工程
  • 2篇理学

主题

  • 3篇微波辐射
  • 2篇多孔
  • 2篇多孔材料
  • 2篇微波辐射合成
  • 2篇吸附热
  • 2篇吸油
  • 2篇孔材料
  • 1篇等温线
  • 1篇对二甲苯
  • 1篇液化残渣
  • 1篇油烟
  • 1篇树脂
  • 1篇气相
  • 1篇重量法
  • 1篇微波
  • 1篇微波合成
  • 1篇吸附等温线
  • 1篇煤液化
  • 1篇煤液化残渣
  • 1篇甲苯

机构

  • 4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中南林业科技...
  • 1篇空军勤务学院

作者

  • 3篇李忠
  • 2篇黄一磊
  • 1篇郝敬团
  • 1篇朱宝璋
  • 1篇黄思思
  • 1篇魏贤勇
  • 1篇夏启斌
  • 1篇宗志敏
  • 1篇马玉红
  • 1篇郭力
  • 1篇姚婷

传媒

  • 3篇功能材料
  • 1篇河北师范大学...
  • 1篇中国化学会第...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1
  • 3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微波辐射合成MIL-101多孔材料及其对二甲苯的吸附热
微波辐射法合成 MIL-101多孔材料,探讨了反应温度对材料合成的影响。同时对MIL-101进行XRD测试以及孔结构和比表面积分析,采用重量法测定了288~318K条件下对二甲苯在 MIL-101 多孔材料上的吸附等温线...
赵祯霞李雪梅李忠
关键词:微波辐射合成多孔材料二甲苯重量法
微波辐射合成MIL-101多孔材料及其对苯的吸附热被引量:6
2010年
采用微波辐射法合成MIL-101多孔材料,探讨了反应温度对材料合成的影响。同时对MIL-101进行XRD测试以及孔结构和比表面积分析,采用重量法测定了288、298和308K条件下苯在MIL-101多孔材料上的吸附等温线,并估算MIL-101对苯的等量吸附热。结果表明,MIL-101多孔材料的比表面积达2089.2m2/g,苯在MIL-101上的吸附等温线呈I型等温线,与Langmuir模型吻合很好,表明吸附主要为微孔吸附;随着温度的升高,MIL-101对苯的平衡吸附量逐渐下降,说明苯在MIL-101多孔材料的吸附以物理吸附为主。在T=298K,p/p0=0.5时,苯在MIL-101多孔材料上的吸附量为9.44mmol/g,远高于同等条件下普通活性炭和活性炭纤维对苯的吸附容量;苯在MIL-101上的等量吸附热为45.4~41.6kJ/mol的范围,其等量吸附热随着表面吸附量的增加变化幅度不大,与活性炭纤维相比,MIL-101的表面吸附自由能分布比较均匀。
黄思思夏启斌李忠朱宝璋
关键词:微波合成
吸油烟树脂的制备及其性能的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采用悬浮法制备了一系列憎水性、高比表面积的多孔树脂,讨论了交联剂用量、致孔剂用量和组成对多孔树脂的吸油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采用10份质量的DMA作为反应单体,采用90份质量的TRIM作为交联剂,采用100质量的致孔剂(其中甲苯为90份质量,正庚烷为10份质量)时所制得的多孔树脂的吸油烟率最大,达到0.305g/g。分别采用Langmuir和Freundlich模型方程对油烟吸附平衡数据进行了拟合分析,并探讨了吸附机理。结果表明,Langmuir方程能较好地拟合油烟在多孔树脂上的吸附平衡数据,说明该过程主要是以单分子层吸附为主,微孔填充在吸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黄一磊李忠
关键词:吸附等温线
微波辐射制备吸油烟复合材料及其吸附油烟性能被引量:2
2010年
用微波辐射的方法制备吸油烟无纺布复合材料,讨论了微波辐照时间、合成温度、单体配比和交联剂用量对吸油烟复合材料的吸油烟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采用微波辐照时间15min、合成反应温度为85℃、100份质量的单体(m(DMA)∶m(EHMA)=7∶3)、0.5份质量的交联剂EGDMA和5份质量的引发剂BPO,在此条件下制得吸油烟复合材料的吸油烟率最佳。与常规制备方法相比,微波辐射制备吸油烟复合材料的反应时间可由6h缩短至15min,而且其吸油烟性能也有明显的提高。
黄一磊李忠
关键词:微波辐射
2种煤液化残渣氧化萃余物中杂原子化合物的鉴定被引量:2
2015年
在40℃恒温水浴下用次氯酸钠对2种煤液化残渣进行氧化,将反应所得混合物用滤膜过滤,滤出液依次用石油醚、二硫化碳、四氯化碳和乙酸乙酯萃取,得到的萃取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根据分析结果系统地考察了2种煤液化残渣中所含杂原子化合物的分布,为从煤液化残渣中选择性地脱除这些杂原子化合物及提取高附加值化学品提供了一条路径.
姚婷马玉红郭力郝敬团魏贤勇宗志敏
关键词:煤液化残渣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