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08217)
- 作品数:14 被引量:26H指数:3
- 相关作者:王卫华王卫华董毓利霍静思霍静思更多>>
- 相关机构:华侨大学福建工程学院凯诺斯(中国)铝酸盐技术有限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泉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 复式不锈钢管再生块体混凝土短柱轴压试验研究被引量:3
- 2019年
- 为了研究再生块体混凝土构件的受压性能,考虑不同取代率、不同新旧混凝土强度差以及不同钢管径厚比对再生块体混凝土构件受压力学性能的影响,进行了7个外方内圆复式钢管再生块体混凝土短柱和3个普通复式钢管混凝土短柱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低强度的混凝土中添加高强度的再生混凝土块体,复式钢管再生块体混凝土短柱轴压承载力随取代率的增加呈上升趋势;添加与不添加再生混凝土试件破坏过程和破坏形态基本相似,鼓曲位置的混凝土局部压碎后,由于钢材的塑性变形能力较好,在方钢管环向约束下混凝土仍维持略微鼓曲,未散落破碎;内圆钢管明显环向鼓曲,新旧骨料结合较好,核心混凝土中未发现界面破坏的情况;试件具有良好的延性,加载结束时,试件尚能承担峰值荷载的60%以上,复式钢管再生块体混凝土短柱轴压承载力受径厚比和新混凝土抗压强度影响较大;采用直接叠加或考虑钢管对核心混凝土的约束作用但圆形截面予以折减的假定,计算所得承载力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 蔡敏伟王卫华丁启荣洪铁东董毓利
- 关键词:静力试验轴压性能
- 水平火灾实验炉试验与模拟分析被引量:2
- 2020年
- 基于改进热平衡法,结合天然气燃烧的特点,采用火灾动力学模拟软件(FDS)构建水平火灾实验炉的数值模型,进行混凝土双向板火灾试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控制燃料的供应速率控制燃烧机的输出热功率,可以实现水平火灾炉升温曲线与ISO 834的标准火灾升温曲线接近,模拟平均炉温与试验平均炉温最终误差为2.2%(22℃);水平炉烟道口温度高于平均炉温约87℃,与实际火灾实验炉烟道口频繁损坏现象吻合,因此,在实验炉设计中,应提高烟道与炉墙连接区域的设计耐火极限;FDS模拟得到的火灾炉内部及楼板受火面温度场呈不均匀分布,符合火灾实验炉各热电偶测点实测升温曲线不同的规律,温度场数据可用于研究非均匀温度场对混凝土板力学性能的影响.
- 陈荣淋
- 关键词:火灾动力学火灾模拟
- 摩擦耗能型翼缘削弱式钢梁连接的承载性能
- 2023年
- 提出一种摩擦耗能型翼缘削弱式(RBS)钢梁高强螺栓的连接形式,可实现塑性铰外移的效果。由设置在钢梁腹板中部的横隔板和腹板共同组成H型凸起抵抗剪力,不仅节省了钢梁腹板位置的大量抗剪螺栓群,在钢梁吊装时还可作为搭接平台,实现钢梁的快速安装。在H型钢梁摩擦型高强螺栓连接试验验证的基础上,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摩擦型RBS钢梁连接的数值模型。与传统钢梁连接形式相比,摩擦型RBS钢梁连接的受力过程可分为:弹性阶段、滑移阶段、强化阶段和塑性阶段,在摩擦滑移阶段和全截面屈服阶段可形成2级耗能机制。改变翼缘螺栓预紧力、盖板厚度、翼缘厚度以及钢材强度等参数,对摩擦型RBS钢梁连接的工作机理和承载性能变化规律进行分析。摩擦型RBS钢梁连接具有良好的承载力和塑性转动能力,可得到与骨式翼缘RBS钢梁相似的塑性铰外移的效果,且转角延性系数由1.7提高到12。摩擦型RBS钢梁连接滑移阶段的抗弯承载力主要与翼缘螺栓群的极限摩阻力相关,而塑性阶段极限抗弯承载力则与螺栓强度、栓杆直径以及钢梁塑性极限弯矩等因素相关。
- 王卫华王卫华祁神军祁神军霍静思霍静思
- 关键词:钢结构摩擦耗能
- 钢筋混凝土锈蚀开裂的有限元分析方法被引量:3
- 2022年
- 基于Abaqus非线性有限元软件,通过投放不同形状、粒径、级配的骨料,模拟钢筋锈蚀膨胀导致混凝土保护层开裂的精细化建模分析.针对混凝土裂缝开展形态,对网格映射方法、几何剖分方法,以及几何剖分方法+Cohesive单元细观模型等几种建模技术的运算效率进行对比;同时针对两种不同混凝土骨料形状对锈胀混凝土裂缝开裂的影响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网格映射方建模简单、运算效率较高,但分析结果较粗糙;几何剖分方法收敛速度快,计算效率高,但建模时需要对骨料进行剖分;几何剖分+Cohesive单元方法得到的裂缝开展形态更加精细化更接近实际情况,但运算效率低,只适用于局部精细化分析要求较高的场合.骨料的形状和分布对裂缝分布和扩展趋势均产生一定影响,实际分析中,骨料形状应尽可能接近于实际骨料.此外,通过几何剖分+Cohesive单元法建立的模型计算结果锈蚀开裂时间与理论计算值对比误差小于10%,说明该模拟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符合钢材锈胀挤压附近混凝土导致开裂的理论.
- 陈香蓉霍静思王卫华罗漪
-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锈胀开裂耐久性混凝土损伤模型
- 钢管混凝土组合柱耐火性能对比分析被引量:1
- 2023年
- 采用非线性有限元软件ABAQUS对方钢管混凝土柱、复式钢管混凝土柱、内嵌十字型钢钢管混凝土柱和4腔钢管混凝土柱4种钢管混凝土组合柱开展火灾下的力学分析,并采用相关实验数据进行验证.分析不同荷载比下钢管混凝土组合柱的温度场、位移-时间曲线、截面内力重分布等.结果表明:内嵌型钢(钢管)有助于提升柱体的轴向刚度,钢管混凝土组合柱的破坏模态表现为压缩鼓曲破坏;低荷载比下内嵌钢管允许方钢管发生更高的温度材性劣化,进而提升了柱体的耐火性能,火灾荷载比越小,提升效果越显著.
- 王卫华王卫华左帅张智勇高献
- 关键词:钢管混凝土组合柱内力重分布耐火极限
- 钢筋硅砂混凝土短柱轴心受压试验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研究混凝土配制中添加沙漠特细砂(硅砂)后的力学性能.方法采用沙漠特细砂替代传统混凝土配比中的细骨料形成沙漠硅砂混凝土.配制C50和C80强度等级的硅砂混凝土,开展方形和圆形截面钢筋硅砂混凝土轴心受压短柱的试验研究,并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试验结果进行数值模拟.结果添加沙漠风积沙后,配制C80强度混凝土时,浆体的塌落度和流动性明显降低,硬化后混凝土强度可以满足工程应用的要求;采用普通混凝土的材料模型进行数值分析时,计算承载力与试验承载力相比略高,荷载-位移曲线总体吻合较好.结论在沙漠地区采用沙漠硅砂替代混凝土中的细骨料,可有效解决中(粗)砂资源匮乏的问题,钢筋硅砂混凝土试件的力学性能可基本满足工程应用的要求.
- 王卫华
-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短柱轴压
- 复式不锈钢管高强再生块体混凝土短柱轴压试验研究被引量:2
- 2022年
- 在方不锈钢管混凝土中配置圆碳素钢管,可以改善方不锈钢管对核心混凝土约束效应低、变形能力差的特点,使复式不锈钢管混凝土(concrete-filled steel tube,CFST)截面具有较高的承载力、变形能力和抗火性能,减少普通钢结构的防腐和防火施工工序;钢管的约束效应也有利于弥补添加再生混凝土块体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开展16根复式不锈钢管高强再生块体混凝土短柱的轴压试验,考察了再生块体取代率、约束效应系数和新旧混凝土强度等参数对试件轴压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复式不锈钢管再生块体混凝土短柱试件的轴压承载力随再生块体取代率的增加而降低,替代率20%时承载力最大降低幅度为6.8%;试件破坏过程及破坏形态与普通复式不锈钢管混凝土短柱相似;内部圆钢管混凝土呈腰鼓型和剪切型破坏两种类型;复式不锈钢管再生块体混凝土短柱具有良好的变形能力和剩余承载力,超过峰值荷载后,荷载–位移曲线经过短暂下降,基本维持水平或略上升,所有试件的剩余承载力达到峰值荷载的63%以上。最后,提出了复式不锈钢管混凝土截面中钢管截面对核心混凝土的约束效应的简化方法,采用4种承载力计算方法进行轴压承载力的计算并对比,结果表明,考虑圆形截面部分的承载力乘以折减系数的假定具有较好的适用性,所得承载力的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 王卫华陈子健蔡敏伟董毓利
- 关键词:轴压性能
- 初始缺陷对钢筋混凝土柱承载力的影响
- 2013年
- 为进一步研究初始缺陷对钢筋混凝土柱抗压承载力的影响,分别按照侧移二阶效应、挠曲二阶效应和模型柱方法建立钢筋混凝土固接柱的ABAQUS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并介绍在数值模型中实现固接柱初始缺陷的模拟方法.进行不同高宽比的参数分析.结果表明,初始缺陷对模型柱的抗压承载力影响最大,挠曲二阶效应的影响次之,侧移二阶效应的影响最小;考虑初始缺陷后,钢筋混凝土轴压柱的抗压承载力下降幅度最大可达50%左右.
- 王卫华侯炜
-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柱有限元
- 快速装配式工字钢钢梁连接的抗剪承载力研究
- 2022年
- 提出一种快速装配式工字钢梁的悬臂梁段拼接节点,该节点由悬臂梁段、横隔板、加劲肋组成。通过改变加劲肋厚度和肢长、横隔板厚度和锚固长度、T形凸起区长度、剪跨比、截面尺寸、补强方式和试件加载方式。利用ABAQUS软件,分析了该设计节点的破坏模式和受力机理,得到了荷载-位移曲线。研究结果表明:改变上侧加劲肋厚度、T形凸起区长度和补强方式对节点的抗剪承载力影响较大,T形凸起区长度设计为170 mm(T形凸起区长度/腹板高度的一半=0.85)时,或凸起位置设置加劲肋,可以防止集中力位置的腹板发生局部屈曲,且节点抗剪承载力与原截面基本相当;角钢形加劲肋可加强腹板,并有效防止连接部位发生局部屈曲。
- 郭秀泉郭秀泉霍静思霍静思
- 关键词:破坏模式抗剪承载力
- 再生块体混凝土的单轴受压试验被引量:1
- 2020年
- 首先,将抗压强度分别为26.7,45.0,87.6 MPa的3种旧混凝土块体与普通商品混凝土进行混合浇筑,制作18个再生块体混凝土立方体试件和18个棱柱体试件.然后,进行立方体试件和棱柱体试件的单轴受压试验,研究旧混凝土的取代率及新旧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差对再生块体混凝土受压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添加低抗压强度(26.7,45.0 MPa)旧混凝土的试件中,新旧混凝土结合良好,界面难以辨别;在添加较高抗压强度(87.6 MPa)旧混凝土的棱柱体试件中,新旧混凝土的结合界面出现分离现象;试件的破坏形态似2个对顶的角锥形状;在新旧混凝土抗压强度差不变的情况下,再生块体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峰值应变随旧混凝土取代率的增加而降低,取代率对抗压强度影响较大,但对弹性模量、峰值应变的影响较小;在新旧混凝土抗压强度差不同、取代率相同的情况下,随着旧混凝土块体抗压强度的增大,再生块体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峰值应变均呈一定的上升趋势;再生块体混凝土的泊松比变化不明显,平均值约为0.212.
- 蔡敏伟王卫华王卫华董毓利陈香蓉郭秀泉
- 关键词:抗压强度取代率弹性模量泊松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