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04-ktbh-1)

作品数:1 被引量:62H指数:1
相关作者:杨池银周立宏周建生柳飒吴永平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1篇地层
  • 1篇地层油气藏
  • 1篇岩性
  • 1篇岩性地层
  • 1篇岩性地层油气...
  • 1篇油气
  • 1篇油气藏
  • 1篇油气藏特征
  • 1篇油气勘探
  • 1篇油气勘探领域
  • 1篇歧口凹陷
  • 1篇气藏
  • 1篇气藏特征
  • 1篇勘探
  • 1篇勘探领域
  • 1篇勘探潜力
  • 1篇凹陷

机构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作者

  • 1篇蒲秀刚
  • 1篇廖前进
  • 1篇查明
  • 1篇肖敦清
  • 1篇吴永平
  • 1篇柳飒
  • 1篇周建生
  • 1篇周立宏
  • 1篇杨池银

传媒

  • 1篇石油学报

年份

  • 1篇2007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歧口凹陷岩性地层油气藏特征及勘探潜力被引量:62
2007年
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歧口凹陷(大港探区)岩性地层油气藏分布广、类型多。形成规模储量的主要为储集层上倾尖灭和构造-岩性复合地层两大类油气藏。决定其圈闭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古构造背景与沉积物源体系的匹配,成藏机理为“三元耦合控藏”。该工区有5个领域值得重视:①古隆起围斜、倾没端、构造坡折带之反向碎屑物源区;②沉积频繁相变区;③古隆起缓坡带;④(半)封闭湖湾区;⑤湖盆陡坡坡折带及凹陷之中卸载区。根据“宏观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原理,将构造带当作岩性变化带,在复式油气藏勘探方法基础上,采用以岩性油气藏勘探与精细勘探相结合的勘探方法。同构造油气藏相比,该工区岩性地层油气藏分布空间范围广,体系域全,压力场宽,储量也占优势,是油气勘探的重点目标之一。
蒲秀刚吴永平周建生杨池银廖前进周立宏肖敦清查明柳飒
关键词:岩性地层油气藏油气勘探领域勘探潜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