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06041)

作品数:2 被引量:19H指数:1
相关作者:黄海军刘一霖杨成生张勤赵超英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长安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篇地表
  • 1篇地层
  • 1篇短基线
  • 1篇形变
  • 1篇探地
  • 1篇探地雷达
  • 1篇图像
  • 1篇图像处理
  • 1篇全新世
  • 1篇全新世海侵
  • 1篇矿区地表
  • 1篇海侵
  • 1篇SBAS
  • 1篇INSAR
  • 1篇沉陷

机构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长安大学
  • 1篇山东理工大学

作者

  • 2篇黄海军
  • 1篇赵超英
  • 1篇刘艳霞
  • 1篇张勤
  • 1篇杨成生
  • 1篇刘一霖
  • 1篇杨曦光
  • 1篇刘晓

传媒

  • 1篇海洋科学
  • 1篇国土资源遥感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探地雷达在确定全新世海侵线方面的应用被引量:1
2014年
针对全新世大暖期古海岸线位置的不确定性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探地雷达进行最大海侵位置追踪的方法,在探地雷达可获得连续沉积地层图像的理论基础上,在具有丰富研究资料的莱州湾东岸开展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利用Mala RAMAC100MHz天线结合相应的图像处理手段,能够识别区域10 m以内浅地层中海陆相沉积物分界面,与已有钻孔和现场探挖浅孔剖面对比,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证实了利用探地雷达追踪全新世海侵时期古地层、将海相层尖灭点处确定为最大海侵线位置,进一步恢复古环境是可行的。本文为研究古海岸线位置提供的方法,即通过探地雷达探测地层,得到高清的可视化图像,这使得古海岸线位置确定更精确、更直观。
祁雅莉黄海军刘艳霞刘晓杨曦光
关键词:探地雷达地层图像处理
矿区地表大量级沉陷形变短基线集InSAR监测分析被引量:18
2017年
针对矿区地表大量级形变导致的InSAR影像配准精度低、可监测性差、探测量级小、地表沉陷前后完整形变信息难以获取等问题,研究了相应的偏移量追踪法、FFT过采样法、滤波技术与基线精化等数据处理方法,并利用短基线集(small baseline subset,SBAS)技术,使距离向配准精度、最大累积探测量级得到明显提高,矿区地表形变可监测性有了很大改善。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获得了2008—2011年间研究区开采进程中地表大量级沉陷的完整形变时间序列,而且其监测结果与外业实测数据以及采矿进程资料具有良好的一致性;通过对矿区地表形变剖线的统计分析,得到了开采工作面地表形变的时空演变规律。
刘一霖张勤黄海军杨成生赵超英
关键词:SBAS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