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2004BA720A20)

作品数:16 被引量:248H指数:12
相关作者:曹枫林苏林雁高雪屏王玉凤杜亚松更多>>
相关机构: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哲学宗教
  • 15篇医药卫生
  • 4篇文化科学
  • 3篇经济管理
  • 3篇社会学

主题

  • 17篇中学生
  • 6篇青少年
  • 5篇少年
  • 4篇心理
  • 4篇时间管理
  • 4篇人格特征
  • 4篇网络成瘾
  • 4篇干预
  • 3篇时间管理倾向
  • 3篇家庭功能
  • 2篇多动障碍
  • 2篇心理困扰
  • 2篇心理特征
  • 2篇心理卫生
  • 2篇心理治疗
  • 2篇学业
  • 2篇学业成绩
  • 2篇因特网
  • 2篇团体
  • 2篇团体干预

机构

  • 17篇中南大学湘雅...
  • 11篇北京大学第六...
  • 7篇上海市精神卫...
  • 3篇广州医学院第...
  • 3篇上海师范大学
  • 2篇山东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市第一人...

作者

  • 15篇曹枫林
  • 13篇苏林雁
  • 8篇高雪屏
  • 7篇杜亚松
  • 7篇王玉凤
  • 6篇范方
  • 5篇江文庆
  • 4篇肖汉仕
  • 3篇金宇
  • 2篇黄莉莉
  • 2篇耿耀国
  • 1篇王立伟
  • 1篇王长虹
  • 1篇李飞
  • 1篇余一旻
  • 1篇刘军
  • 1篇李海彤
  • 1篇范娟

传媒

  • 6篇中国临床心理...
  • 6篇中国心理卫生...
  • 5篇中国心理卫生...
  • 3篇上海精神医学
  • 1篇中国实用儿科...
  • 1篇中国健康心理...

年份

  • 1篇2008
  • 9篇2007
  • 16篇2006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学生互联网过度使用倾向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5
2007年
目的:探索中学生互联网过度使用倾向(IOT)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使用Beard修订的网络成瘾诊断问卷(YDQ)、长处和困难问卷(SDQ)、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儿童焦虑性情绪筛查表(SCARED)、家庭功能量表(FAD)、自尊量表(SES)、对2252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倾向组的困难总分、焦虑情绪、情绪稳定性、多动注意不能、同伴交往问题、困难影响程度、家庭总功能、行为问题得分明显等高于对照组,而自尊感、亲社会行为的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②对倾向者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表明,困难总分、情绪稳定性、自尊感是主要因素,共解释29.9%。结论:对于互联网过度使用倾向的预防和干预不仅要注意解决实际困难,而且要解决情绪困扰,提高自尊感。
肖汉仕苏林雁高雪屏范方曹枫林
关键词:影响因素中学生干预
上海中学生网络过度使用与时间管理倾向的相关研究被引量:23
2006年
目的了解上海中学生网络过度使用与时间管理倾向之间的关系。方法对上海10所中学不同年级学生发放调查问卷3068份,问卷内容包括网络过度使用筛查标准(YDQ)和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TMDS)。结果在过度使用的人群中,男生多于女生;网络过度使用者总体在时间管理倾向各分量表得分上明显较非网络过度使用者低(时间价值感:t=-3.238,P<0.01;时间监控观:t=-3.446,P<0.01;时间效能感:t=-5.908,P<0.001);这种差异在男性网络过度使用者各分量表得分显著低于男性非网络过度使用者(时间价值感:t=2.680,P<0.01;时间监控观:t=3.122,P<0.01;时间效能感:t=4.981,P<0.001);而初一学生和职校一年级学生的网络过度使用者得分显著高于初一、职校一年级非网络过度使用者(初中组:时间价值感:t=3.427,P<0.01;时间监控观:t=3.932,P<0.01;时间效能感:t:5.401,P<0.001。高中组:时间价值感:t=2.484,P<0.05;时间监控观:t=2.755,P<0.01;时间效能感:t=4.088,P<0.001)。结论时间管理倾向是上海中学生网络使用方式的影响因素之一。
江文庆杜亚松
关键词:中学生时间管理倾向
互联网过度使用中学生的心理特征研究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研究网络过度使用中学生的心理特征。方法用Beard修订的互联网过度使用筛查标准鉴别2602名上海市中学生,筛选出网络过度使用学生,用长处和困难问卷评估其心理特征。结果1网络过度使用学生共65人,其中女生16人。2网络过度使用学生与网络正常使用学生在情绪症状、行为问题、过度活动、同伴问题、总的困难及亲社会行为6方面均有极其显著的差异(P<0.001)。3网络过度使用学生仅在过度活动因子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4初中、高中及职校三类学校的网络过度使用学生之间的心理特征不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在校的网络过度使用学生的心理问题未达到十分异常程度,但仍比网络正常使用学生严重,其心理特征是在情绪症状、行为问题、活动过度、同伴关系方面存在问题以及相对缺乏亲社会行为。
杜亚松黄莉莉江文庆
关键词:心理特征
中学生互联网过度使用团体心理治疗的开放对照研究
目的:国内外对青少年互联网过度使用的研究多集中在病因探讨和评估手段方面,有关心理干预的研究较少,而设计对照组的心理干预研究更是少见。本研究采用开放对照研究设计探讨团体心理治疗在中学生互联网过度使用(IOU)治疗中的效果。...
曹枫林苏林雁高雪屏王玉风
关键词:团体心理治疗中学生
文献传递
对互联网过度使用青少年的团体干预过程的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通过分析干预者的观点和实施行为及被干预者的感受对干预过程进行研究。方法:进入6个干预学校按照拟定的访谈提纲随机访谈干预者23人、被干预者23人;问卷调查主要干预者13人。结果:评估工具可靠性的认同度并不乐观;干预手册认同度尚可;干预者认为干预的效果主要是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网络的客观认识、能帮助优化家庭理念、改善亲子沟通等;被干预者认为自身有变化,会应用干预中接受的技术,也体验到来自干预者的支持感;督导的设置有助于统筹把握干预过程。结论:在学校层面,以两大人员、三类问题性质为干预对象及多背景干预者的团体干预形式是可行的。
杜亚松黄莉莉江文庆王玉凤
关键词:团体干预青少年
网络过度使用倾向中学生的人格特征被引量:13
2007年
目的:探讨网络过度使用(internet overuse,IOU)倾向中学生的人格特征。方法:采用Beard修订的Young的网络成瘾诊断问卷、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艾森克个性问卷修订版对2620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IOU倾向组中学生的时间管理倾向量表总分及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观、时间效能感总分及各因子分均低于正常组(t=2.28-5.42,P均〈0.05,如,总分:138.5±25.3/148.6±25.7),精神质和神经质量表的得分高于正常组(49.4±10.5/45.0±9.7,55.7±11.2/47.2±12.0,P=0.000),掩饰性得分低于正常组(41.7±9.9/47.4±8.9,P=0.000);两组内外倾维度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t=0.77,P=0.441)。IOU倾向组学生中男生掩饰性得分高于女生(42.5±10.5/39.7±8.0,P=0.024),神经质得分低于女生(54.8±11.8/58.0±9.2,P=0.015)。结论:中学生网络过度使用倾向者具有时间管理差、精神质倾向、神经质倾向及纯朴性的人格特征,并有性别差异。
金宇苏林雁曹枫林范方高雪屏肖汉仕王恬王玉凤
关键词:中学生人格特征时间管理
上海中学生网络成瘾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被引量:26
2007年
目的通过家长调查上海中学生网络成瘾情况及有关因素。方法采用一般心理健康问卷、亲子互联网成瘾测试、长处与困难问卷(SDQ)对3068名上海市10所学校内初一、高一、职业学校一年级下半学期学生家长进行调查。结果网络成瘾与成瘾倾向者的总比例为8.65%。性别、父母婚姻状况、家庭经济状况、抚养人以及管教方式不同的学生网络成瘾发生率均有统计学差别。正常使用网络、网络成瘾倾向、网络成瘾三个组的SDQ情绪症状、品行问题、多动注意不能、同伴交往问题得分以及困难总分均依次增高,三组的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家庭因素对网络成瘾的发生有重要作用,网络成瘾对青少年的情绪、行为、社交均有不良影响。
余一旻杜亚松
关键词:中学生网络成瘾家庭
中学生互联网过度使用与冲动的关系
目的:目前对互联网过度使用的概念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多是借用物质依赖和病理性赌博的定义来界定互联网过度使用。一些学者认为互联网过度使用是一种冲动控制障碍或至少与冲动控制障碍有关。但综观国内外文献,针对互联网过度使用与冲...
曹枫林苏林雁
关键词:因特网环境因素诱发疾病成瘾冲动
文献传递
互联网过度使用倾向中学生的人格特征
目的:探讨互联网过度使用(IOU)倾向的中学生的人格特征,为针对性的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长沙市二所重点中学和两所普通中学,初一、初二、高一、高二年级各三个班13~17岁的学生,采用Beard...
金宇苏林雁曹枫林范方耿耀国
关键词:心理卫生中学生人格特征
文献传递
中学生互联网过度使用团体心理治疗的对照研究被引量:19
2007年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治疗在中学生互联网过度使用(IOU)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对长沙市2所重点中学和2所普通中学初一、初二、高一、高二年级的学生,采用Beard修订的Young的诊断问卷(YDQ)进行筛查,对筛查阳性者进行诊断性访谈,确定IOU学生64例。选择其中1所重点中学和1所普通中学的29例IOU学生作为实验组,采用认知行为取向的团体心理治疗对其进行干预,另外两所中学的35例IOU学生作为对照组。采用YDQ、陈淑惠的网络成瘾量表(CIAS)、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SCARED)、长处和困难问卷(SDQ)于治疗前后施测。结果:治疗前两组学生的YDQ、CI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实验组SCARD总分及各因子分、SDQ的情绪症状因子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如焦虑总分19.4±14.8/33.3±18.5,t=2.11~2.99,P<0.05~0.01;情绪症状:2.6±1.7/3.9±2.5,t=2.21,P=0.032)。实验组治疗后的YDQ、CI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3.0±2.6/7.1±0.8,45.2±18.4/67.5±14.9,t=-8.083、-4.383,均P=0.000)。实验组显效率为57.69%,总有效率达76.92%。治疗后实验组YDQ、CI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3.0±2.6/5.6±2.1,45.2±18.4/66.7±12.2,t=4.16,t=5.16,均P=0.000)。结论:认知行为取向的团体心理治疗能显著改善IOU中学生对网络的过度使用。
曹枫林苏林雁高雪屏王玉凤
关键词:团体心理治疗中学生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