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LQ13G030020)
- 作品数:4 被引量:53H指数:3
- 相关作者:文雁兵沈满洪魏楚黄磊余冬筠更多>>
- 相关机构:浙江理工大学浙江财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鱼与熊掌可兼得么?——对我国环境管制波特假说的检验被引量:24
- 2015年
- 传统观点认为,企业绩效与环境质量如同鱼与熊掌一样不可兼得。波特提出的创新性假说则认为,通过设计良好的环境管制,能够诱导研发并最终实现控制污染和提升绩效的"双赢"。基于中国省级工业部门1990—2011年间的数据对波特假说进行了验证,结果发现:对于环境管制和绩效的不同阐述以及指标选择会导致不同的验证结论,对于中国的工业部门而言,污染减排费用支出能够诱导更多的研发活动,而污染减排的资本性支出对研发影响则不显著;此外,环境管制带来的增量研发对经营绩效和环境绩效均不存在显著性影响,而工业部门内部的日常性研发则能显著改善经营绩效和环境绩效。针对工业部门的环境管制应尽可能减少强制性干预,更多地采用市场机制来消除信息不对称,帮助企业发现和实现共赢。
- 魏楚黄磊沈满洪
- 关键词:环境管制
- 中国区域创新技术效率和转化效率研究——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随机前沿分析被引量:3
- 2014年
- 利用创新技术效率和创新转化效率全面衡量创新效率,创新技术效率反映创新资源投入到创新成果的效率,创新转化效率反映创新成果到经济产出的效率。以1999-2008年中国省际区域为研究对象,分别运用产出法和投入法构建随机前沿模型,考察创新技术效率和转化效率的差异,以及各自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中国各区域存在显著的创新生产过程的无效率和创新转化过程的无效率。创新的技术效率和转化效率之间存在较大差异,转化效率明显低于技术效率,表现出"创新转化效率不足"导致的"创新生产能力相对过剩"的独特现象。加快提高创新成果转化的效率已是各地创新发展战略的关键。另外,创新技术效率和转化效率呈现出显著的东、中、西部地区间差异。
- 龚安然余冬筠
- 关键词:随机前沿分析法
- 浙江省经济增长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
- 2015年
- 本文利用2000—2012年浙江九个地市的面板数据,分析浙江省经济增长对碳排放的影响。总体上,当前浙江经济增长和碳排放之间存在负向作用,已超过倒"U"型环境库兹涅兹曲线的拐点。浙江各地情况有所差异:丽水市的经济增长对碳减排影响不显著;嘉兴、金华、台州三市的经济增长对碳减排的促进作用大于杭州、温州、湖州和绍兴;宁波以石化冶金产业为主的临港型经济使其不符合倒"U"型曲线,经济增长对碳排放存在正向作用。政府应对不同地市的情况,需制定更具针对性的碳减排政策。
- 王臆婷李太龙朱曼
- 关键词:碳排放能源强度环境库兹涅兹曲线
- 我国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研究——基于产业关联效应和FDI技术溢出视角被引量:26
- 2015年
- 以2005-2012年21个省份22个农业专利子类组成的省级平衡面板数据,基于能够消除超散布性和偏离泊松分布的负二项分布模型,使用系统广义矩估计(SYS-GMM)和动态纠偏最小二乘虚拟估计(BCLSDV)同时从产业间和产业内分析影响我国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产业关联效应和技术溢出效应。研究发现:全国层面,产业结构升级和非农FDI分别具有显著正向产业关联效应和技术溢出效应,而农业FDI产生了负向技术溢出;地区层面,东部和中部地区非农FDI、农业FDI和非农进出口均存在负向技术溢出,西部地区非农FDI和农业FDI分别产生了正向产业关联效应和技术溢出。我国发展现代农业和解决"三农问题"应充分利用产业关联和技术溢出不断增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 文雁兵
- 关键词:负二项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