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174016)

作品数:33 被引量:178H指数:8
相关作者:翟秀静符岩储刚张爱黎于永丽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大学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沈阳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电气工程冶金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理学
  • 11篇电气工程
  • 11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化学工程
  • 3篇冶金工程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5篇电池
  • 14篇锂离子
  • 14篇锂离子电池
  • 14篇离子电池
  • 14篇纳米
  • 12篇离子
  • 11篇正极
  • 11篇正极材料
  • 9篇微波合成
  • 7篇电化学
  • 6篇纳米碳
  • 5篇电化学性能
  • 5篇碳管
  • 5篇纳米碳管
  • 5篇负极
  • 5篇负极材料
  • 4篇电池正极
  • 4篇电池正极材料
  • 4篇燃烧合成
  • 4篇锂离子电池正...

机构

  • 31篇东北大学
  • 8篇辽宁石油化工...
  • 2篇沈阳理工大学
  • 1篇哈尔滨师范大...
  • 1篇鞍山师范学院
  • 1篇东北师范大学
  • 1篇沈阳工业学院
  • 1篇西安科技大学

作者

  • 27篇翟秀静
  • 23篇符岩
  • 9篇储刚
  • 8篇于永丽
  • 8篇张爱黎
  • 5篇王云霞
  • 5篇毕诗文
  • 4篇翟玉春
  • 4篇田彦文
  • 3篇王乃芝
  • 2篇姚广春
  • 2篇张秀娟
  • 2篇白斌
  • 2篇高虹
  • 2篇姚丽珠
  • 1篇周亚光
  • 1篇王晓刚
  • 1篇陈凯军
  • 1篇陈杰
  • 1篇刘忠文

传媒

  • 7篇分子科学学报
  • 6篇东北大学学报...
  • 3篇功能材料
  • 2篇材料科学与工...
  • 2篇无机材料学报
  • 2篇冶金分析
  • 1篇稀土
  • 1篇硅酸盐学报
  • 1篇分析测试学报
  • 1篇有色金属
  • 1篇功能材料与器...
  • 1篇石油化工高等...
  • 1篇有色矿冶
  • 1篇Journa...
  • 1篇材料与冶金学...
  • 1篇西安科技大学...
  • 1篇沈阳理工大学...

年份

  • 3篇2009
  • 2篇2008
  • 5篇2007
  • 5篇2006
  • 8篇2005
  • 8篇2004
  • 1篇2003
  • 4篇2002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微波合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CoO_2被引量:5
2003年
用微波合成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CoO2,采用XRD、SEM和DC 5C电池测试仪研究了LiCoO2的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在900W的功率和2 45GHz的频率下,反应10min即可得到纯度高、具有层状结构的LiCoO2电池材料,XRD谱线与标准层状LiCoO2材料基本一致,充放电的实验结果显示:放电容量可达140mAh/g,放电平台和充放电时间均显示出微波合成的LiCoO2具有较好的电化学活性·实验考查了Li/Co摩尔比对产品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证明Li/Co比为1.05∶1时,得到的LiCoO2与标准样符合得更好·
翟秀静符岩王云霞于永丽
关键词:微波合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COO2电化学
LiMn2O4材料的微波合成与表征
采用LiOH·H2O(A.R.)、MnO2(A.R.) 和Co2O3(A.R.)为原料,微波法合成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Mn2O4,考查了反应气氛、反应温度、保温时间和添加元素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
符岩田宝喜薛宏伟李忠国蒋岩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MN2O4微波合成
文献传递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CoO_2中Li,Co的定量分析被引量:4
2005年
探讨了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LiCoO2中Li,Co及Co2+的定量分析方法.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Li,Co比;Li,Co工作曲线回归方程分别为A=0.108 45C-0.000 57,A=0.021 79C-0.000 70,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 94和0.999 93;Li,Co回收率为97%~104%.用络合滴定法测定了样品中Co总量;用氧化还原滴定法测定了Co3+含量.用络合滴定法测定高纯Co2O3中Co含量,得到相对误差为-0.37%,RSD=0.25%.样品中Co2+的含量用样品中Co的总量减去Co3+的含量得到.
于永丽王乃芝翟秀静张秀娟姚广春
关键词:正极材料锂离子电池
微波合成LiCoO_2及其结构表征被引量:2
2005年
以Co2O3和LiOH·H2O为原料,微波加热合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CoO2·考察了微波输出功率、微波加热时间及保温时间对产物结构和组成的影响,用XRD实验对所得产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微波输入功率为360W,加热时间为10min,保温时间为10min时,产品是单一相层状结构LiCoO2,晶格常数和标准值一致·SEM实验显示,该反应条件下制备LiCoO2样品颗粒边缘清晰、光滑,颗粒度约为5μm,粒度分布较均匀·对LiCoO2的微波合成机理进行了探讨,结合XRD实验,说明Co2O3和LiOH·H2O反应生成LiCoO2分两步完成·
于永丽翟秀静王云霞姚广春
关键词:微波合成LICOO2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GPC-ELSD测定VGO馏分油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被引量:1
2007年
应用高效凝胶色谱仪(GPC)、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LSD)及已知相对分子质量的标样,采用线性校正法进行校正,经过复杂的数学运算得到VGO馏分油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考察了该方法测定的精密度,并与传统蒸汽压渗透计法(VPO)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实验相对偏差小于1%,与传统VPO方法相比分析速度提高5倍,进样量减少到1/10。该方法具有准确快速、自动化高的特点。
庄丽宏田彦文吕振波张大伟
关键词:蒸发光散射检测器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分布
掺杂P,Al和La元素的锂离子电池材料的微波合成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采用微波合成法制备了含掺杂P,Al和La元素的正极材料LiCoO2,确定了工艺条件,包括反应时间、微波功率和反应温度.采用XRD,SEM和电化学测试仪研究了添加元素对LiCoO2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微波功率和反应时间对产物的结构有比较明显的影响.充放电试验结果表明,掺加La元素正极材料LiCoO2首次充放电容量达到了130 mAh.g-1.
周亚光
关键词:掺杂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微波合成
MSU-x介孔分子筛的改性研究
2009年
以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为模板剂,正硅酸乙酯为Si源,分别以偏钨酸铵,硫酸铝作为W源和Al源进行改性,合成出W-MSU-x以及Al-MSU-x介孔分子筛.并且通过X射线扫描、N2吸附-脱附、原位红外表征考察W和Al的加入对介孔分子筛的影响.结果得到,W的加入提高了分子筛的有序度,Al的加入使介孔分子筛的孔径减小,比表面积增大.
姚丽珠田彦文
关键词: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改性
燃烧合成技术制备α-Al_2O_3纳米粉被引量:23
2002年
研究了燃烧合成技术制备纳米粉Al2 O3 ·铝的硝酸盐和有机物为前驱体 ,一次反应即合成α Al2 O3 产物·实验考查了合成条件 ,最佳反应温度为 65 0~ 75 0℃·采用XRD和红外光谱分析了纳米粉的结构 ,电子透射电镜研究了Al2 O3 粉的粒度与形貌 ,研究结果表明 ,Al2 O3 粉体为α型 ,粒度在 60~ 80nm之间 ,球状·
翟秀静符岩暴永生刘忠文
关键词:Α-AL2O3纳米粉燃烧合成纳米氧化铝
催化热分解法纳米碳管的制备与提纯被引量:2
2002年
通过催化热分解法制备了多壁纳米碳管 ,研究了制备纳米碳管的最佳实验条件·对制备的纳米碳管进行了提纯实验·应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对自制的原料纳米碳粉进行了粒度测定、形貌观察·纳米碳粉为球形颗粒 ,粒度为 5 0~ 80nm·应用透射电镜对纳米碳管进行了形貌观察 ,纳米碳管为定向生长 ,直径在 2 0~ 3 0nm之间·在 1 0 0 0℃ ,1 .5h时 ,得到了较高收率 ,纯净的碳纳米管·
张爱黎翟秀静符岩翟玉春
关键词:纳米碳管提纯TEM
原位合成负载型MSU系列分子筛被引量:1
2009年
采用原位合成法,使用壬基酚聚氧乙烯醚(Tx-15)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9)做为模板剂,在中性条件下合成W-MSU-1和W-MSU-2介孔分子筛,合成中使用乙酰丙酮(HAcac)作为助剂,考察其对介孔结构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扫描电镜(SEM)、低温N2吸附对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加入过渡金属氧化物有助于介孔的形成,助剂的使用提高了孔的结构参数.
姚丽珠田彦文
关键词:原位合成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