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G1999075406)

作品数:12 被引量:28H指数:3
相关作者:赵君亮赵刚陈力王家骥林清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理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天文地球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5篇银河系
  • 5篇天体
  • 4篇天体物理
  • 4篇天体物理学
  • 2篇星团
  • 2篇星系
  • 2篇星系演化
  • 2篇原子
  • 2篇球状星团
  • 2篇恒星
  • 2篇丰度
  • 1篇点扩散函数
  • 1篇星系形成
  • 1篇巡天
  • 1篇银河系结构
  • 1篇元素丰度
  • 1篇原子结构
  • 1篇原子模型
  • 1篇运动学
  • 1篇振子强度

机构

  • 6篇中国科学院上...
  • 5篇中国科学院国...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国防科学技术...
  • 1篇上海师范大学
  • 1篇江西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4篇赵君亮
  • 4篇赵刚
  • 3篇陈力
  • 2篇王家骥
  • 2篇宋国玄
  • 2篇林清
  • 1篇刘晓为
  • 1篇束成钢
  • 1篇王叔和
  • 1篇赵永恒
  • 1篇陈鼎
  • 1篇傅莉萍
  • 1篇姚保安
  • 1篇刘刚
  • 1篇蒋世仰
  • 1篇李冀
  • 1篇仲佳勇
  • 1篇罗智坚
  • 1篇王菲鹿
  • 1篇袁建民

传媒

  • 8篇天文学进展
  • 2篇天文学报
  • 1篇原子与分子物...

年份

  • 1篇2007
  • 1篇2006
  • 6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红团簇巨星的光谱分析及其作为I、K波段标准烛光的研究
2004年
基于高分辨率、高信噪比光谱观测资料,确定了19颗贫金属红团簇巨星的恒星大气参数,得到样本星4种α族元素(O、Mg、Ca、Si)的化学丰度.讨论了铁丰度与恒星大气参数的相关性以及α族元素丰度随金属丰度的变化.计算了共58颗红团簇巨星在I、K波段的绝对星等,讨论了它们与恒星铁丰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分析铁丰度范围内相对于I波段, K波段的绝对星等与铁丰度的相关性更弱,并且与利用理论模型得到的红团簇巨星I、K波段绝对星等与铁丰度的关系进行了比较与验证.
刘刚赵刚
关键词:光谱分析恒星丰度
物质辐射不透明度对恒星结构与演化的影响及其计算被引量:1
2004年
简要介绍了恒星结构与演化的理论模型 ,回顾了物质辐射不透明度计算的发展过程 ,详细讨论了物质辐射不透明度对恒星物理理论方面许多重要问题的影响以及发展现状。并介绍了利用改进的平均原子模型来进行恒星物质辐射不透明度的计算结果。
王菲鹿赵刚袁建民
关键词:恒星演化平均原子模型
2MASS的科学意义和成果概览被引量:12
2004年
2MASS(Two Micron All Sky Survey)以相当高的内部一致性和精确度在近红外波段对整个天空进行了巡天观测,并通过数据处理把原始数据转变为对天文学有用的图像、星等和位置的列表。较详细介绍了2MASS的科学意义、巡天成果、数据特征以及利用2MASS观测数据所开展的部分工作。
高建云陈力王家骥侯金良赵君亮
关键词:天体物理学近红外巡天银河系结构
HST WFPC2天体测量和测光方法最新进展被引量:2
2004年
对于哈勃空间望远镜(HST)来说,其广角行星照相机(WFPC2)的CCD性能的数据处理校正对提高天体测量和测光结果的精度有着重要意义。最近几年由于WFPC2对精度要求越来越高,其数据处理方法和校正方法包括点扩散函数、行误差和畸变修正等各个方面的研究都有了很大改进和进展。对近年来上述方面的最新进展作了介绍,并评价了其优缺点,提出了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
陈鼎王家骥陈力
关键词:天体测量学测光点扩散函数
天文底片保存和我国天文底片数字化的建议被引量:4
2007年
阐述了国际上天文照相底片数字化工作的进展:底片的保存、底片数字化的意义和相关技术。扼要地介绍了国际虚拟天文台的情况及其与底片数字化的关系。分析了我国天文底片资料的保存现状,并提出了底片数字化建议:成立由各天文台专家组成的全国底片数字化协调小组,建立各单位保存底片的信息库、改进底片的保存条件、有步骤地对有价值底片上的全部目标进行扫描,以便将其与现代高精度的观测资料相结合,开展有意义的课题研究。
金文敬唐正宏王叔和姚保安田凯平陈力赵永恒蒋世仰
关键词:天文学
球状星团的形成与演化(Ⅰ):观测特征被引量:1
2001年
对与球状星团形成与演化有关的观测特征进行了总结,分别从球状星团的空间分布特征、金属度分布特征、光度函数和质量函数,以及不同星系中球状星团的数量特征等方面介绍了银河系和河外星系中球状星团的最新观测事实。
林清赵君亮宋国玄
关键词:球状星团银河系星系演化
类氖铁(Fe XⅦ)离子能级及振子强度计算被引量:1
2004年
利用原子数据模拟程序RCN/RCG、AUTOSTRUCTURE(AS)、GRASP分别对类氖铁的离子结构进行计算,计算过程包含了对波函数的相对沦修正,计算结果包括电偶级光谱跃迁的能级间隔,谐振子强度,跃迁几率,并与实验值进行了比较,分析了3种原子数据模拟程序在计算原子结构上的精确度.
仲佳勇张杰赵刚鲁欣
关键词:原子结构振子强度
晚型星系金属丰度与自转速度的关系被引量:2
2004年
星系物质化学组成的研究不仅对于理解有关星系形成和演化的各种物理过程具有重要意义,而且还可以对星系形成和演化的各种理论模型提供重要的约束。随着观测技术及理论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利用星系的大量观测资料来系统地研究星系化学组成与星系宏观性质之间的关系将成为可能。星系金属丰度与光度之间的强相关性以及晚型星系金属丰度与自转速度的关系即是其中最有意义的内容之一。全面回顾了星系金属丰度与星系宏观观测性质间关系的研究历史,重点评述了晚型星系金属丰度与自转速度关系的最新研究进展,详细讨论了目前对此类关系的物理解释及其对星系形成和演化模型的影响。
罗智坚傅莉萍束成钢赵君亮
关键词:天体物理学金属丰度自转速度星系形成星系演化
球状星团的形成与演化(Ⅱ):模型
2002年
简要介绍了若干关于球状星团形成与演化的代表性模型,包括球状星团诞生于星系形成之前的模型、自增丰演化模型、原始云团的碰撞聚合模型、两阶段形成模型以及星系并合激发形成球状星团的模型和吸积模型等。
林清赵君亮宋国玄
关键词:球状星团银河系
银河系核纪年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03年
确定银河系的年龄是现代天体物理学的一项基本任务。其方法之一是核纪年法,即通过恒星中某一长寿命放射性元素的丰度随时间的变化来确定恒星的年龄,并以此作为银河系年龄的下限,其中目前的观测丰度来自恒星的光谱分析,恒星形成时的初始丰度来自理论模型的预言。这种方法最初是利用元素对Th/Nd来确定G矮星的年龄,近年来开始利用元素对Th/Eu和U/Th来确定晕族场星和球状星团内恒星的年龄。简要介绍了核纪年法确定银河系年龄的原理,回顾了恒星中Th和U的观测研究,其中着重介绍了极贫金属星的研究。详细讨论了用核纪年法估计银河系年龄的不确定性。作为与核纪年法的比较,简单介绍了确定银河系年龄的其他方法。提出了今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几项工作。
李冀赵刚
关键词:银河系天体物理学放射性元素丰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