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CZZ035)
- 作品数:12 被引量:46H指数:5
- 相关作者:王桢桢邵任薇何东升黎明泽更多>>
- 相关机构:广州行政学院中共广州市委党校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更多>>
- 关于城市治理中的产权界定问题探讨
- 2016年
- 当前城市治理中忽略产权界定的重要意义,产权模糊导致社会排斥、收益侵占以及负外部成本问题。明晰产权对于城市治理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创造自主空间、繁荣市场空间以及活跃社会空间。在城市治理改革创新中,应当重视产权界定的重要意义,根据产权的特性作出适宜的制度安排。
- 王桢桢
- 关键词:产权
- 公务员聘任制改革的问题及出路被引量:11
- 2013年
- 近年来,全国各地纷纷开展公务员聘任制改革的实践,其做法各有差异。然而,由于对公务员聘任制缺乏统一认知以及制度供给不足,在实践中出现了两种路径选择:一种将其限制在特定的适用范围,另一种则扩展到普遍的适用范围。正确的路径选择应是立足聘任制改革特定的制度基础,明确其适用范围,增加制度供给,完善配套法规。
- 王桢桢
- 关键词:公务员聘任制
- 城市更新中的社会排斥:基本维度与产生逻辑被引量:6
- 2014年
- 社会排斥概念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对于考察城市更新中产生的诸多社会问题提供了一个很有解释力的分析工具。城市更新中的原住区居民在城市更新中遭受到劳动力市场、公共服务、机动性、文化心理和社会关系等维度的社会排斥。诸多维度的社会排斥现象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和影响的结果。分析城市更新社会排斥的产生逻辑主要是探讨地方政府、市场、居民等城市更新利益主体的行为策略如何对社会排斥产生影响,并以此分析社会排斥的形成机理。
- 邵任薇
- 关键词:城市更新社会排斥维度行为逻辑
- 项目化购买模式的运行冲突及治理策略
- 2015年
- 社会服务的项目化购买模式在实践中遭遇多种冲突:包括采购规则的标准化与合同执行的不确定性之间的冲突、承接主体的多元化与资源获取的单一性之间的冲突、评估流程的规范化与评估指标的随意性之间的冲突、以及扶持策略的简单化与组织培育的复杂性之间的冲突。需要地方政府创新治理思维,通过科学合理的制度设计,使多元主体间可以在利益分享与责任分担之间获得平衡的关系。
- 王桢桢
- 关键词:社会服务
- 公共服务合同的选择困境及其治理——基于广州市环卫服务合同承包的实践观察被引量:5
- 2013年
- 地方政府在公共服务合同承包时常常因承包企业、合同规则、合同周期的选择陷于困境。从理论上分析选择困境产生的原因,主要在于信息不对称、不确定性和短期合作行为导致的"逆向选择"行为。由此应优化公共服务合同的选择机制,包括信息披露机制、竞争机制以及合作机制。
- 王桢桢
- 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的权力束缚与分权改革被引量:1
- 2012年
- 社会管理创新在基层举步维艰,集中表现为"小马拉不动大车","对指标负责"而不是"对问题负责",陷入"军备竞赛陷阱"。究其主要原因,在于压力型体制下的权力束缚。由此必须启动实质性的分权改革,通过纵向分权提升基层政府的创新能力,通过横向分权提升基层社会的创新能力。
- 王桢桢
- 关键词:基层社会管理权力
- 镶嵌式自主:城中村改造中的自主与镶嵌被引量:8
- 2014年
- "镶嵌式自主"对分析和考察城中村改造中政府、村集体和村民的自主与镶嵌关系是一个有价值的概念。政府、村集体和村民在城中村改造活动中的行为表现出自主性和镶嵌性并存的特征。他们彼此的自主性都是互相镶嵌的,在镶嵌的基础上实现自主性。
- 邵任薇
- 关键词:城中村改造
- 公共服务合同外包的风险与治理被引量:5
- 2013年
- 公共服务合同外包会遭遇各种风险。从委托代理理论的分析视角看,集中表现为道德风险、寻租风险和公平风险。究其原因,在于我国公共服务合同外包的过程中政府规制不足,市场化逐步演化为一个用私人垄断代替政府垄断的过程。由此要保障公众的基本权益,必须强化政府在公共服务供给中的责任,破除各类垄断,维系适度竞争。
- 王桢桢
- 关键词:公共服务合同外包
- 地缘关系与政治嵌入:流动人口管理的视角创新被引量:2
- 2014年
- 传统流动人口管理存在体制不顺导致管理"脱节化"、制度排斥导致形象"标签化"、文化差异导致归属"内卷化"等问题。从政党—社会关系来看,中国共产党通过政治嵌入的作用机制对社会实现领导和管理。基于流动人口的地缘性特征,政治嵌入可为城市流动人口管理创新提供新的视角。
- 黎明泽
- 关键词:地缘关系流动人口管理
- 转制社区治理模式的比较与选择被引量:4
- 2014年
- 转制社区作为城市化推进的过渡性社区,在具体操作和实施层面上多种模式并存。根据基层政府和集体经济组织在社区公共服务提供中的角色定位的不同,主要表现为三种模式:强集体强政府模式、弱集体强政府模式、强集体弱政府模式。其共性问题在于改革偏重组织架构调整,制度的有效供给不足。改革的方向应走向强政府强社区模式,通过制度创新理顺基层政府、集体经济组织与居委会的职能关系,形成良性互动的善治格局。
- 王桢桢
- 关键词:转制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