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C18B03)

作品数:26 被引量:370H指数:11
相关作者:李钢郭朝先董敏杰金碚王双正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6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6篇竞争力
  • 5篇制造业
  • 4篇经济增长
  • 3篇实证
  • 3篇面板数据
  • 3篇面板数据模型
  • 3篇经济增长方式
  • 3篇国际竞争力
  • 3篇宏观调控
  • 2篇增长方式转变
  • 2篇制造业竞争
  • 2篇制造业竞争力
  • 2篇中国经济
  • 2篇中国制造业
  • 2篇省级面板数据
  • 2篇碳排放
  • 2篇企业
  • 2篇中印
  • 2篇中印比较
  • 2篇经济增长方式...

机构

  • 21篇中国社会科学...
  • 2篇国家发展和改...
  • 1篇对外经济贸易...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跨区域经济...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作者

  • 8篇李钢
  • 5篇董敏杰
  • 4篇郭朝先
  • 3篇王双正
  • 3篇金碚
  • 2篇薛白
  • 2篇原磊
  • 2篇姚磊磊
  • 1篇刘剑雄
  • 1篇葛健
  • 1篇陈志
  • 1篇马丽仪
  • 1篇周晓艳
  • 1篇张其仔
  • 1篇梁泳梅
  • 1篇王海军
  • 1篇邱霞
  • 1篇陈欣
  • 1篇贾兆立
  • 1篇王燕梅

传媒

  • 7篇中国工业经济
  • 3篇经济研究参考
  • 3篇经济管理
  • 2篇经济体制改革
  • 1篇调研世界
  • 1篇经济与管理研...
  • 1篇财贸经济
  • 1篇科技管理研究
  • 1篇当代亚太
  • 1篇计算机工程与...
  • 1篇湖南社会科学
  • 1篇山西财经大学...
  • 1篇税务研究
  • 1篇学术动态(北...
  • 1篇管理科学

年份

  • 2篇2011
  • 5篇2010
  • 16篇2009
  • 4篇2008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转变发展方式目标下的财富政策——三大财富综合求解的视角被引量:5
2011年
转变发展方式既包含了发展目标的多元化,也意味着实现发展的方法和模式的转变。为了实现"三大财富"观念下的发展方式转变,构建与此相应的政策体系,首先需要对单维财富观下偏重于劳动财富增长的政策目标进行校正:既要重视财富创造,也要重视财富边际贡献对国民总效用的作用。财富创造过程中,在追求劳动财富最大化的同时,节约使用自然财富,尽量减少对人文财富的直接开发和过度商业化;当劳动财富与自然财富和人文财富矛盾尖锐时,以保护自然财富和人文财富为重而放弃对劳动财富的过度追求。在财富创造之外,通过转变劳动财富分配方式和转变生活方式,以实现劳动财富总量既定条件下的国民总效用最大化。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将财富政策目标分解为多个政策导向并具体化为政策措施。
王燕梅
关键词:转变发展方式
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是对立的吗?——基于中国制造业的实证研究被引量:17
2009年
本文对中国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变化趋势及相互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产业的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并不是一对矛盾的概念。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一国产业比较优势取决于一国的要素禀赋;从实际数据可看出,虽然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在下降,但目前中国最具比较优势的仍旧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从数据也可看出,中国比较优势最强的产业也是中国最具竞争优势的产业,中国产业竞争优势变化也与比较优势的变化高度相关。
李钢董敏杰金碚
关键词:制造业竞争力比较优势竞争优势
中国制造业发展现状的基本判断被引量:19
2009年
李钢金碚董敏杰
关键词:国民经济增长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经济增长方式
中国与印度国际竞争力的比较与解释
本文首先对中印两国经济社会总体发展状况进行了比较,认为无论经济指标还是社会指标中国比印度处于更高的发展阶段。本文对中印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表现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基本强于印度。本文对中印制造业竞争力表...
李钢董敏杰
关键词:中印比较制造业竞争力服务业竞争力
文献传递
三大财富及其关系研究被引量:32
2008年
财富可以分为劳动财富、自然财富和人文财富三种。其中,劳动财富是人类劳动创造的;自然财富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人文财富是在人类生活中自然产生的,或者历史遗留下来的。三大财富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存在既统一又对立的关系。中国应当从过去仅仅关注劳动财富的单一求解向同时关注劳动财富、自然财富和人文财富三大财富的综合求解转变,而为实现这一转变,必须对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发展方式进行重新选择定位。同时,在区域协调发展上,中国应当改变过去那种忽略地区资源禀赋差异的做法,不是在各个地区采用相同发展模式,而是通过建立发展选择机制、市场交换机制、财富平衡机制,实现三大财富的区域统筹。
李海舰原磊
关键词:自然财富
中国经济走势判断与宏观调控政策研究——基于对深圳、佛山、温州、昆山等地的调研分析被引量:5
2008年
2008年前三季度中国的经济仍保持了较平稳的增长。进入第四季度,中国经济增长开始出现严重下滑苗头。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2009年中国经济的基本面将面临发生根本性转变的风险,经济增长将严重下滑。但中国目前的经济形势较为复杂,短期因素与长期因素交织,国际因素与国内因素交织,既要保增长,又要保发展方式转变,宏观调控具有前所未有的复杂性。如果不能有效地处理好保增长与保发展方式转变这两者的关系,中国经济的严峻局面与国际经济形势相比,就可能持续更长时间,其危害性可能更大。
"跨区域经济发展动态仿真模拟技术开发"课题组
关键词:经济走势宏观调控
中国经济走势判断与宏观调控政策研究——基于对深圳、佛山、温州、昆山等地的调研分析
2009年
2009年中国面临更加严峻的经济形势。这种形势不仅源于由美国金融危机而引发的全球较大范围的经济危机,也与我国前一时期,为了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在较短时间内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有关。这些政策措施,从长期来看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但短期内集中出台,对一些地区或企业来说冲击比较大。所以,为了保增长,不仅需要扩大市场需求,同时还要努力化解因政策调整而给企业带来的过大压力。但这种调整不是走回头路。
关键词:宏观调控政策中国经济
我国CPI地区差异分析及调控建议——基于2003~2008年31个省级面板数据
2010年
价格是国民经济运行情况的综合反映,保持物价稳定是宏观调控四大目标之一,而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不协调是影响价格总水平平稳运行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建立面板数据模型,深入分析不同地区经济增长、城镇居民收入、工业品出厂价格与CPI之间关系的差异,并结合我国实际,从加快结构调整步伐、保持农产品价格基本稳定、价格总水平调控要体现区域差异性、调整收入分配格局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王双正
关键词:面板数据模型CPI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价格总水平调控工业品出厂价格
基于产业结构优化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作用机理及其测度被引量:60
2009年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由高级生产要素的生产和流动所引致的国民经济中一系列生产函数配置方式由低级向高级的动态演变过程,产业结构优化体现在发生配置方式变革的产业内部和产业之间各种生产函数的结构性调整,两者可归结为要素配置结构变革在不同层面上的体现。以要素配置结构变革为桥梁,从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角度研究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机理,并对大道定理进行拓展,认为产业结构优化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之间相互推动,使经济增长过程表现出阶段性的动态演变路径。基于此,从产业结构的微观要素配置层面和宏观动态演进层面构建判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衡量体系,并指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取决于政府诱导性结构变迁手段和市场内生性结构变迁动力间的兼容程度。
薛白
关键词: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增长因素分析——基于SDA分解技术被引量:106
2010年
本文构建了一个扩展的(进口)竞争型经济—能源—碳排放投入产出模型,采用双层嵌套结构式的结构分解分析(SDA)方法,从经济整体、分产业、工业分行业三个角度对1992—2007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增长进行了分解。分析结果表明,能源消费强度效应始终是碳减排最主要的因素,最终需求的规模扩张效应和投入产出系数变动效应是促使碳排放增加的主要因素,相比之下,进口替代效应和能源消费结构变动效应一直比较小;在规模扩张诸因素中,出口和投资扩张效应越来越显著,而消费扩张效应重要性程度下降。本文研究还发现,2002—2007年二氧化碳排放增长较前期明显加速,表明新一轮工业化呈现"高碳化"趋势。在整个研究期间,投入产出系数变动效应越来越大,在工业领域尤其是能源工业中情况更是如此,表明"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不但得以延续而且变本加厉。
郭朝先
关键词:二氧化碳排放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