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市科委重大项目(H020220010190)

作品数:7 被引量:77H指数:4
相关作者:裴雪涛曹丰孟玲王韫芳程芮更多>>
相关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委重大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心肌
  • 6篇间充质干细胞
  • 6篇干细胞
  • 5篇骨髓
  • 5篇骨髓间充质
  • 5篇骨髓间充质干...
  • 5篇充质干细胞
  • 4篇心肌梗死
  • 4篇细胞
  • 4篇梗死
  • 3篇心内膜
  • 3篇自体
  • 3篇细胞治疗
  • 3篇内膜
  • 3篇间充质
  • 3篇骨髓间充质干...
  • 3篇干细胞治疗
  • 2篇心肌梗塞
  • 2篇心肌样细胞
  • 2篇移植自体

机构

  • 7篇军事医学科学...
  • 5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武警总医院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作者

  • 7篇裴雪涛
  • 6篇曹丰
  • 6篇孟玲
  • 5篇李艳华
  • 5篇王士雯
  • 5篇程芮
  • 5篇王韫芳
  • 4篇徐勇
  • 4篇张友荣
  • 2篇牛丽丽
  • 2篇郑敏
  • 1篇卢才义
  • 1篇李泱
  • 1篇祝善俊
  • 1篇赵连旭
  • 1篇谢超
  • 1篇白慈贤
  • 1篇彭享胜
  • 1篇贾国良
  • 1篇岳文

传媒

  • 2篇中华老年多器...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实验生物学报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年份

  • 1篇2007
  • 3篇2005
  • 3篇200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应用自制心内膜注射导管移植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探讨心内膜注射导管应用于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的可行性。方法将移植组和对照组分别经自制的心内膜注射导管梗死心肌内移植体外扩增的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和无血清培养,移植前后、6周及3个月超声评价左心功能,3个月时取梗死周围心肌组织冷冻切片,免疫荧光法鉴定结蛋白(desmin)和心肌特异性肌钙蛋白I(cTnI)的表达。结果自制的可调节注射导管,制作方法简单,安全有效;MSCs移植数量平均为(3.81±0.09)×107个;左室射血分数正常为(69.3±2.5)%,心肌梗死后降为(34.9±0.9)%,移植后3个月升至(56.7±0.8)%,超声提示室壁运动增强;与对照组相比,移植组左室收缩末压、左室舒张末压及左室压力最大上升/下降速率改善更明显(均为P<0.01),荧光显微镜下可见DAPI标记胞核为蓝色荧光的移植细胞,免疫组化提示结蛋白及cTnI表达阳性。结论实验用注射导管可以完成细胞的心内膜移植,移植的MSCs体内定位明确,移植后心功能改善,并有心肌相关蛋白的表达。
程芮王士雯曹丰张友荣徐勇孟玲王韫芳李艳华卢才义裴雪涛
关键词:骨髓移植干细胞心肌梗塞心内膜
体外化学诱导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心肌样细胞被引量:14
2004年
为了探讨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体外培养及化学诱导向心肌细胞分化的过程及条件,我们用1.073g/m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健康人骨髓单个核细胞,经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基传代培养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抗原,在完全培养基中分别加入3、5、10μmol/L的5氮胞苷(每组n=5)进行化学诱导分化,阴性对照组采用完全培养基培养,诱导后21天细胞爬片免疫荧光法鉴定,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结果显示人MSCs为形态均一的梭形细胞,生长旺盛时呈旋涡样分布,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CD44阳性,CD34、CD45阴性;5、10μmol/L的5氮胞苷进行化学诱导后细胞形态变长,诱导后14天时20%-30%细胞融合形成多核肌管样结构,3μmol/L组MSCs未出现肌管结构,诱导后21天5、10μmol/L组MSCs中desmin、心肌早期转录因子GATA4、心肌特异性cTnI及闰盘蛋白connexin43的表达阳性,10μmol/L组cTnI阳性染色细胞数目(65.3±4.7%)高于5μmol/L诱导组(48.2±5.4%)(p<0.05);3μmol/L组及阴性对照组无心肌特异性蛋白的表达。细胞诱导后28天透射电镜下可见肌丝形成。本实验说明,人MSCs在体外经化学诱导可分化为心肌样细胞,而且5-氮胞苷对于心肌相关蛋白的表达呈浓度依赖性正相关。
曹丰牛丽丽孟玲赵连旭郑敏白慈贤岳文贾国良裴雪涛
关键词: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心肌分化化学诱导心肌梗塞
5-氮胞苷浓度对体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为心肌样细胞的影响被引量:9
2005年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5-氮胞苷(5-aza)体外诱导小型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向心肌样细胞分化的可能性及其对细胞扩增速度的影响。方法 10 ml骨髓,1.077g/ml 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骨髓单个核细胞(MNCs),第2代传代细胞分别加入3,5,10μmol/L浓度5-aza化学诱导24 h,与对照组连续培养4周,细胞爬片免疫荧光法鉴定结蛋白desmin及心肌特异性肌钙蛋白I(cTnI)的表达,电镜观察诱导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5-aza化学诱导后MSCs形态变长、增大,排列更加紧密、整齐,5和10μmol/L组可见较多的多核细胞,部分管状结构,诱导率分别为36%和31%,无显著性差异;3 μmol/L组上述变化的细胞极少,3种浓度及对照组4周后细胞扩增数量分别为(3.81±0.40)×10~6、(3.76±0.62)×10~6、(3.67±0.80)×10~6及(2.90±0.21)×10~6,10μmol/L组增殖速度明显减慢(P<0.05)。各组诱导后的细胞均未见自发搏动。免疫组化提示desmin及cTnI表达阳性,5和10μmol/L组电镜下出现肌丝样结构、心房颗粒及细胞间的缝隙连接。结论 小型猪MSCs经5、10μmol/L 5-aza化学诱导可分化为心肌样细胞,其中5 μmol/L 5-aza不仅可以诱导心肌样细胞而且对细胞增殖速度影响小。
程芮王士雯曹丰孟玲王韫芳李艳华李泱裴雪涛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心肌细胞5-氮胞苷
同种异体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大鼠心肌梗死被引量:24
2004年
目的 探讨同种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MSCs)在梗死大鼠心脏局部存活、迁移、分化及对心功能的影响 ;明确同种异体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 (MI)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 雌性Wistar大鼠 3 5只 ,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急性心肌梗死 (AMI)组及MI +MSCs治疗组。分离纯化雄性Wistar大鼠骨髓MSCs ,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后 1~ 3h植入到雌性大鼠心脏组织 ,移植后 10周检测心功能并取心脏检测各种相关指标。结果 异体大鼠MSCs经纯化后可在梗死心脏组织定居、生存 ,并与宿主心肌纤维排列方向一致 ,免疫组化检测胞质心肌特异蛋白染色阳性 ,与MI组比较 ,异体细胞移植组左室收缩压升高 (P <0 0 5) ,舒张末压明显降低 (P <0 0 1)、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和下降速率显著增快 (P <0 0 5) ,梗死边缘区心肌面毛细血管数目明显增加 (P <0 0 5) ,多功能真彩色病理图像分析系统显示MI面积缩小 (P <0 0 5)。结论 同种异体MSCs移植治疗MI可行。
牛丽丽曹丰郑敏李艳华谢超祝善俊裴雪涛
关键词:同种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心肌梗死
同种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心内膜移植治疗小型猪急性心肌梗死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心内膜移植治疗小型猪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方法:分离、纯化、扩增培养小型猪MSCs;开胸结扎第1与第2对角支间前降支中段形成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的动物模型,心肌梗死后2-3周经心内膜注射移植DAPI标记的同种异体MSCs,心肌梗死前、后及移植后3个月行超声心动图及生化检查,并取梗死周围心肌组织冰冻切片及苏木精-伊红染色,免疫荧光法鉴定结蛋白(desmin)和心肌肌钙蛋白I(cTnI)的表达。结果:每40ml骨髓液经2-3周传3代平均获得(3.81±0.09)×107个细胞,移植后3个月左室射血分数较心肌梗死后及对照组改善明显,分别为(56.7±0.8)%,(40.1±1.2)%,(34.9±0.9)%(均P〈0.05),肝肾功能、血糖及血气分析正常,3个月冰冻切片可见坏死心肌周围细胞核蓝染的移植细胞,免疫组化提示desmin及cTnI表达阳性。结论:同种异体MSCs经心内膜移植安全有效,心功能明显改善。
程芮王士雯张友荣徐勇孟玲王韫芳李艳华裴雪涛
关键词:间质干细胞心肌梗死心内膜间质干细胞移植
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心内膜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安全性及疗效评价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探讨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MSCs)体外扩增后经心内膜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安全性及治疗效果。方法 开胸结扎再通形成小型猪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损伤的动物模型 ,抽取骨髓 ,1.0 77g m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骨髓单个核细胞 ,扩增培养后 2~ 3周经导管心内膜移植 ,移植前后心功能及血生化检查 ,3个月时取梗死心肌、肝、肾、脾等组织冰冻切片及HE染色 ,免疫荧光法鉴定结蛋白desmin和心肌特异性肌钙蛋白I (cTnI)的表达。结果 小型猪MSCs为形态均一的梭形细胞 ,每 4 0ml骨髓液经 2~ 3周传 3代平均获得 (3.81± 0 .0 9)× 10 7个细胞 ,移植后 6周及 3个月LVEF较心梗后明显改善 (P <0 .0 5 ) ,肝肾功能、血糖、动脉血气结果正常 ,3个月荧光显微镜下可见移植细胞 ,免疫组化提示desmin及cTnI表达阳性 ,HE染色提示肝、脾、肾等主要脏器结构正常。结论 体外扩增MSCs体内移植安全 ,各重要脏器功能及结构正常 ,心内膜注射移植操作方便 ,移植后的MSCs体内定位明确 ,心功能改善 ,并有心肌相关蛋白的表达。
程芮王士雯曹丰张友荣徐勇孟玲王韫芳李艳华彭享胜裴雪涛
关键词:心内膜急性心肌梗死自体骨髓移植后HE染色
3种不同途径移植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效果比较被引量:26
2005年
目的比较3种不同途径移植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效果。方法小型猪12只,建立心肌梗死(AMI)模型,纯化扩增并将DAPI标记的MSCs经冠脉、心内膜及心外膜注射移植,移植前后记录左室血流动力学指标及LVEF变化,3个月后取心肌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蛋白desmin和心肌特异性肌钙蛋白I(cTnI)的表达。结果冠脉组梗死心肌周围未见明确的移植细胞,仅见非特异的荧光染色,与心梗后比较心功能改善,但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心内膜及心外膜组移植的MSCs分布较广,胞核为蓝色椭圆形,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胞浆心肌特异蛋白染色阳性,与冠脉移植组比较LVEDP降低(P<0.05)、LV±dp/dtmax增快(P<0.05)、 LVEF增高(P<0.05)、新生血管数增加及瘢痕面积缩小等指标改善更明显,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3种途径移植MSCs均可改善AMI后心功能,经冠脉移植不是最佳途径,心肌内注射效果更好。
程芮王士雯张友荣孟玲曹丰徐勇王韫芳裴雪涛
关键词:小型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心肌梗死自体骨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