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项目(SmallsProgram02-777)

作品数:10 被引量:75H指数:5
相关作者:罗学荣管冰清韦臻袁秀洪丁军更多>>
相关机构: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深圳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发文基金: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项目中华医学基金会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5篇哲学宗教

主题

  • 7篇儿童
  • 4篇障碍儿童
  • 4篇自我
  • 4篇自我意识
  • 4篇焦虑
  • 2篇对立违抗性障...
  • 2篇多动障碍
  • 2篇心理
  • 2篇破坏性行为障...
  • 2篇情绪问题
  • 2篇注意缺陷多动...
  • 2篇患儿
  • 2篇焦虑性
  • 2篇焦虑性障碍
  • 2篇焦虑障碍
  • 1篇对立违抗障碍
  • 1篇心理干预
  • 1篇心理控制
  • 1篇心理虐待
  • 1篇养育

机构

  • 9篇中南大学湘雅...
  • 8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复旦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深圳市妇幼保...

作者

  • 9篇管冰清
  • 9篇罗学荣
  • 8篇袁秀洪
  • 8篇韦臻
  • 6篇丁军
  • 5篇宁志军
  • 4篇叶海森
  • 3篇杨伟
  • 3篇邓云龙
  • 2篇杨绪娜
  • 2篇沈玲
  • 2篇朱峰
  • 2篇陈雷音
  • 1篇罗剑锋
  • 1篇余文
  • 1篇杨杰
  • 1篇施慎逊
  • 1篇陆雯
  • 1篇朱雍雍
  • 1篇张跃兵

传媒

  • 3篇中国临床心理...
  • 2篇中国当代儿科...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实用儿科临床...
  • 1篇中国心理卫生...
  • 1篇中国儿童保健...
  • 1篇国际精神病学...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孕期心理干预对婴儿气质的影响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研究孕期心理干预对婴儿气质的影响。方法从2005年3月到2006年2月间在上海市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登记建卡的孕妇中随机抽取的800名符合入组条件,没有排除标准的孕妇。根据孕妇门诊号及入组日期,按DOLL随机分配卡将符合要求、知情同意参加本研究的孕妇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386例)和常规随访组(414例)。心理干预组的孕妇将在孕期中接受6次每次1.5h的孕期心理干预。母亲在产后3个月时填写早期婴儿气质问卷。结果心理干预组中婴儿气质为易养型的比例(87.9%)明显高于常规随访组(81.7%),Х^2=4.530,v=1,P=0.0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孕期心理干预对婴儿气质维度中的趋避性和反应阈两个维度产生了影响。结论孕期心理干预可以增加易养型婴儿气质的比例,并且对婴儿气质中的趋避性和反应阈维度产生影响。
杨杰施慎逊陈焱余文朱雍雍汤月芬陆雯王青青罗剑锋程利南
关键词:孕期心理干预气质
焦虑性障碍儿童行为问题与自我意识研究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探讨焦虑性障碍儿童的行为问题与自我意识特点。方法:对湖南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流行病学调查中的全部研究对象进行DSM-IV临床诊断,最后选出单纯儿童焦虑性障碍组(n1=110人)、正常对照组(n2=113人),入组儿童由父母填写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其本人(三年级及其以上学生)填写儿童自我意识量表(CSCS)。结果:①焦虑障碍组的行为问题总分高于对照组,除性问题外其余各因子得分焦虑障碍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社会能力各因子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②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各分量表得分及总分焦虑障碍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焦虑障碍儿童与正常儿童相比较其行为问题比较多,自我评价低。
沈玲罗学荣韦臻管冰清袁秀洪宁志军丁军杨伟
关键词:自我意识
对立违抗性障碍儿童的父母养育方式、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及家庭功能特点被引量:11
2011年
目的:了解具有对立违抗性障碍(oppositional defiant disorder,ODD)儿童父母养育方式、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及家庭功能的特点。方法:对来自湖南省中小学生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研究中的全部对象进行DSM-IV诊断,其中符合ODD诊断标准的对象225人及对照组225人由父母填写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量表,儿童自己填写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中文版。结果:ODD组在父、母亲惩罚、干涉、偏爱、拒绝及父亲过度保护等方面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在教育成效、子女对父母生活的控制、父母对子女行为控制方面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ODD组家庭实际亲密度、实际适应性和理想适应性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ODD患者的父母存在不良的养育方式,心理控制源外控性较强,家庭亲密度低、适应性差。
陈雷音罗学荣韦臻管冰清袁秀洪宁志军丁军杨伟
关键词:对立违抗性障碍养育方式
湖南省中小学生精神障碍患病率调查被引量:35
2010年
目的了解湖南省中小学生精神障碍的患病情况。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及二阶段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应用儿童精神障碍筛查表及半定式访谈,以DSM-IV为诊断标准调查湖南省9495名5~17岁中小学生的精神健康状况。结果精神障碍总时点患病率16.22%;注意力缺陷及破坏性行为障碍是最常见的类别(10.69%),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以5.95%的时点患病率在32种精神障碍中居首位;男生总患病率显著高于女生(20.49%vs11.16%,P<0.01),尤其是注意力缺陷及破坏性行为障碍(14.76%vs5.87%,P<0.01);中学组(12~17岁)患病率高于小学组(5~11岁)(18.38%vs14.64%,P<0.01);城乡儿童患病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当前儿童精神障碍在湖南省中小学生中患病率不低;男生患病率高于女生,中学生高于小学生。
管冰清罗学荣邓云龙韦臻叶海森袁秀洪宁志军杨伟丁军
关键词:流行病学调查患病率儿童
破坏性行为障碍儿童的行为和情绪问题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了解具有破坏性行为障碍(disruptive behavior disorder,DBD)儿童的情绪和行为问题,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来自湖南省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流行病学调查研究中的全部对象进行DSM-IV诊断,其中符合DBD诊断标准的对象及对照组由父母填写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儿童自己填写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量表和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最后得到完整资料1 918人(单纯DBD组499人、DBD共病组420人和对照组999人)。【结果】在CBCL各分量表中DBD儿童得分与正常儿童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BD共病组在社交问题、注意问题、违纪问题、性问题、外化问题等方面得分显著高于单纯DBD组,而学校情况、社交总分显著低于单纯DBD组。焦虑抑郁量表中只有社交恐怖因子DBD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除抑郁总分因子,DBD共病组患者与单纯DBD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BD患儿存在显著的行为和情绪问题,社会能力差;DBD共患组的社交和外化性行为及情绪问题更为突出。
陈雷音罗学荣韦臻管冰清袁秀洪宁志军丁军杨伟
关键词:破坏性行为障碍情绪
有受虐经历的广泛焦虑障碍患儿的行为及自我意识特点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调查广泛性焦虑障碍(GAD)患儿的心理虐待及忽视现状,探讨遭受心理虐待、忽视的GAD患儿行为及自我意识的特点。方法:在湖南省六个地区5~17岁中小学生中抽取9 495名儿童,采用二阶段流行病学调查方法,由对照组及符合诊断标准的GAD组儿童填写儿童自我意识量表、儿童心理虐待与忽视量表,两组家长填写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最后收集资料完整共409人(对照组206人,GAD非受虐组99人,GAD受虐组104人)。结果:GAD组受虐阳性率、心理虐待与忽视量表六个维度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0);GAD受虐组儿童的内化性行为、外化性行为得分高于GAD非受虐组(P=0.000),自我意识总分及行为、焦虑、合群、幸福等四个因子分比GAD非受虐组低(P=0.000)。结论:心理虐待及忽视在GAD患儿中更普遍、更严重;当心理虐待、忽视与GAD同时存在时,儿童青少年的行为问题更严重,自我意识水平更低。
管冰清邓云龙罗学荣
关键词:广泛性焦虑障碍心理虐待自我意识
父母的子女教育心理控制对伴或不伴对立违抗障碍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的影响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从心理控制源的角度探讨父母教育对伴或不伴对立违抗障碍(ODD)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的影响。方法对湖南省长沙、益阳、娄底、郴州、永州、怀化6个城市5~17岁中小学生采用分层、随机、整群的抽样方法进行抽样调查,共抽样9495例儿童。采用二阶段流行病学调查方法。第一阶段筛查,即由调查儿童的父母、教师或抚养者填写儿童精神障碍调查筛查表(自编),凡父母或教师所填的症状筛查表有一条为"是"或ADHD、ODD诊断量表中任一个达到该疾病的诊断条目数者为筛查阳性;第二阶段为临床诊断,调查者对筛查阳性的中小学生用半定式诊断检查表和《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4版进行临床诊断。确定单纯ADHD组247例,ADHD加ODD组138例,健康对照组217例。凡符合诊断标准的ADHD儿童和随机抽取的健康对照组儿童由父母填写一般情况调查表和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量表(PLOC)。结果1.健康对照组与单纯ADHD组比较,母亲教育方式和父母教养态度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a<0.01)。健康对照组与ADHD加ODD组比较,父母亲教育方式和父母教养态度,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a<0.01)。2.单纯ADHD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教育成效与子女对父母生活的控制因子评分较高,而父母对命运或机遇信念因子评分较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a<0.05)。3.ADHD加ODD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教育成效因子评分与父母对子女行为的控制因子评分较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a<0.01)。4.单纯ADHD组与ADHD加ODD组比较,父母对子女行为的控制因子评分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父母负性心理控制源与伴或不伴ODD的ADHD患儿的不良行为发生、发展有一定联系,应改变父母对孩子教育认知的偏差。
张跃兵罗学荣韦臻管冰清袁秀洪叶海森宁志军杨伟丁军邓云龙
关键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对立违抗性障碍
伴焦虑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行为问题和自我意识特点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探讨伴焦虑障碍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 t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儿童的行为问题和自我意识水平的特点。方法:对湖南省6个地区5~17岁中小学生采用分层随机的抽样方法,共抽取9495名儿童,采用二阶段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最后选出符合标准的三组儿童(对照组214人、单纯ADHD组219人、伴焦虑障碍ADHD组111人)。入组儿童由家长填写儿童行为量表(Achenbach Child Behavior Checklist,CBCL),儿童自己填写儿童自我意识量表(children'sself-conceptscale,CSCS)。结果:(1)单纯ADHD组儿童行为问题评分均大于对照组[如行为问题总分(30.35±24.32)vs.(16.97±14.86),P<0.01],而儿童自我意识量表评分均小于对照组[如总分(50.85±9.98)vs.(57.46±10.80),P<0.05];(2)伴焦虑障碍ADHD组行为问题评分[如总分(41.66±28.07)]均大于对照组(P<0.01),而儿童自我意识量表中除躯体情况外,其他评分均小于对照组(Ps<0.05);(3)伴焦虑障碍ADHD组行为问题评分均大于单纯ADHD组(P<0.05),而儿童自我意识量表中的行为分、焦虑分、合群分及总分均小于单纯ADHD组[(10.44±3.17)vs.(11.55±2.80),(8.06±2.61)vs.(9.21±2.61),(7.42±2.22)vs.(8.16±1.89),(47.25±9.93)vs.(50.85±9.98);均P<0.05]。结论:ADHD儿童与正常儿童相比其行为问题多,自我意识差,而伴焦虑障碍ADHD儿童比单纯ADHD儿童的行为问题更突出,自我意识更差。
朱峰罗学荣宁志军叶海森管冰清袁秀洪韦臻杨绪娜
关键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焦虑障碍自我意识
破坏性行为障碍儿童的自我意识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破坏性行为障碍(disruptive behaviour disorder,DBD)儿童自我意识水平的特点。方法对湖南省六个地区5~17岁中小学生采用分层随机的抽样方法,共抽样9495名儿童,使用二阶段流行病学调查方法,由符合标准的DBD及对照组儿童自己填写儿童自我意识量表(children’s self-concept scale,CSCS),最后收集CSCS资料完整的共1572人(对照组798人、单纯DBD组404人、DBD共病组370人)。结果单纯DBD组及DBD共病组各因子分及总分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DBD共病组与单纯DBD组相比,行为、智力、焦虑、合群因子分及总分均小于单纯DBD组(P<0.05~0.01),而躯体情况和幸福因子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BD儿童较正常儿童的自我意识差,而DBD共病的儿童又比单纯DBD儿童的自我意识水平更低。
朱峰罗学荣韦臻管冰清叶海森袁秀洪宁志军杨绪娜
关键词:破坏性行为障碍自我意识
焦虑性障碍儿童情绪问题及教育心理控制源的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对单纯焦虑性障碍儿童的情绪问题及父母的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进行初步研究,为焦虑性障碍的早期发现及早期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05年9~12月期间确诊的单纯焦虑性障碍儿童110人(焦虑组)及正常儿童113人(对照组)。由儿童本人填写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以及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量表,最后回收量表197份。结果焦虑组儿童躯体化、广泛性焦虑、分离性焦虑、社交恐怖、学校恐怖得分、焦虑总分及抑郁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焦虑组儿童父母的"教育成效"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焦虑性障碍儿童情绪问题突出,焦虑性障碍患儿父母的教育成效较差。
沈玲罗学荣韦臻管冰清袁秀洪宁志军丁军杨伟
关键词:焦虑性障碍情绪问题儿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