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1JAZ710001)

作品数:3 被引量:27H指数:1
相关作者:陈怀平张志昌王振亚廉永杰更多>>
相关机构:西安理工大学长安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篇政治
  • 1篇政府
  • 1篇政府权力
  • 1篇政治视阈
  • 1篇政治文明
  • 1篇政治主体
  • 1篇政治主体性
  • 1篇社会主义
  • 1篇社会主义民主
  • 1篇视阈
  • 1篇权利
  • 1篇权力
  • 1篇主体性建构
  • 1篇主义
  • 1篇主政
  • 1篇文化
  • 1篇文化建设
  • 1篇民主
  • 1篇民主政治
  • 1篇公民

机构

  • 2篇长安大学
  • 2篇西安理工大学
  • 1篇西安工业学院
  • 1篇陕西师范大学

作者

  • 2篇陈怀平
  • 1篇王振亚
  • 1篇廉永杰
  • 1篇张志昌

传媒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超越二元对立:公民权利与政府权力新型关系探析被引量:27
2005年
公民权利与政府权力的关系问题是宪政民主的核心问题。西方思想史上的自由主义宪政论者把二者的对立绝对化,由此陷入二元对立的思维范式。超越二元对立的前提在于,运用人类政治智慧对二者的关系合理定位。在利益多元化的当今社会,通过合作治理,有可能走出公民权利与政府权力二元对立的困境。
王振亚张志昌
关键词:公民权利政府权力二元对立
政治文明软化之维的和谐文化建设
2011年
在民主政治不断完善的历史进程中,政治权力运行、政治实践方式和政治中介手段日渐柔性化,政治文明软化成为政治实践的未来主题。在这一背景维度下,和谐文化建设将呈现出建设主体的民主参与性、建设内容的多元融合性、建设方式的平等协商性等特征。因此,建设和谐文化,需要以公民政治建设为契机,实现文化主体权利的广泛性和公平性;需要以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实现社会文化内容的多元性和融合性;需要以主体间理论为规范,增强和谐文化传播的自觉性和归属性。
陈怀平廉永杰
关键词:政治文明和谐文化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视阈下的政治主体性建构
2010年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集中表现。在政治的永恒性和人的政治性基础上,人必然具有政治主体性的基本品质。人的政治主体性建构作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践的本质诉求,既是民主政治建设的动力基础,又是民主政治建设的价值需求。受历史和现实因素的制约,我国民主政治建设还有待完善,人的政治主体性建构也必然随其不断发展。为此,我们必须从确立主体间性的致思取向、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加强科学规范的制度安排、拓宽政治参与的现实渠道、树立公民政治的时代责任等角度,不断增强人的政治主体性,从而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不断发展。
陈怀平
关键词: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政治主体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