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2YJC751043)
- 作品数:3 被引量:9H指数:2
- 相关作者:李晓红周文俊更多>>
-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更多>>
- 南朝雅乐歌辞文体新变论析——以五帝歌为中心被引量:4
- 2014年
- 南朝文体新变从朝廷雅乐歌辞中发起,突出地表现在高门甲族陈郡谢氏所创制的祀五帝歌辞上。谢庄率先"以数立言"制作《宋明堂歌》中的五帝歌,形成一套有别于汉郊祀五帝歌四言旧制的新文体;此后南齐建元、永明年间谢超宗造《齐明堂歌》,建武年间谢朓造《雩祭歌》,乃至北朝祖珽所造《北齐五郊迎气乐辞》中,五帝歌文体皆"一依谢庄",反映出陈郡谢氏对南朝前期礼乐文化的引领之功。入梁之后,萧衍"自制定礼乐",沈约所造《梁明堂登歌》中五帝歌辞采用四言体,摒弃宋、齐成制;庾信入北周后所造《周祀五帝歌》,虽采用"以数立言",但却未"一依谢庄",反映出南朝后期新兴文士对礼乐文化之自觉掌控。
- 李晓红
- 关键词:礼乐文化
- 西晋职官升迁与资位秩序被引量:2
- 2013年
- 西晋职官升迁制度存在进阶与增位两种形式,构成以官资等级为基础的仕进秩序。官僚仕进主要依循由内官重要职位为中心构成的官资等级,这一等级细密而复杂,与九品官品有所区别。西晋官僚制呈现出官资与官位合一的特点,使官位超越了职位意义,形成仕进制度的资位秩序。职官升迁由于内官资位的主导地位,使吏部铨选内外失衡,促成甲午制的出台,由此造成外官附从内官资位秩序格局的进一步深化。官资与官位不断融合的演变过程反映了魏晋南北朝官僚制度以资位秩序为中心的主流发展方向。
- 周文俊
- 关键词:官品
- “以数立言”与九言诗之兴——谢庄《宋明堂歌》文体新变考论被引量:4
- 2012年
- "以数立言"是中国古代一种独特的诗歌创作方式,始见用于刘宋谢庄《宋明堂歌》。其出现原因与传统祭祀"礼神者必象其类"的礼仪、魏晋以来新文体观念、刘宋孝武帝朝"复古与创新"的制礼风尚及陈郡谢氏家世礼乐学养有关。此后南齐谢超宗造《齐明堂歌》、谢朓造《雩祭歌》,北朝祖珽造《北齐五郊迎气乐辞》、庾信造《周祀五帝歌》和《周五声调曲》,皆"以数立言",建构了歌诗文体样式与其歌颂对象相对应的礼仪,反映出特定创作者与创作时代的礼乐、文体与学术取向;并在依五行"金数九"立言的名义下,采用既往不入歌谣之章的九言体作乐府歌诗,促成古代九言诗创作的第一次勃兴。清代康乾年间,文人"取诸九昭阳德"、"乾元用九"之数立言作九言颂圣诗,再次引发九言诗的创作热,这一过程为现代新格律诗选择九言体作为发展方向创造了条件。
- 李晓红
- 关键词:九言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