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CZZ021)
- 作品数:28 被引量:119H指数:6
- 相关作者:潘修华黄丽娟郭圣莉张良龚颖杰更多>>
- 相关机构:南通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华东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南通市社科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 制约与优化:城市基层社会组织制度环境的政府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制度环境形塑着城市基层社会组织的发展。有效制度供给不足、价值取向偏差是制约当前我国基层城市社会组织发展的主要政府因素。优化城市基层社会组织的制度环境,应端正官员态度,明确政府责任;改革社会组织管理制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培育扶持力度。
- 黄丽娟
- 关键词:制度环境政府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社区制的形成及其推进机制研究被引量:17
- 2020年
- 改革开放40多年来,城市"社区制"经历了启动、形成发展与转型阶段,基本构成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治理道路与发展图景.社区制的形成与发展是我国改革开放总体演进的一个组成部分,应以整体性治理的视角研究这一过程.从社区制的发展历程中提炼出四个推进机制:政策与示范——社区制演进的中央推动机制;问题导向与学习创新——社区制演进的地方创新机制;专家与民间精英——社区制演进的微观创新机制;党建引领——社区制演进中党的领导与整合机制.经研究发现,社区制既有从属性和工具性,也有主体性和发展性,作为国家整体治理的一部分,社区既根据不同时期的任务目标形成不同的体制,同时也随着国家发展和自身成长不断地将自身向前推进.
- 郭圣莉张良
- 关键词:社区制整体性治理
- 人情异化的内在逻辑与化解之道被引量:3
- 2017年
- 人情植根于传统文化的沃土,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包括恩惠、情谊,甚至包括情面和礼节应酬等习俗。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无论是在日常生活还是在政治生活中,人们都重人伦、讲人情,可以说每个人都置身于一张人情网之中,人情成为立身、处世、办事必须考虑的因素,有着极高的心理文化认同。“撼人心者,莫先乎情。”对领导干部来说,面临人情关系,难免会陷入两难境地。不近人情难以凝聚人心,团结力量,谋事创业。
- 黄丽娟
- 关键词:人情关系内在逻辑
- 官员“亲民秀”的利弊与合理化应用——基于剧场政治的分析视角
- 2014年
- 官员"亲民秀"作为一种彰显态度、表达情感的政治行为方式,需辩证看待。顺应民意且适应媒介传播规则的"亲民秀"有利于塑造良好官员形象、提升政府公信力,加强政治认同,巩固政治权威的合法性基础;而沽名钓誉的"亲民秀"影响恶劣,拉大官民对立情绪,危及党和政府公信力,消弥合法性支持。新媒体时代,应通过完善制度顶层设计,构建民主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以及多向度、立体化的政绩考核体系,合理运用媒体工具,使各种顺应民意且适应媒介传播规则的亲民行为归位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政治理念,塑造良性政治生态。
- 黄丽娟郭秀权
- 关键词:公信力
- 事业单位的公益性与非营利性标准调适探析被引量:3
- 2017年
- 现阶段事业单位公益性与非营利性界定以国有资产投入为限定条件。在这种法定性界定之下,事业单位获得了从事相同或者相近公益事业的民办非企业单位无法获得的编制与稳定的资金支持,这既对民办非企业单位不公平,也对公益事业的整体发展不利。从促进公益事业发展的角度来看,现阶段事业单位的公益性与非营利性标准存在着理念滞后、边界模糊不清、顶层设计跟不上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等问题,亟需调适。调适须是系统性的,既要更新公益性与非营利性理念、拓展事业单位公益性与非营利性标准、构建相应标准的评价指标体系,也要调整与事业单位公益性、非营利性标准改革本身相配套的顶层设计。
- 潘修华
- 关键词:公益性非营利性社会企业社会组织
- 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矛盾化解探析被引量:6
- 2016年
- 一般来说,在利益表达体系尚不健全的社会转型期,仅靠政府来化解社会矛盾、调控冲突,效果往往难如人意,因而需要引入另外的组织力量参与社会矛盾的化解。对我国现阶段来说,这另外的组织力量主要是社会组织。当前我国社会组织已通过邻里纠纷调解、弱势群体权益维护、政治参与、公益资源分配等方式在社会矛盾化解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人力物力的不足和制度环境的缺陷,其作用未充分发挥。要充分发挥自身化解社会矛盾的作用,我国社会组织须多方争取公益资源,吸引并留住专业人才;而要更好地支持社会组织发挥这种作用,我国政府须更新管理理念,创新体制机制,改善社会组织生存和发展的制度环境。
- 潘修华
- 关键词:社会组织社会矛盾制度环境
- 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探析——以江苏省南通市为例被引量:19
- 2014年
- 公共文化服务是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是基于新公共管理理论和多中心治理理论的实践创新。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介于政府直接提供服务和完全市场化之间,可以实现服务供给的多元化,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政府通过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可以激发政府能力、社会动力、市场活力,有利于实现政府职能转变,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效率,促进社会组织发展,满足公众多层次文化需求。根据公共文化服务的属性和江苏省南通市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实践,加强制度建设、培育发展社会组织、严格绩效评估是完善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关键。
- 黄丽娟
- 关键词:社会组织政府职能绩效评估
- 制约与优化:我国农村基层社会组织制度环境中的政府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制度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农村基层社会组织的发展。有效制度供给不足、价值取向偏差、行为效度有限是当前我国农村基层社会组织制度环境中的主要政府制约因素。优化农村基层社会组织的制度环境,应消除模糊认识,端正官员态度,明确政府责任;应改革和创新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机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培育扶持力度和规范引导。
- 黄丽娟
- 关键词:制度环境政府
- 消解特权背景下领导干部激励困境的化解路径
- 2014年
- 当前,我国反腐倡廉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严肃查处了一批党员干部包括高级干部的严重违法违纪案件,领导干部的各种特权性待遇和收益被压缩或取消,极大地净化了官场风气,为营造积极健康的工作氛围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在某些地方、某些领域,部分领导干部由于过去的特权利益被压缩或取消,工作积极性大幅下降,以"廉洁怠政"进行消极抵抗,严重影响了各项工作的开展。消解特权后对领导干部的激励关乎领导干部个人职业发展、公共部门职业管理和整个行政体制改革,应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按照"个体职业心理—部门职业管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三重逻辑展开研究。
- 黄丽娟胡大龙
- 关键词:领导干部职业管理负激励职业心理管理型政府
- 人际信任:草根NGO与政府合作的核心要素研究——基于温州的实证分析被引量:1
- 2017年
- 草根NGO与政府存在合作与非合作的两种关系。在我国,一般认为政府倾向于对草根NGO采取抑制、打压、取缔等多种方式限制其发展。但现实中依然有一些草根NGO与政府具有一定的合作关系。现有文献认为,相互间的信任、资源依赖以及组织功能是影响草根NGO与政府之间的合作的关键。温州"公益圈"草根NGO的访谈及问卷调查,对以上因素进行了验证。由此我们发现,相对于组织信任、资源依赖和组织功能,草根NGO负责人与政府部门主管官员的个人人际信任在草根NGO与政府合作中起核心作用。
- 郭圣莉唐鑫王玮
- 关键词:草根NGO政府人际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