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计划项目(J10LB08)

作品数:3 被引量:58H指数:3
相关作者:陈诗越吴爱琴张菊邓焕广王东启更多>>
相关机构:聊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山东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1篇营养化
  • 1篇营养元素
  • 1篇水质
  • 1篇水质现状
  • 1篇碳源
  • 1篇碳源类型
  • 1篇菹草
  • 1篇硝化
  • 1篇旅游
  • 1篇旅游开发
  • 1篇环境影响
  • 1篇反硝化
  • 1篇反硝化除磷
  • 1篇腐烂分解
  • 1篇富营养化
  • 1篇N2O
  • 1篇PHA
  • 1篇除磷
  • 1篇N

机构

  • 3篇聊城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作者

  • 2篇陈诗越
  • 1篇王东启
  • 1篇邓焕广
  • 1篇陈影影
  • 1篇孙卫波
  • 1篇张芹
  • 1篇张菊
  • 1篇谢慧君
  • 1篇张建
  • 1篇吴爱琴
  • 1篇李聪
  • 1篇郑楠

传媒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人民黄河
  • 1篇山东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东平湖菹草腐烂分解及其对水环境的影响被引量:44
2013年
于2011年6月—7月在现场采用网袋法研究了东平湖沉水植物菹草的分解失重和营养元素的变化动态.结果表明,菹草在0~14d腐烂分解较快,40d可分解约80%的生物量,年残留率为5.0%,与一次指数模型相比,二次指数模型Wt/W0=0.785e-0.386t+0.215e-0.004t(R2=0.876)能更好的描述菹草分解失重动态.菹草残留物中各营养元素的损失与干重衰减不同步,C、N、S含量在1~20d内表现为上升,20~30d显著下降,30~40d略有增加但变化较小;P含量在1~6d显著下降,随后呈缓慢上升趋势.菹草各营养元素的累积释放率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均在14d和25d达到峰值,在腐烂初期(0~8d)表现为P>S>C>N,8d后(10~40d)表现为P>C>S>N.各营养元素的释放主要集中在菹草腐烂分解的前期(0~14d),初步估算东平湖内该期间C、N、S、P的释放量约为12510t、1187t、147t和235t,相当于水中C、N、S、P分别增加约29.9、2.84、0.35、0.56mg·L-1,易造成水体的"二次污染".东平湖菹草年残留量约为2090t(干重),约占东平湖沉积通量的0.6%,对湖泊的填平作用较小.
张菊邓焕广吴爱琴陈诗越王东启
关键词:菹草腐烂分解营养元素环境影响
碳源类型对反硝化除磷过程中N_2O产生的影响机制被引量:5
2014年
以反硝化除磷过程中N2O的减量化为目的,分别以乙酸、乙酸和丙酸的混合物、丙酸为碳源,研究了碳源类型对系统中N2O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以乙酸为碳源时反硝化除磷过程中N2O的产生量最多,以乙酸和丙酸混合物为碳源时N2O产量次之,以丙酸为碳源时N2O产量最少。使用乙酸、乙酸与丙酸混合物和丙酸为碳源时,N2O产生量占总氮(TN)去除的比例分别为8.67%、1.48%和0.72%。不同碳源导致了系统反硝化进程的不同:以丙酸为碳源时,硝酸盐与亚硝酸盐还原速率比值最低,系统中几乎没有亚硝酸盐的积累;同时,在混合酸和丙酸系统中,聚3-羟基戊酸盐(poly-hydroxyvalerate,PHV)成为聚羟基烷酸酯(poly-β-hydroxyalkanoates,PHA)的主要成分,PHV量的增加导致N2O产量减少。因此,以丙酸作为反硝化除磷系统的外加碳源对N2O的减量化有明显优势,但该过程中系统对氮和磷的去除效果还需要进一步优化。
郑楠李聪谢慧君张建
关键词:反硝化除磷N2O碳源PHA
东平湖水质现状与可持续旅游开发被引量:14
2012年
根据2008年水质监测,东平湖水质趋于恶化,水体富营养化已达中富-富营养化水平。针对日益兴盛的旅游业对东平湖水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分析了东平湖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旅游开发与水环境保护并举、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提高湖区人民和游客的环境保护意识、建立可持续生态旅游系统等建议。
张芹陈诗越孙卫波陈影影
关键词:水质富营养化旅游开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