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澳门特别行政区科学技术发展基金(0312009A)

作品数:2 被引量:11H指数:2
相关作者:林宏生查振刚张嘉晴屠美夏吉生更多>>
相关机构:澳门仁伯爵综合医院暨南大学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澳门特别行政区科学技术发展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缺损
  • 2篇骨缺损
  • 2篇干细胞
  • 1篇多孔支架
  • 1篇修复兔关节软...
  • 1篇软骨
  • 1篇软骨缺损
  • 1篇三维多孔支架
  • 1篇细胞修复
  • 1篇纳米
  • 1篇纳米纤维
  • 1篇聚左旋乳酸
  • 1篇基质干细胞
  • 1篇工程软骨
  • 1篇骨髓基质
  • 1篇骨髓基质干细...
  • 1篇关节
  • 1篇关节软骨
  • 1篇关节软骨缺损
  • 1篇复合骨

机构

  • 2篇暨南大学
  • 2篇澳门仁伯爵综...
  • 1篇暨南大学附属...

作者

  • 2篇张嘉晴
  • 2篇查振刚
  • 2篇林宏生
  • 1篇王欢
  • 1篇郑力恒
  • 1篇熊高鑫
  • 1篇吴昊
  • 1篇姚平
  • 1篇李劼若
  • 1篇夏吉生
  • 1篇屠美

传媒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PLGA复合Ⅱ型胶原和生长因子诱导组织工程软骨修复兔关节软骨缺损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观察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种植到复合胶原和生长因子的聚乙醇酸-乳酸共聚物(PLGA)生物材料上,再种植到兔体内,进一步诱导成组织工程软骨组织的可行性,并观察此组织工程软骨修复兔关节软骨缺损的能力。【方法】相分离法制作PLGA,复合Ⅱ型胶原和成软骨生长因子bFGF,TGF-β1。将P3代的BMSCs种植到复合材料上。36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空白组,分别于肌袋内植入BMSCs/复合生长因子和胶原的PLGA、复合生长因子和胶原的PLGA、复合胶原的PLGA,于术后第4、8、12周取材观察细胞的定向分化及生长情况,包括大体观察、苏木精-伊红染色、甲苯胺蓝染色、Ⅱ型胶原染色、扫描电镜观察。16只新西兰白兔分2组,上述组织工程骨植入实验兔膝关节软骨缺损处,对照组仅做缺损,12周后取材初步观察修复情况。【结果】大体观察可见实验组材料有类软骨样组织生长,而对照组和空白组则仅见纤维组织生长。各种染色及电镜观察显示:实验组复合物内可见多的成软骨细胞及少量的破骨细胞。实验组甲苯胺蓝染色和Ⅱ型胶原染色为阳性,对照组和空白组均为阴性。大体观察兔膝关节软骨缺损得到修复,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表面关节软骨形成,与周围正常软骨形成连接。【结论】胶原修饰的PLGA生物材料具有较好的细胞相容性;BMSCs种植到复合胶原和生长因子的PLGA生物材料上在兔体内可诱导成为组织工程软骨复合组织,并初步证实有修复兔关节软骨缺损的能力。
熊高鑫查振刚谭文成吴昊林宏生夏吉生黃馨霈屠美张嘉晴李劼若
关键词:软骨缺损
聚左旋乳酸/壳聚糖纳米纤维三维多孔支架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兔骨缺损被引量:4
2012年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向多种间质细胞谱系分化的能力,且支架材料的性能对骨缺损的修复有重要影响。目的:观察聚左旋乳酸/壳聚糖纳米纤维三维多孔支架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骨缺损。方法:对骨缺损模型兔分别采用空白植入、髂后上棘自体松质骨移植、聚左旋乳酸/壳聚糖纳米纤维多孔支架移植和复合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聚左旋乳酸/壳聚糖纳米纤维多孔支架移植修复缺损部位。结果与结论:至移植12周,移植复合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聚左旋乳酸/壳聚糖纳米纤维多孔支架的实验兔的缺损处有骨组织生成,支架材料降解,已完成缺损修复,其修复情况接近松质骨组;髂后上棘自体松质骨移植的实验兔的缺损修复完好,新形成的骨组织较规则;只植入聚左旋乳酸/壳聚糖纳米纤维多孔支架的实验兔有少量骨组织形成,材料部分降解;空白植入的实验兔缺损处无新生骨组织生成,主要由纤维结缔组织填充。说明新型的生物支架材料聚左旋乳酸/壳聚糖纳米纤维三维多孔支架与来源于新西兰大白兔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培养后,植入同种异体兔股骨髁缺损处,使骨缺损的修复速度加快,表现为较好的体内诱导成骨的作用。
王欢林宏生查振刚谭文成郑力恒姚平张嘉晴苗贵强
关键词:纳米纤维聚左旋乳酸骨缺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