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360188)
- 作品数:8 被引量:22H指数:3
- 相关作者:李美华赵剑斓刘会云熊秋迎王晓斌更多>>
- 相关机构: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江西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科技计划项目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血管内皮钙黏蛋白与p120-连环蛋白在兔颅内动脉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3
- 2015年
- 我们通过建立兔颅内动脉瘤(IA)模型,检测血管内皮钙黏蛋白(VE—cadherin)与p120-连环蛋白(p120ctn)在不同阶段动脉瘤壁的表达情况,探讨VE—eadherin与p120etn参与IA形成的可能机制。
- 肖志朋熊秋迎荣威林赵剑斓胡祖力李美华
- 关键词:血管内皮钙黏蛋白颅内动脉瘤连环蛋白
- P120连环蛋白与Kaiso信号调控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研究进展
- 2016年
- 内皮细胞形态学与功能上的改变在血管疾病的发生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P120钙黏蛋白(P120ctn)和Kaiso对血管内皮的影响正受到日益广泛的关注。P120ctn是犰狳蛋白(armadillo)的原型蛋白体之一,可表达在细胞间的连接处和细胞核中,其在调节钙黏蛋白转归、Rho信号转导、调控细胞核转录、维持细胞极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对脊椎动物胚胎发育和肿瘤生成有重要的影响。
- 赵剑斓李美华
- 关键词:内皮细胞形态连环蛋白P120肿瘤生成细胞极性
- P120连环蛋白参与细胞炎症反应的研究进展
- 2018年
- P120连环蛋白(p120ctn)属于犰狳重复结构域蛋白亚家族的原型成员,与内皮钙黏蛋白(E-cadherin)胞质域结合,促进内皮细胞间黏附连接的完整性,是内皮细胞和其他极化贴壁细胞黏附连接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此外,p120ctn还在胚胎发育、细胞增殖与极性、肿瘤细胞迁移和恶性肿瘤进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研究认为p120ctn可能是一种内源性抗炎介质,在细胞先天免疫和感染相关的炎症反应中扮演重要作用,但相关机制仍不清楚。本文就p120ctn与免疫炎症反应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 江金文刘会云李美华
- 关键词:P120CTNNF-ΚBTNF-Α炎症反应
- 血流导向装置治疗颅内动脉瘤的计算流体力学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7年
- 随着介入材料和影像学技术的发展,行血管内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的比例逐年增高.然而巨大、宽颈、梭形动脉瘤等复杂颅内动脉瘤仍难以通过弹簧圈栓塞达到完全闭合.近年来,血流导向装置(flow diverter,FD)对此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FD是一种自膨胀、编织的高度可变形网状支架,具有低孔率和高金属覆盖率的特点.其作用机制是在瘤颈处提供阻力,减少进入颅内动脉瘤内的血流,并平稳地将其汇入载瘤动脉流出道,创造一个有利于瘤内血栓形成的血流动力学环境.血流动力学在颅内动脉瘤的发生、发展以及破裂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 宋伟欣李美华
-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瘤内血栓形成流体
- AQP4与创伤性脑水肿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2
- 2017年
- 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后的脑水肿是其最常见且最重要的病理生理反应,可引起颅内压增高,甚至导致脑组织移位和脑疝,是临床上患者死亡和重度残疾的主要原因。消除脑水肿成为治疗TBI的关键靶点,直接关系到颅脑创伤患者的预后。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4,AQP4)是哺乳动物脑组织中含量最丰富的水通道蛋白,对维持脑组织内的水平衡具有重要作用。近几年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认为AQP4在颅脑创伤后脑水肿的形成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其表达和定位与颅脑创伤早晚期的脑水肿的类型有关。本文就AQP4与创伤性脑水肿关系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江金文刘会云李美华
- 关键词:颅脑创伤脑水肿水通道蛋白4炎症因子
- 模拟血管分叉处血流的体外内皮细胞培养系统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 观察血管分叉顶点处的血流切应力(WSS)对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 利用改进的灌流及T型流动腔装置,通过调节蠕动泵的转速和流量调节阀来控制冲击力大小,建立模拟血管分叉顶点处血流作用下的内皮细胞培养系统.对体外培养的内皮细胞加载流速为250 ml/min[相当于雷诺数(Re)=125]至500 ml/min(Re=250)的稳定剪应力冲击流,观察不同作用时间(3、6、12 h)内皮细胞层的形态学特征.结果 加载250 ml/min的流速下,作用3、6、12 h后冲击点及其周围的细胞仍维持着多边形.而加载流速500 ml/min,12h后,可见高WSS和高切应力梯度(WSSG)区的细胞密度下降且形态被拉长,排列与冲击流方向平行一致,部分细胞向下游迁徙;且内皮细胞形态学变化不受细胞增殖抑制剂影响,表明细胞从驻点向下游迁徙是流体作用的结果.结论 改进的细胞流体力学实验装置能模拟体内血流冲击环境,具有冲击力调控方便和安全可靠的优点,能作为研究血管分叉处(颅内动脉瘤好发部位)血流环境下内皮细胞功能及其调控机制的较理想的体外细胞培养模型.
- 荣威林赵剑斓张庐陵王晓斌肖志朋李美华
- 关键词:血管内皮细胞细胞培养剪切力
- 血管内皮钙粘蛋白相关信号及其调控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15年
- 血管内皮钙粘蛋白作为血管内皮细胞间的主要连接蛋白,介导内皮细胞连接的稳定并进行相关信号传递,参与调控血管重塑及维持血管完整性。内皮细胞间的相互连接主要有两种方式:黏附连接和紧密连接。这种连接结构由同种抗原的跨膜黏附蛋白构成,以此再与细胞内的特异性分子相结合,调节细胞肌动蛋白骨架,形成稳定的内皮细胞连接结构[1];且在不同的血管内环境下,内皮细胞的连接功能表现也不一样。本文对血管内皮细胞钙粘连蛋白( VE-cadher-in)相关信号及其调控进行综述,同时探讨该信号通路与脑血管疾病、特别是颅内动脉瘤形成的相关性。
- 肖志朋李美华
- 关键词:血管内皮细胞信号传递钙粘蛋白连接蛋白连接结构
- Src激酶抑制剂PP2抑制颅内动脉瘤形成的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我们建立肾性高血压诱导大鼠脑动脉瘤模型,探讨颅内动脉瘤形成过程中Src激酶抑制剂PP2对颅内动脉瘤形成是否具有抑制作用。
- 李美华张贤华梁尚栋
- 关键词:激酶抑制剂SRC肾性高血压诱导大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