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120140817)

作品数:81 被引量:963H指数:24
相关作者:朱建国杨连新王余龙黄建晔董桂春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扬州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81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1篇农业科学
  • 16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生物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41篇FACE
  • 40篇水稻
  • 22篇开放式空气C...
  • 20篇CO_2浓度
  • 18篇土壤
  • 15篇CO2浓度
  • 13篇小麦
  • 10篇稻田
  • 9篇根系
  • 9篇CO2浓度升...
  • 8篇生育
  • 7篇籼稻
  • 7篇P
  • 6篇稻田土
  • 6篇杂交
  • 6篇杂交籼稻
  • 6篇三系杂交
  • 6篇三系杂交籼稻
  • 6篇生育期
  • 6篇N

机构

  • 81篇中国科学院
  • 49篇扬州大学
  • 8篇南京农业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上...
  • 3篇东北农业大学
  • 2篇南京理工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南通工学院
  • 1篇环境保护部南...
  • 1篇湖北大学
  • 1篇南通大学
  • 1篇西南大学
  • 1篇沈阳农业大学

作者

  • 76篇朱建国
  • 38篇王余龙
  • 38篇杨连新
  • 30篇黄建晔
  • 29篇董桂春
  • 21篇杨洪建
  • 18篇刘钢
  • 18篇刘红江
  • 13篇谢祖彬
  • 10篇韩勇
  • 10篇曾青
  • 8篇王小治
  • 8篇封克
  • 8篇马红亮
  • 8篇孙成明
  • 7篇庄恒扬
  • 6篇单玉华
  • 6篇周娟
  • 6篇胡健
  • 5篇孙伟

传媒

  • 29篇应用生态学报
  • 17篇农业环境科学...
  • 7篇作物学报
  • 3篇生态学报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中国水稻科学
  • 3篇生态环境学报
  • 2篇中国生态农业...
  • 2篇土壤
  • 2篇生态学杂志
  • 2篇扬州大学学报...
  • 2篇生态环境
  • 2篇中国植物生理...
  • 1篇土壤通报
  • 1篇浙江农业科学
  • 1篇计算机应用与...
  • 1篇小型微型计算...
  • 1篇中国农业气象
  • 1篇植物生理与分...
  • 1篇中国植物生理...

年份

  • 2篇2011
  • 6篇2010
  • 6篇2009
  • 10篇2008
  • 9篇2007
  • 11篇2006
  • 11篇2005
  • 10篇2004
  • 4篇2003
  • 17篇2002
8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开放式空气 CO_2浓度升高对水稻根系形态的影响被引量:14
2005年
在FACE(free-aircarbondioxideenrichment)技术平台上,采用水培的研究方法,观测了大气CO2浓度升高和两种氮水平下水稻根系形态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水稻各生育期,CO2浓度升高都极显著增加了根干质量,且主要增加于根粗为2.0~2.5mm的部位。根系形态的各项指标均对高CO2浓度有积极的响应,在抽穗期尤为明显;N处理的差异很明显,低氮条件下根系表现为根长、根尖数和根表面积增加,常氮条件下根粗和发根数增加。各生育期的根冠比在高CO2浓度下极显著增加,尤其在LN处理下。水稻从分蘖期到抽穗期,因地上部分的增幅大,根冠比表现为逐渐降低的趋势。
陈改苹朱建国谢祖彬朱春梧程磊曾青庞静
关键词:CO2浓度增加水稻根系形态
FACE水稻叶面积指数的模拟研究被引量:9
2007年
为了明确开放式空气CO2浓度增高(FACE)对水稻叶面积动态的影响,借助我国的稻/麦FACE技术平台,以武香粳14为供试品种,设置不同施N量处理,对FACE条件下水稻LAI动态进行研究,并构建了相应的模拟模型。模型以时间为驱动因子,以水稻叶片干物重(LDMW)及比叶重(SLW)为研究对象,确立了LAI随LDMW及SLW的动态变化过程。模拟结果表明,大气CO2浓度增加后水稻叶片干物重随之增加,而比叶重保持不变,因此LAI相应增加,施N量越大这种趋势越明显。通过不同年份试验数据对模型的验证,表明模型拟合程度高,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和预测性。
孙成明庄恒扬杨连新杨洪建黄建晔董桂春朱建国王余龙
关键词:水稻FACE叶面积指数比叶重
开放式空气CO_2浓度增高条件下C_3作物(水稻)与C_4杂草(稗草)的竞争关系被引量:26
2002年
通过田间试验 ,研究了FACE(开放式空气CO2 浓度升高 )条件下C3 作物水稻 (Oryzasativa)和C4杂草稗草 (Echinochloacrusgalli)的生长和竞争关系 .结果表明 ,FACE条件下C3 植物水稻生物量和产量增加 ,叶片数增加 ,分蘖数增加 ,叶面积系数 (LAI)增大 ;而C4植物稗草相反 .FACE条件下水稻和稗草叶面积均减少 ,而净同化率 (NAR)均增加 .FACE条件下水稻 稗草比例为 1∶1时 ,水稻与稗草的生物量比率、产量比率、LAI比率、茎蘖比率和NAR比率均增加 ,水稻 稗草的竞争关系发生变化 ,水稻 (C3 植物 )竞争能力增加 ,稗草 (C4植物 )竞争能力下降 .
曾青朱建国刘刚韩勇张雅莉谢祖彬马红亮程磊
关键词:开放式空气CO2浓度增高水稻稗草
开放式空气CO_2浓度增高对水稻冠层微气候的影响被引量:35
2002年
利用位于江苏省无锡市安镇的我国唯一的农田开放式空气CO2 浓度增高 (FACE)系统平台 ,于2 0 0 1年 8月 2 6日至 10月 13日 (水稻抽穗至成熟期 )进行水稻作物冠层微气候连续观测 ,以研究FACE对水稻冠层微气候特征的影响 .结果表明 ,FACE降低了水稻叶片的气孔导度 ,FACE与对照水稻叶片气孔导度的差异上层叶片大于下层叶片 ,生长前期大于生长后期 .FACE使白天水稻冠层和叶片温度升高 ,这种差异生长前期大于生长后期 ;但FACE对夜间水稻冠层温度的影响不明显 .在水稻旺盛生长的抽穗开花期 ,晴天正午前后FACE水稻冠层温度比对照高 1.2℃ ;从开花至成熟期 ,FACE水稻冠层白天平均温度比对照高 0 .4 3℃ .FACE对冠层空气温度也有影响 ,白天水稻冠层空气温度FACE高于对照 ,这种差异随太阳辐射增强而增大且冠层中部大于冠层顶部 ;冠层中部空气温度FACE与对照的差异 (Tface-Tambient)日最大值在 0 .4 7~ 1.2℃之间 ,而冠层顶部的Tface-Tambient日最大值在 0 .37~ 0 .8℃之间 .夜间水稻冠层空气温度FACE与对照差别不大 ,变化在± 0 .3℃之内 .而FACE对水稻冠层空气湿度无显著影响 ,表明FACE使水稻叶片气孔导度降低 ,从而削弱了植株的蒸腾降温作用 ,导致水稻冠层温度和冠层空气温度升高 。
罗卫红Mayumi Yoshi moto戴剑峰朱建国韩勇刘刚
关键词:开放式空气CO2浓度增高水稻
稻麦轮作FACE系统平台Ⅰ.系统结构与控制被引量:136
2002年
在稻麦轮作水稻田建立FACE系统 (Free AirCO2 Enrichment) ,即CO2 浓度的控制和监测系统平台 .利用计算机网络系统对平台的CO2 浓度进行监测控制 ,根据大气中的CO2 浓度、风向、风速 ,作物冠层高度的CO2 浓度及昼夜等因素的变化调节CO2 气体的释放速度及方向 ,实现FACE圈的CO2 浓度高于周围大气CO2 浓度 2 0 0 μmol·mol-1.试验表明 ,影响控制精度的主要因素有风速、作物和土壤呼吸作用和扩散层高度 .经过控制方程参数调整 ,在白天 ,控制精度达到 80 %的时间占总时间的白天达到 83% ,夜晚为6 8% .FACE圈内的CO2 分布基本均匀 .平均CO2 设置浓度白天为 5 5 7mol·mol-1,晚上为 6 0 8mol·mol-1.圈内CO2 浓度分布基本上沿放气管对称分布 ,由边沿向中心逐步降低 .2 0 0 1年水稻生长季节平均控制精度 (TAR)达到白天 1.0 3和晚间 1.0 9.
刘钢韩勇朱建国冈田益己中村浩史吉本真由美
关键词:稻麦轮作系统结构
稻麦轮作FACE系统平台Ⅱ.系统控制和数据分析软件被引量:21
2002年
稻麦轮作水稻田建立开放式空气CO2 增加即FACE系统 (FreeAirCO2Enrichment)的管理、系统所测定及系统控制过程中每天都产生大量数据 .用汇编语言和VisualBASIC语言编写的FACE数据采集控制和分析处理软件包能够自动操作任务并利用OLE技术开发Office应用程序的功能 ,具有系统平台控制、数据采集、原始数据存储备份、日数据处理、月数据处理和任意时间段的FACE系统控制状态分析等功能 ,FACE系统控制人员可以及时了解FACE系统的控制状态和改善控制精度 ,研究人员借助软件包可以随时便利地获取所需数据 .
韩勇刘钢朱建国冈田益己吉本真由美
关键词:稻麦轮作系统控制数据分析软件
开放式空气CO_2浓度增高对中国稻田生态系统线虫营养类群产生的影响(英)被引量:23
2002年
土壤动物在农田生态系统腐屑食物网中占有重要地位 ,它们参与土壤有机质分解、植物营养矿化及养分循环作用 .国内外许多研究表明 ,土壤动物对全球变化 ,尤其是大气CO2 浓度升高能够产生正向、中性和负向的影响 .土壤线虫是这类土壤动物的典型代表 ,因为它们在大多数土壤中分布是丰富的 ,而且营养类群是多样的 .应用自由空气CO2 浓度增高 (FACE)技术设计 3个处理水稻圈暴露在大气CO2 增高(浓度为 5 70 μmol·mol-1)条件下 ,3个对照水稻圈为环境中的CO2 浓度 (370 μmol·mol-1) .在中国无锡稻田生态系统水稻生长期内 ,本项研究监测了 0~ 5cm和 5~ 10cm土层中线虫营养类群 .研究结果显示 ,线虫总数、食细菌线虫、植物寄生线虫、杂食 捕食类线虫在取样深度和取样日期上存在显著差异 ;在整个取样日期中 ,FACE处理 5~ 10cm深度中线虫总数、食细菌线虫数量比对照中的高 ;在 0~ 5cm深度中 ,FACE处理食细菌线虫数量比对照中的高 ,而杂食 捕食类线虫数量则表现出相反的趋势 .食真菌线虫在FACE处理与对照之间也存在极显著差异 .
梁文举李琪陈立杰黄国宏朱建国
关键词:开放式空气CO2浓度增高土壤线虫营养类群稻田生态系统
植物地上部分对大气CO_2浓度升高的响应被引量:36
2004年
大气CO2浓度升高对植物的影响,主要是促进了植物生长早期的光合作用,同时也增加了对其他资源的需求;植物的光合作用也存在对高CO2浓度的适应,不会一直维持较高的光合水平,而且植物的呼吸作用也可能会增加;大气CO2浓度升高和其他环境条件,如水分,温度和光照等对植物生长和产量存在相互作用,可以部分弥补条件的不足,也影响作物和杂草的竞争关系;自然植物群落由于有很高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对其研究应该在生物群落水平上进行,用外推法回到植物水平,而不是相反,而且自然物种间的竞争是激烈的,CO2浓度升高或其他因素带来的任何改善,都会明显地改变竞争平衡。
马红亮朱建国谢祖彬
关键词: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光合作用植物群落
水稻不同生育时期N素营养对FACE响应的研究被引量:15
2004年
20 0 1、2 0 0 2年利用我国惟一的农田开放式空气CO2 浓度增高 (FACE)系统平台 ,研究不同施N量条件下 ,对武香粳 14不同生育时期N素含量、N素吸收、N素分配和N素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1)除移栽后 16d ,FACE使其他生育期稻株含N率显著或极显著下降 ,生育中期的降幅大于生育前、后期 ;(2 )FACE使水稻不同生育期N素吸收量增加 ,生育前期的增幅明显大于生育中、后期 ;(3)FACE使茎鞘 (生育前、中期 )或稻穗 (生育后期 )的N素积累能力相对增强 ,使叶片的N素积累能力相对减弱 ;(4)除移栽后 16d ,FACE使其他生育期水稻N素物质生产效率显著或极显著增加 ,使水稻N素籽粒生产效率和收获指数增加 ;(5 )增施N肥 ,使水稻生育中、后期植株N素含量和吸收量增加 ,使N素效率下降 ,而对N素在各器官中的分配影响较小 ;(6 )FACE和N处理对水稻N素营养的互作效应较小。
黄建晔杨洪建杨连新王余龙朱建国刘红江董桂春单玉华
关键词:水稻
冬小麦光合作用对开放式空气CO_2浓度增高(FACE)的非气孔适应被引量:24
2003年
在同样CO2 浓度下测定时 ,开放式空气CO2 浓度增高 (FACE ,5 80 μmolCO2 /mol)条件下生长的冬小麦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羧化效率都显著低于普通空气 ( 3 80 μmolCO2 /mol)中生长的对照叶片。与此相一致 ,FACE叶片的可溶性蛋白、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 /加氧酶 (Rubisco)和Rubisco活化酶含量也都显著低于对照叶片。这些结果表明 ,在根系生长不受限制的田间条件下 ,冬小麦叶片的光合作用对高浓度CO2 产生了适应现象 ,其主要原因可能是碳同化的关键酶Rubisco等含量的降低。
廖轶陈根云张道允肖元珍朱建国许大全
关键词:气孔导度冬小麦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