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重庆市教委科研基金(KJ091311)

作品数:4 被引量:13H指数:3
相关作者:张福兰李来才徐伯华万邦江黄辉胜更多>>
相关机构:长江师范学院四川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教委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理学

主题

  • 3篇密度泛函
  • 3篇泛函
  • 2篇电子结构
  • 2篇态密度
  • 2篇子结构
  • 2篇密度泛函理论
  • 2篇泛函理论
  • 2篇DFT研究
  • 2篇掺杂
  • 1篇噻二唑
  • 1篇噻吩
  • 1篇噻吩基
  • 1篇吸附能
  • 1篇金属
  • 1篇金属掺杂
  • 1篇二炔
  • 1篇苯并噻二唑
  • 1篇N2
  • 1篇PT
  • 1篇PT(111...

机构

  • 4篇长江师范学院
  • 1篇四川师范大学

作者

  • 4篇张福兰
  • 1篇黄辉胜
  • 1篇李来才
  • 1篇万邦江
  • 1篇徐伯华

传媒

  • 2篇原子与分子物...
  • 1篇分子科学学报
  • 1篇化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4,7-二(2-噻吩基)苯并噻二唑-3-辛基噻吩二炔的合成机理和电子结构的理论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中的广义梯度近似(DFT/GGA)方法,在PW91/DNP水平上研究了4,7-二(2-噻吩基)苯并噻二唑-3-辛基噻吩二炔在PdCl2(PPh3)2催化下的合成机理.优化了反应过程中的反应物、中间体、过渡态和产物,通过能量分析结果证实了中间体和过渡态的真实.在同样的方法和精度研究了4,7-二(2-噻吩基)苯并噻二唑-3-辛基噻吩二炔在没有催化剂下的合成机理.通过计算结果得到此反应在有PdCl2(PPh3)2催化情况下的活化能小于没有催化剂情况下的活化能,从而证明了PdCl2(PPh3)2催化剂的催化活性.采用密度泛函理论与周期性平板模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产物P在TiO2(100)表面的吸附,通过Mulliken charge和前线轨道分析表明:当P吸附在TiO2(100)表面时,P向TiO2(100)表面转移0.692 e电荷,前线轨道能隙变窄.理论预测的结果与实验值吻合.
张福兰万邦江徐伯华黄辉胜
关键词:密度泛函电子结构
C_2H_x(x=4~6)在Ni(111)表面吸附的DFT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与周期平板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对物种C_2H_x(x=4~6)在Ni(111)表面的top,fcc,hcp和bridge位的吸附模型进行了结构优化、能量计算,得到了各物种较有利的吸附位;并对最佳吸附位进行密立根电荷和总态密度分析.结果表明:C_2H_6和C_2H_4在Ni(111)表面的最稳定吸附位都是top位,吸附能分别是-36.41和-48.62 kJ·mol^(-1),物种与金属表面吸附较弱;而C_2H_5在Ni(111)表面的最稳定吸附位hcp的吸附能是-100.21 kJ·mol^(-1),物种与金属表面较强;三物种与金属表面之间都有电荷转移,属于化学吸附.
张福兰
关键词:吸附能态密度密度泛函理论
CO在Pt(111)和Pt-M(111)(M=Ni,Mg)表面吸附的理论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与周期性平板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对CO在Pt(111)表面top,fcc,hcp和bridge 4个吸附位和Pt-M(111)(M=Ni,Mg)表面Pt-top,M-top,Pt(M)Pt-bridge,Pt(M)M-bridge,Pt(Pt)M-bridge,M(Pt)M-bridge,Pt1M2-hcp,Pt2M1-hcp,Pt1M2-fcc,Pt2M1-fcc 10个吸附位的24种吸附模型进行了构型优化、能量计算,得到了CO较有利的吸附位;并对最佳吸附位进行总态密度分析.结果表明:CO在Pt(111)和Pt-M(111)(M=Ni,Mg)表面的最稳定吸附位均为Pt-top位,其吸附能的大小顺序为Pt(111)
张福兰李来才
关键词:COPT(111)表面金属掺杂态密度
N_2在Co掺杂Ru(001)表面吸附的DFT研究被引量:8
2010年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与周期性平板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对N_2在Ru(001)表面top、fcc、hcp、bridge四个吸附位和Ru-Co(001)表面Ru-top、Co-top、Ru(Ru)Ru-bridge、Co(Co)Co-bridge、Ru(Co)Co-bridge、Ru(Ru)Co-bridge、Ru_2Co-hcp、RuCo_2-hcp、Ru_2Co-fcc、RuCo_2-fcc十个吸附位的14种吸附模型进行了构型优化、能量计算,得到了N_2较有利的吸附位;并对清洁表面进行能带分析,对最佳吸附位进行总态密度分析.结果表明:掺杂Co后,Ru催化剂的能带变宽,催化活性增强;N_2在Ru(001)表面的最稳定吸附位top的吸附能是-88.94 kJ·mol^(-1),在Ru-Co(001)表面的最稳定吸附位Ru-top的吸附能是-95.71 kJ·mol^(-1),而且N_2与金属表面成键,属于化学吸附.
张福兰
关键词:N2CO掺杂电子结构密度泛函理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