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2011225021)

作品数:19 被引量:97H指数:5
相关作者:韩秀敏赵明朱鲜阳赵芸武琼更多>>
相关机构:沈阳军区总医院解放军第202医院大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心房
  • 2篇心肌
  • 2篇血肿
  • 2篇手术
  • 2篇术后
  • 2篇缺损
  • 2篇细胞
  • 2篇护理
  • 2篇间隔缺损
  • 2篇姜黄素
  • 2篇房间隔
  • 2篇房间隔缺损
  • 1篇蛋白
  • 1篇低密度脂蛋白
  • 1篇电图
  • 1篇电子病历
  • 1篇电子病历系统
  • 1篇电子签名
  • 1篇动脉
  • 1篇动脉压

机构

  • 9篇沈阳军区总医...
  • 3篇解放军第20...
  • 2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泰山医学院附...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解放军第20...
  • 1篇辽宁省军区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6篇韩秀敏
  • 4篇赵明
  • 3篇赵芸
  • 3篇朱鲜阳
  • 3篇武琼
  • 2篇许峰
  • 2篇闻亮
  • 2篇李智勇
  • 2篇蒋为
  • 2篇陶英群
  • 2篇盛晓棠
  • 2篇蔡相军
  • 2篇李云慧
  • 2篇张佑迁
  • 2篇孙英慧
  • 2篇初侃
  • 2篇邱广斌
  • 1篇张玉威
  • 1篇于苗苗
  • 1篇全薇

传媒

  • 4篇中国医药导报
  • 2篇临床军医杂志
  • 2篇国际检验医学...
  • 2篇中国临床实用...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中华医院管理...
  • 1篇山东医药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中国心血管病...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中华实用诊断...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3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 4篇2012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年轻人与中老年人的胃癌特征及预后情况的比较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比较不同年龄段胃癌患者的特征和预后。方法:收集418名胃癌患者,病理确诊为原发性胃腺癌。其中有29名年轻患者[≤40岁,年轻组(YG)]和389名中老年患者[>40岁,年长组(OG)]。分析人口统计学和临床病理特征的差异。结果:相对于中老年组,在年轻病人组中,女性患者的比例较高。5年总体生存YG组比OG组要显著降低。然而,接受根治性切除手术后,YG组与OG组5年生存率没有显著性差异;年轻组显示女性患者生存率明显低于男性患者。肿瘤类型、侵入深度、腹膜转移、远处转移和根治性切除治疗是独立的预后因素。结论:早期发现,早期诊断,积极行根治性切除是提高年轻人胃癌治疗水平及预后的关键,尤其是在女性患者中。
刘洪涛蔡相军王克夫初侃刘亮钟枢哲侯铁伟熊仁青
关键词:胃癌预后
系统护理干预对内固定联合封闭负压吸引治疗胫腓骨骨折患者的效果被引量:17
2015年
目的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对内固定联合封闭负压吸引治疗胫腓骨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解放军第四六三医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90例采用内固定联合封闭负压吸引治疗的胫腓骨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取系统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二期创面修复时间[(5.82±1.63)d]、平均换药次数[(1.65±0.52)次]、住院时间[(24.37±4.17)d]明显少于对照组二期创面修复时间[(10.21±3.70)d]、平均换药次数[(7.28±0.55)次]住院时间[(32.46±8.6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6.67%)明显少于对照组(1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第8周末在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精神病性方面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8周末两组患者在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偏执、精神病性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平均得分为(94.62±3.2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89.60±4.0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09,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11%,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护理干预可提高内固定联合封闭负压技术治疗胫腓骨骨折患者的效果,并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张英霞德琳王芸
关键词:胫腓骨骨折封闭负压吸引护理干预
大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复发与生存时间的关系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大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复发与生存时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03年9月至2008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零二医院行大肠癌根治术且在随访时间内复发的患者86例,分析大肠癌根治术患者复发与患者临床资料、病理类型等指标的相关性,并分析复发时间与复发后患者总体生存时间的关系。结果患者的肿瘤分期、淋巴转移、肝脏转移和肺部转移是患者生存时间的重要影响因素,少于3年复发的患者生存时间明显低于大于3年复发患者的生存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分期、淋巴转移、肝脏和肺部转移与患者的生存时间关系密切,3年是预测患者复发的重要时间段。
初侃蔡相军
关键词:大肠癌根治手术复发
持续颅内压监测在高龄对冲性额叶挫裂伤伴迟发性脑内血肿中的意义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 探讨持续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监测在高龄对冲性额叶挫裂伤伴迟发性脑内血肿的意义,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3年2月于沈阳军区总医院治疗的对冲性额叶挫裂伤伴迟发性脑内血肿的患者27例.所有患者均为年龄大于70岁的高龄患者.15例患者于受伤24~72 h后进行ICP监测,作为A组,平均时间(5.4±1.5)d.12例患者未进行ICP监测,作为B组.A组患者ICP监测持续升高>20 mm Hg(1 mm Hg=0.133 kPa),甚至>25 mm Hg,应用脱水药物控制不理想,且患者意识进行性下降、连续头部CT平扫提示脑内血肿增加或脑水肿进行性加重的患者建议手术治疗.B组未应用ICP监测的患者出现以上症状也建议手术治疗.比较AB两组的预后:治疗后3个月随访,预后情况采用GCS评分分级进行比较.结果 A组预后良好8例,中残4例,病死3例.B组预后良好3例,中残2例,重残2例,病死5例.A组较B组预后良好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持续ICP检测可判断和预测病情变化、提高早期手术的机会,值得在颅脑损伤颅内出血的治疗过程中广泛应用.
陶英群李智勇许峰闻亮张佑迁蒋为
关键词:高龄脑内血肿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耐药性及基因型分析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了解本院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基因在大肠埃希菌中的分布类型及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用确证法对54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进行确证,用PCR的方法扩增ESBLs基因片段,用K-B纸片扩散法检测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 125株大肠埃希菌中,ESBLs阳性率为43.2%。对青霉素类和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为100%,对头孢噻肟、头孢哌酮和头孢曲松的耐药率在95%以上,对头孢他啶的耐药率为31.5%;对环丙沙星和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分别为79.6%和83.3%;对β-内酰胺类/酶抑制剂复合制剂仍保持较高的敏感性;未发现耐亚胺培南菌株。含耐药基因型CTX-M型49株、TEM型33株、SHV型1株,同时含有两种基因型达29株。结论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18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明显高于非产ESBLs大肠埃希菌。基因型主要为CTX-M,其次为TEM,同时含有两种基因型达29株。明确产ESBLs病原菌的基因型及耐药性对临床抗感染治疗及感染控制有较大意义。
李云慧翟如波张昊吴秋梅邱广斌
关键词:大肠埃希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基因型
患方签名电子化应用与探讨被引量:5
2017年
医院信息系统和电子病历系统的应用,是为了实现医疗诊治过程中信息采集、加工、存储和传输的信息化和无纸化。通过采用可信时间戳和可靠电子签名等技术,使得电子病历与纸质病历具有同等法律效力,但涉及到患方手写签名电子化的问题仍有待探讨。本研究提出将手写签名电子化系统应用于医疗业务中的方法及策略,以实现电子病历的全面无纸化,为推动病历信息数据融合、促进医疗信息数据再利用、明确电子病历相关的标准规范提供借鉴。
金香兰姜国成张爽王晓盈于博白晓忠
关键词:电子签名患方电子病历系统医院信息系统医疗诊治
成人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前后心脏功能变化及其与血浆脑钠肽水平的关系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观察成人房间隔缺损(ASD)患者封堵术前后心脏功能变化,分析其与血浆脑钠肽(BNP)水平的关系。方法选择47例继发孔成人ASD患者,均于封堵术前1 d及术后72 h行超声心动检查测量ASD大小、心脏功能,ELISA法检测血浆BNP。结果与术前比较,患者术后72 h右心室舒张末期内径(RVEDd)、右心房左右内径(RAD)、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减小(P均<0.01),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每搏输出量(LVSV)、E/Em增加(P均<0.01),血浆BNP升高(P<0.01)。术前log BNP与患者年龄、ASD大小呈正相关(r分别为0.013、0.023,P均<0.01),术后log BNP与术前RVEDd、ASD大小、术后1周的E/Em值呈正相关(r分别为0.012、0.019、0.024,P均<0.05)。结论成人ASD患者封堵术后左心室收缩功能无明显变化,而左心室舒张功能受损;血浆BNP水平与左心室舒张功能有关,可作为LVEF正常的成人ASD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预测指标,以进行预适应治疗,减少术后并发症。
赵芸韩秀敏朱鲜阳盛晓棠庚靖淞
关键词: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心脏功能脑钠肽
姜黄素激活自噬对抗ANGⅡ诱导的心肌纤维化发生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 探讨姜黄素(CMN)在病理性心肌纤维化炎症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以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作为刺激因子制备小鼠心肌纤维化疾病模型,以不同浓度的CMN(50、100 ng/ml)作为干预浓度进行治疗研究.应用小动物超声检测干预28 d后各组小鼠心功能指标.应用HE和Masson染色方法观察干预28 d后小鼠心肌病理损伤及纤维化情况.应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Ⅲ型胶原和自噬相关蛋白(LC3和P62)表达.结果 心功能检测发现,CMN治疗后,可呈剂量依赖性对抗ANGⅡ诱导的小鼠心肌损伤.HE和Masson染色进一步证实,CMN高浓度治疗组小鼠心肌损伤受到抑制,心肌纤维化程度显著减轻,心肌组织Ⅲ型胶原表达显著减少.应用Western blotting证实,CMN干预后,可明显激活小鼠心肌的自噬水平,促进自噬发生.进一步应用自噬抑制剂氯喹干预治疗后,Masson染色提示,CMN对抗ANGⅡ诱导小鼠心肌纤维化作用受到明显抑制,同时,小鼠心肌自噬激活也明显受到抑制.结论 CMN通过激活心肌组织自噬活化对抗ANGⅡ诱导的小鼠心肌纤维化发生.
赵明陈锦铷韩秀敏武琼孙英慧
关键词:姜黄素心肌纤维化自噬
胺碘酮在房颤伴长RR间期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中应用的安全性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观察胺碘酮治疗心脏瓣膜替换术后心房颤动(房颤)伴RR间期显著延长(〉2.5s)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安全性。方法2011年6月—2013年6月,对12例瓣膜替换术后房颤、心功能Ⅱ~Ⅲ级、24h动态心电图监测发现:(1)RR间期〉1.5s。(2)合并室性心律失常(多源室性期前收缩、成对室性期前收缩及短阵室速)的患者,根据动态结果给小剂量胺碘酮治疗(600mg/dx7,400mg/dX7,100—200leftg/d持续维持),经15—24(16±3)个月随诊。结果(1)最长RR间期每例均未超过服药前。(2)成对室性期前收缩和短阵室速消失;多源室性期前收缩明显减少,与服药前比较,每例均减少达80%以上。(3)随诊监查12例患者心功能均有改善,未发现胺碘酮不良反应。结论小剂量胺碘酮治疗房颤(夜间)伴RR间期显著延长(〉2.5S)合并的室性心律失常安全有效。
韩秀敏朱鲜阳张玉威赵芸盛晓棠鲍卫东
关键词:胺碘酮心房颤动RR间期室性心律失常
中医药治疗在妇癌化疗副反应中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对100例妇癌化疗期间有副反应患者,选用中药对其治疗,观察具体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两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50例,对照组50例以西药对症处理;对治疗组50例用中药对其治疗,疗程都是2周。结果:治疗组50例有效率为90%,对照组50例有效率为58%,治疗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妇癌化疗期间,应用中药治疗,能够减轻患者的副反应,取得较好效果。
葛静薛丹王军李晓秋陈震宇曲冬颖
关键词:妇科癌症化疗胃肠功能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