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ZR2012HM097)

作品数:4 被引量:29H指数:3
相关作者:郭亚秋黄海真齐峰丁超王开芹更多>>
相关机构: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山东大学济南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调节激酶
  • 1篇信号
  • 1篇信号调节
  • 1篇信号调节激酶
  • 1篇压迫性
  • 1篇压迫性损伤
  • 1篇胰岛
  • 1篇胰岛素
  • 1篇神经阻滞
  • 1篇舒巴坦
  • 1篇酸酯
  • 1篇糖尿
  • 1篇糖尿病
  • 1篇疼痛
  • 1篇头孢
  • 1篇头孢哌酮
  • 1篇切口
  • 1篇切口痛
  • 1篇重组赖脯胰岛...
  • 1篇注射液

机构

  • 2篇山东大学
  • 2篇滕州市中心人...
  • 1篇济南市中心医...

作者

  • 2篇丁超
  • 2篇齐峰
  • 2篇黄海真
  • 2篇郭亚秋
  • 1篇程慎令
  • 1篇许敬菊
  • 1篇任杰
  • 1篇朱庆增
  • 1篇王开芹
  • 1篇丛晓荣
  • 1篇潘晓军
  • 1篇裴淼

传媒

  • 2篇山东大学学报...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5
  • 2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倍他米松二丙酸酯缓释微球对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镇痛作用及对脊髓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的影响
2014年
目的:观察倍他米松二丙酸酯-聚乙二醇-聚乳酸(B DP-PEG-PLA)微球对大鼠坐骨神经慢性缩窄性损伤(CCI)所致神经病理性疼痛的镇痛作用,及对脊髓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的影响。方法制备3种B DP-PEG-PLA微球,分别以PLA的数均分子量20、30和70 k D表示。96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6组(n=16):假手术组(SH组)、模型组(CCI组)、倍他米松二丙酸酯组(BDP组)、20kD组、30kD组和70kD组。观察术前1d,术后3、5、7、10、13及15 d的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WT)、热缩足反射潜伏期(TWL)。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术后3 d和10 d脊髓磷酸化ERK表达。结果与CCI组相比,B DP组抑制痛觉过敏(MWT下降和TWL缩短)持续至5 d (P<0.05);20 k D组、30 k D组和70 k D组抑制痛觉过敏分别持续至7、10和13 d(P均<0.05)。与CCI组相比, B DP组、20 k D组、30 k D组和70 k D组术后3 d时脊髓Ⅰ~Ⅱ板层磷酸化ERK表达均减少(P均<0.05),70 k D组术后10 d较CCI组和B DP组磷酸化ERK表达减少(P<0.05)。结论坐骨神经单次注射B DP-PEG-PLA微球能通过抑制大鼠脊髓ERK的活性达到长效镇痛作用,且与微球数均分子量有关。
丁超胡启雅黄海真郭亚秋裴淼朱庆增齐峰
关键词:慢性压迫性损伤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耐药趋势分析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研究头孢哌酮/舒巴坦对下呼吸道感染的抗菌效果以及耐药趋势,以降低感染率。方法选取2009年5月-2011年5月医院收治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80例,根据用药情况将患者分为Ⅰ组(首次应用)27例、Ⅱ组(非首次应用)28例、Ⅲ组(已应用其他抗菌药物)25例,3组患者均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比较3组的抗菌效果及耐药性。结果总有效率Ⅰ组患者为92.6%、Ⅱ组患者为82.1%、Ⅲ组患者为88.0%,Ⅰ组与Ⅱ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82,P<0.05);80例患者共分离病原菌239株,Ⅰ组81株,Ⅱ组84株,Ⅲ组74株,细菌清除率Ⅰ组为93.8%、Ⅱ组为78.6%、Ⅲ组为82.4%,Ⅰ组与Ⅱ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82,P<0.05);239株病原菌均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具有敏感性,高度敏感菌为214株,占89.5%,其中Ⅰ组79株,占97.5%,Ⅱ组64株,占76.2%,Ⅲ组71株,占95.9%,Ⅰ组与Ⅱ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01,P<0.05)。结论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下呼吸道感染具有较好的抗菌效果,细菌的耐药性呈上升趋势,与应用的次数有关。
许敬菊程慎令丛晓荣
关键词:下呼吸道感染抗菌耐药趋势
罗哌卡因聚乙二醇-聚乳酸微球对切口痛模型大鼠坐骨神经阻滞的时效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聚乙二醇–聚乳酸(Rop-PEG-PLA)微球对切口痛模型大鼠坐骨神经阻滞的长期作用。方法 8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20只),分别于坐骨神经周围间隙给予0.9%NaCl溶液0.2 mL(对照组),PEG-PLA微球10 mg(空白微球组),0.5%罗哌卡因0.2 mL(含罗哌卡因1 mg,罗哌卡因组)或RopPEG-PLA微球10 mg(含罗哌卡因1 mg,罗哌卡因微球组),之后均按照Brennan法制作大鼠切口痛模型。观察术前24 h和术后2 h、4 h、8 h、1 d、2 d、3 d、5 d和7 d时大鼠行为学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术后2 h和2 d时脊髓背角c-fos的表达,HPLC法检测大鼠血浆中罗哌卡因的浓度。结果对照组行为学及c-fos表达与空白微球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 h时,罗哌卡因组、罗哌卡因微球组行为学阈值与对照组相比均增高(P<0.05),c-fos表达均减少(P<0.05)。罗哌卡因微球组与罗哌卡因组相比,其行为学阈值增高时间(3 d vs2 h)及测得血浆药物时间(8 h vs 4 h)均延长,术后2 d时c-fos表达减少(P<0.05)。结论 Rop-PEG-PLA微球可延长切口痛模型大鼠坐骨神经阻滞镇痛时间达3 d。
黄海真胡启雅丁超郭亚秋齐峰任杰潘晓军
关键词:罗哌卡因微球坐骨神经阻滞C-FOS
利拉鲁肽注射液联合精蛋白锌重组赖脯胰岛素混合注射液(50R)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5
2020年
目的观察利拉鲁肽注射液联合精蛋白锌重组赖脯胰岛素混合注射液(50R)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8例单纯降糖药治疗效果不佳的肥胖型T2DM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精蛋白锌重组赖脯胰岛素混合注射液(50R)每次30 U,bid,餐前皮下注射+二甲双胍每次0.5 g,tid,口服;试验组给予精蛋白锌重组赖脯胰岛素混合注射液(50R)每次30 U,bid,餐前皮下注射+利拉鲁肽第1个月以每次1.2 mg,qd,皮下注射,后改为每次1.8 mg,qd,皮下注射。2组患者均治疗4个月。比较2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FPG分别为(5.81±1.40)和(7.03±1.52)mmol·L^-1,HbA1c分别为(5.32±0.68)%和(6.81±0.90)%,HOMA-IR分别为(3.20±0.82)和(4.67±0.8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均以注射部位轻度疼痛和胃肠道不适为主。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2.24%和8.1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利拉鲁肽注射液联合精蛋白锌重组赖脯胰岛素混合注射液(50R)治疗肥胖型T2DM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王开芹孙卓浩谢大帝
关键词:肥胖型2型糖尿病安全性评价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