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2AA216141)

作品数:9 被引量:37H指数:4
相关作者:薛毅珑崔忻高宇红张伟京肖秀斌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解放军第307医院第二军医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细胞
  • 4篇镇痛
  • 4篇嗜铬
  • 4篇嗜铬细胞
  • 3篇癌痛
  • 3篇癌痛患者
  • 2篇异种
  • 2篇藻酸钙
  • 2篇晚期
  • 2篇晚期癌
  • 2篇晚期癌症
  • 2篇微胶囊
  • 2篇脑啡肽
  • 2篇脑脊液
  • 2篇聚赖氨酸
  • 2篇海藻酸
  • 2篇海藻酸钙
  • 2篇癌症
  • 2篇APA
  • 1篇多聚

机构

  • 8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解放军第30...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北京市结核病...
  • 1篇北京肿瘤医院

作者

  • 8篇薛毅珑
  • 6篇崔忻
  • 5篇高宇红
  • 4篇张伟京
  • 3篇郭水龙
  • 3篇肖秀斌
  • 3篇罗芸
  • 3篇李雁凌
  • 3篇田磊
  • 2篇贾海威
  • 2篇陈喜林
  • 2篇苏航
  • 2篇达永
  • 2篇潘静坤
  • 1篇张树才
  • 1篇孙燕
  • 1篇朱允中
  • 1篇朱步东
  • 1篇王祖良
  • 1篇李留树

传媒

  • 3篇中国临床康复
  • 2篇中国康复理论...
  • 1篇军医进修学院...
  • 1篇标记免疫分析...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APA-3T3细胞微囊的深低温保存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通过优选冻存液的成份和浓度,建立低温保存APA微囊化小鼠成纤维细胞(3T3细胞)的方法。方法:用海藻酸钙-多聚赖氨酸-海藻酸钙微囊(APA)包裹3T3细胞制成APA-3T3细胞微囊。以高糖DMEM培养液为基础冻存液,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二甲基亚砜(DMSO)或牛血清白蛋白(BSA)。分别将不同的冻存液加入APA-3T3中。按程序控制降温梯度,置于液氮中保存。快速复温后,光镜下观察APA-3T3的形态、细胞活率及膜通透性。结果:①10%DMSO组的微囊内细胞活率降低最少,细胞活率达(75.68±1.54)%,P<0.01。微囊完好率达到(94.48±0.90)%,P<0.01。②与其它组相比,4%BSA组的微囊内细胞活率降低程度最小,活率达(73±1.26)%,P<0.01。微囊完好率最高,为(85.1±0.82)%,P<0.01。③加入不同成份和浓度的冻存液对微囊的通透性没有明显影响。结论:在冻存液中加入10%DMSO和4%BSA,可在低温保存的过程中较好地保护细胞的存活及微囊的完整性。
田磊高宇红李雁凌崔忻薛毅珑
关键词:3T3细胞
APA-BCCs微胶囊移植对晚期癌症患者的镇痛效果评价被引量:13
2004年
目的:评价海藻酸钠-聚赖氨酸-海藻酸钠(APA)微囊化牛肾上腺嗜铬细胞(BCC)移植于患者蛛网膜下腔后的镇痛效果。方法:分4个剂量组:微胶囊0.5×107,1.0×107,1.25×107,1.5×107/(次·例)。采用腰椎穿刺术,将生理盐水稀释后的微胶囊注入20例中、重度癌痛患者L3~4或L4~5蛛网膜下腔内。结果:移植后第1~5天开始起效,移植前疼痛强度(数字分级法)为7.8±1.5,移植后降至2.5±2.3(P<0.05)。镇痛总有效率在0.5×107,1.0×107,1.25×107,1.5×107/(次·例)剂量组分别为:66%,100%,80%,66%。镇痛持续中位时间24d,最长持续时间>120d。移植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较移植前升高10分(P>0.05)。结论:APA-BCCs微胶囊蛛网膜下腔移植治疗中、重度癌痛具有起效较快、长效镇痛的特点。
肖秀斌张伟京薛毅珑苏航达永贾海威陈喜林
关键词:镇痛异种嗜铬细胞
APA-BCC镇痛微囊在癌痛患者脑脊液中的生物学变化被引量:6
2005年
了解海藻酸钙多聚赖氨酸海藻酸钙微囊化牛肾上腺嗜铬细胞(APABCC微囊)植入癌痛患者脑脊液中的形态、活率及亮氨酸脑啡肽(LEK)分泌的变化。将APABCC微囊按常规腰穿方法植入癌痛患者蛛网膜下腔。7或8天时采取脑脊液,观察APABCC的形态、细胞活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脑脊液中LEK的含量。移植7天后,患者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均值由移植前的8.8降为2.4;脑脊液中APABCC微囊形态无明显变化;细胞活率由平均91.2%降为89.1%;LEK含量较移植前增加了1.65倍。将APABCC微囊植入癌痛病人脑脊液中能够保持细胞存活、分泌亮啡肽,并产生镇痛效应。
罗芸李雁凌薛毅珑郭水龙高宇红崔忻
关键词:移植手术亮氨酸脑啡肽脑脊液癌痛脑脊液生物学
蛛网膜下腔植入APA-BCC微胶囊对癌痛患者脑脊液中镇痛相关物质含量的影响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观察蛛网膜下腔植入微囊化牛肾上腺嗜铬细胞(APA-BCC)对癌痛患者中枢内源性脑啡肽类和儿茶酚胺类物质含量的影响。方法随机将不同剂量的APA-BCC植入中、重度癌痛患者的腰段脊髓蛛网膜下腔内;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移植前后脑脊液中亮氨酸脑啡肽(L-EK)、β-内啡肽(β-EP)和强啡肽A(DynA)的含量;应用高压液相法检测去甲肾上腺素(NA)和肾上腺素(AD)的含量;应用NRS法计算癌痛患者的疼痛缓解程度。结果移植APA-BCC后,脑脊液中L-EK含量上升,移植剂量为1.0×107和1.25×107个细胞时,L-EK升高最为显著,分别升高155.27%和154.28%;β-EP、DynA、NA和AD含量无明显改变;完全缓解、部分缓解和无效的患者,L-EK分别升高241.07%、130.45%和115.78%。结论APA-BCC植入对癌痛患者的镇痛效应可能与中枢L-EK含量升高有关;1.0×107和1.25×107可能是较佳的细胞移植剂量。
郭水龙潘静坤高宇红崔忻罗芸田磊薛毅珑
关键词:镇痛嗜铬细胞
蛛网膜下植入微囊化牛肾上腺嗜铬细胞对癌痛患者脑啡肽含量及镇痛作用的影响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了解海藻酸钠-多聚赖氨酸-海藻酸钠微囊化牛肾上腺嗜铬细胞(APA-BCC微胶囊)植入癌痛患者脊髓蛛网膜下产生镇痛的同时对脑脊液中内源性阿片肽类物质含量的影响。方法:将APA-BCC微胶囊注射入晚期癌症并伴有中、重度疼痛患者的腰段脊髓蛛网膜下腔内;分别采取移植前、移植后6~8d的脑脊液,部分患者又采取了移植后13~17d的脑脊液;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脑脊液中亮氨酸脑啡肽(L-EK)、β-内啡肽(β-EP)、强啡肽(DynA)的含量。结果:与移植前比较,移植后患者脑脊液中L-EK的含量明显升高,其中移植剂量为1.0×107时,升高最为显著;而移植后脑脊液中β-EP和DynA的含量无明显改变。结论:APA-BCC微胶囊植入对癌痛患者的镇痛效应可能与脑脊液中L-EK的含量升高有关。
薛毅珑郭水龙罗芸何立敏李留树王祖良崔忻张伟京肖秀斌
关键词:癌痛脑啡肽镇痛
长期体外培养条件下海藻酸钙-多聚赖氨酸-海藻酸钙微囊化牛肾上腺嗜铬细胞的变化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了解在体外长期培养的条件下,海藻酸钙-多聚赖氨酸-海藻酸钙微囊化牛肾上腺嗜铬细胞的形态及其细胞活率的变化。方法:实验于2003-09/2004-05在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医学研究所细胞生物学室完成。①材料:细胞为牛肾上腺嗜铬细胞;海藻酸钠和多聚赖氨酸由SIGMA公司提供;DMEM-H培养液由GIBCO公司提供;加强型小牛血清由HYCLONE公司提供。②方法:用海藻酸钙-多聚赖氨酸-海藻酸钙微胶囊包裹牛肾上腺嗜铬细胞,以含有体积分数为0.1的小牛血清的DMEM-H培养基培养于CO2孵箱中,定期换液。③观察指标: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微囊及囊内细胞的形态;以锥虫蓝染色法计数囊内细胞的数量和存活率,观察时间为8个月以上。结果:①微囊包裹后1d时,光镜下见微囊呈圆形,囊膜完整,表面光滑;囊内为单个细胞,均匀散在分布。体外培养35d时,微囊仍呈圆形,囊膜完整,表面光滑;囊内细胞聚集成体积较小的团块。体外培养240d时,微囊形态无明显变化;囊内大部分细胞已聚集成多个体积较大的团块,少数微囊内的细胞聚集成一个大的细胞团。②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囊内细胞数量逐渐减少,从最初的(54±10)个/囊减少到培养243d时的(35±7)个/囊,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囊内细胞的活率无明显改变,开始为95%,到培养243d时仍有93%的细胞存活。结论:在体外培养条件下,海藻酸钙-多聚赖氨酸-海藻酸钙微囊化牛肾上腺嗜铬细胞可较长时间地保持良好状态。
崔忻高宇红李雁凌薛毅珑
关键词:嗜铬细胞活率生物材料
APA微囊低温保存中降温方法的建立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探讨海藻酸钙-多聚赖氨酸-海藻酸钙(APA)微囊低温保存的降温方法。方法用静电法制作APA微囊,分别以程控降温法、冰箱梯度法或直接液氮法降温,最终将APA微囊保存于液氮中。复温后,在显微镜下观察APA微囊的破损情况,并用荧光标记的葡聚糖检测APA微囊膜通透性的变化。结果程控降温组为微囊完好率(91.2±1.57)%、皱缩率(3.1±0.81)%、破损率(5.7±2.62)%;冰箱梯度组为微囊完好率(85.3±1.42)%、皱缩率(5.2±0.74)%、破损率(9.5±3.81)%;直接冻存组为微囊完好率(14.5±1.57)%、皱缩率(84.1±3.47)%、破损率(1.4±2.62)%。冻存复温后,各组完好的APA微囊膜通透性无改变。结论程控降温法可较好地低温保存APA微囊并维持其通透特性。
田磊潘静坤高宇红崔忻薛毅珑
关键词:膜通透性
海藻酸钙-聚赖氨酸-海藻酸钙微囊化牛肾上腺嗜铬细胞植入镇痛治疗中人体的免疫反应被引量:9
2004年
目的:了解海藻酸钙-聚赖氨酸-海藻酸钙(APA)微囊化牛肾上腺嗜铬细胞(APA-BCC)植入蛛网膜下腔后患者的免疫反应。方法:实验于2002-07/2003-02在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医学研究所细胞生物学研究室完成。采用腰椎穿刺术,将APA-BCC注入20例中、重度癌痛患者L3~4或L4~5蛛网膜下腔内。检测患者移植前后的血象、免疫球蛋白、T细胞亚群及脑脊液。结果:移植后外周血中淋巴细胞比例较移植前无明显变化(P>0.05)。移植后7d复查16例患者的脑脊液,其中8例(50%)脑脊液中白细胞升高,范围在(15~700)×106L-1犤(198±248)×106L-1犦。但外周血免疫球蛋白、T细胞亚群较移植前无明显变化。结论:APA-BCCs微胶囊植入癌痛患者蛛网膜下腔,未引起宿主明显的免疫反应,表明APA微囊具有良好的免疫隔离作用。
薛毅珑肖秀斌张伟京苏航贾海威达永陈喜林
关键词:异种嗜铬细胞免疫活性
APA-BCC_S镇痛微胶囊Ⅱ期临床研究报告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考察APA-BCCs对中重度癌症疼痛的疗效,评价其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及实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自身对照方法,80例(中度32,重度48)首先接受镇痛西药治疗,然后接受APA-BCCs蛛网膜下腔注射加/减镇痛西药。结果:西药镇痛CR、PR、MR、RR和()RR率分别为2.5%、22.5%、35.0Voo、25.0%和60.0%;注射后第14天,CR20.0%、PR65.0%、MR12.5%、RR85.0%和ORR9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重度疼痛起效时间分别为0.5-4.5及0.5-5.0d、中位1.5及2.5d,缓解持续9.0-130及2.5-130d、中位分别为66、52d。注射APA-BCCs后,45.0%患者可停用镇痛药,50.0%患者仅需使用半量或降一级的镇痛药,即95.0%患者可从APA-BCCs治疗中获益。APA-BCC。对生命体征、血常规、肝肾功能和心电图等无明显影响,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事件,未发现依赖、成瘾和滥用之潜在可能性。80.0%被调查者认同APA-BCCs镇痛效果及其可操作性。结论:APA-BCC。具有长效、高效和相对安全等特点,由于该技术是一种新的镇痛方法,还有待于上市后进一步观察。
罗健张伟京邸立军朱允中王杰军朱步东张树才孙燕
关键词:晚期癌症中重度疼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