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军队“十五”科研基金

作品数:81 被引量:755H指数:14
相关作者:杨仕明杨伟炎李维勤韩东一黎介寿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军医大学第三军医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8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8篇医药卫生
  • 6篇生物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3篇细胞
  • 9篇胰岛
  • 9篇胰岛素
  • 9篇胃癌
  • 8篇基因
  • 7篇小鼠
  • 6篇蛋白
  • 5篇胃癌细胞
  • 5篇免疫
  • 5篇内固定
  • 5篇脊柱
  • 5篇脊柱侧
  • 5篇脊柱侧凸
  • 5篇癌细胞
  • 5篇侧凸
  • 4篇凋亡
  • 4篇胰岛素抵抗
  • 4篇肿瘤
  • 4篇内耳
  • 4篇给药

机构

  • 30篇中国人民解放...
  • 12篇第二军医大学
  • 8篇第三军医大学
  • 7篇南京军区南京...
  • 6篇第三军医大学...
  • 5篇第四军医大学
  • 5篇中国科学院
  • 4篇第三军医大学...
  • 4篇军事医学科学...
  • 4篇关西医科大学
  • 3篇解放军第30...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成都军区
  • 1篇广州军区广州...
  • 1篇北京化工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锦州医学院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作者

  • 12篇杨仕明
  • 10篇杨伟炎
  • 8篇韩东一
  • 8篇李维勤
  • 7篇李宁
  • 7篇黎介寿
  • 6篇王晓东
  • 6篇蔡文琴
  • 5篇燕晓雯
  • 5篇王立峰
  • 5篇李莹
  • 5篇李明
  • 5篇刘洋
  • 5篇药立波
  • 5篇俞强
  • 5篇朱晓东
  • 5篇刘新平
  • 5篇林树新
  • 5篇韩月恒
  • 5篇范晓棠

传媒

  • 8篇中华耳科学杂...
  • 4篇重庆医学
  • 3篇中华医院感染...
  • 3篇解放军药学学...
  • 3篇肠外与肠内营...
  • 3篇中华医院管理...
  • 3篇中华外科杂志
  • 3篇中国卫生质量...
  • 3篇军医进修学院...
  • 3篇中国临床康复
  • 2篇解剖学报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解放军医学杂...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创伤外科杂志
  • 2篇中国生物化学...
  • 2篇脊柱外科杂志
  • 1篇中国康复理论...
  • 1篇中国医学计算...
  • 1篇外科理论与实...

年份

  • 1篇2008
  • 6篇2007
  • 19篇2006
  • 15篇2005
  • 21篇2004
  • 16篇2003
  • 4篇2002
8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无针粉末注射给药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06年
本文对无针粉末注射给药技术在药物研究及应用方面进行综述。从无针粉末注射给药的概念、器械设计原理、透皮给药深度到给药效果研究,详细介绍了这一新型给药系统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王伽伯周旭金城肖小河
关键词:新型给药系统
自制无针粉末注射给药系统的家兔生物利用度及影响因素初探被引量:3
2007年
无针粉末注射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给药技术,尤其适用于蛋白、多肽等大分子药物。本文选择荧光素钠作为模型药物,建立体内吸收评价方法并考察了自制无针粉末注射给药系统的家兔生物利用度。检测方法为高效液相-荧光法,灵敏度较高,分析时间小于3 min,在0.004 7~0.187 2μg.mL-1呈线性关系,绝对回收率大于97.6%,RSD小于3.6%。通过正交试验,本文还优选了载药喷射参数,结果表明气源压力、注射器型号、药粉粒径均对无针粉末注射的生物利用度有影响。注射器型号影响最大,C3型给药效果最好;增大气源压力和粉末粒径均可提高生物利用度,但气源压力和粒径过大对皮肤组织损伤也增大。采用C3型无针粉末注射器,气源压力为4 MPa,药物粒径为90~125μm的生物利用度为34.9%,与国外同类产品的药物导入效率(33%)相当。但是无针粉末注射主要的适用药物为蛋白质等大分子药物,成本较高,故仍需进一步改善系统的性能,提高生物利用度。
王伽伯周旭李伟金城肖小河
关键词:新型给药系统生物利用度家兔
大鼠缺氧肺动脉高压模型肺组织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的表达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 通过观察大鼠常压缺氧肺动脉高压模型肺组织信号传导与转录活化因子(STATs)的表达水平 ,探讨其在低氧性肺动脉高压 (HPH)形成过程中参与的可能机制。方法 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 6 0只 ,随机分为缺氧组和健康对照组 ,缺氧组大鼠复制HPH模型。用逆转录 (RT) 聚合酶链反应 (PCR)和Northernblot检测 2组大鼠肺组织STATsmRNA的表达水平 ,免疫组化检测大鼠肺组织STATs蛋白的含量。结果 RT PCR扩增显示 ,缺氧 1周大鼠肺组织STAT 1、STAT 2、STAT 3、STAT5mRNA表达水平升高 ,缺氧 2周表达水平最高 ,缺氧 3周表达水平降低 ,但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 ;且缺氧 2周的表达水平高于其他缺氧时间 (P <0 0 5 ) ;STAT 4未检出。Northernblot显示 ,缺氧 2周大鼠肺组织STAT 1、STAT 3、STAT 5mRNA表达高于其他缺氧时间 (P <0 0 1)。缺氧 3周大鼠肺组织STAT3和STAT 5组化染色可见 ,肺泡壁细胞、支气管壁细胞、小血管壁细胞及巨噬细胞的胞核呈紫蓝色 ;图像定量分析显示 ,缺氧 3周大鼠肺组织STAT 3和STAT 5蛋白表达含量最高 ,缺氧 4周含量降低 ,但仍高于健康对照组 (P <0 0 1)。结论 大鼠常压缺氧肺动脉高压模型肺组织STATsmRNA和蛋白表达增高 ,提示STAT可能参与了HPH的发病机制。
王关嵩钱桂生白莉陈琰吴国明周德山钱频
关键词:肺性高血压低氧信号转导转录激活因子
虎仗提取物白藜芦醇诱导胃癌细胞HGC27凋亡被引量:8
2004年
目的 :观察虎仗提取物白藜芦醇对胃癌细胞HGC2 7细胞周期和增殖的影响及凋亡诱导作用 .方法 :采用MTT法和软琼脂集落形成实验观察白藜芦醇对细胞增殖的影响 ,Annxin V&PI染色及流式细胞仪检测观察白藜芦醇对细胞周期的影响及诱导凋亡的作用 .结果 :MTT实验发现白藜芦醇作用HGC2 7细胞 2 4h后 ,细胞存活率显著下降 (P <0 .0 1)并呈剂量依赖性 ,软琼脂集落形成实验发现HGC2 7细胞在0 .5mmol/L白藜芦醇作用下无细胞集落的形成 ,Annxin V&PI染色及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白藜芦醇可引起HGC2 7阻滞于G1期 ,并可诱导HGC2 7发生凋亡 (8.39% ) .结论 :白藜芦醇可抑制胃癌细胞HGC2 7增殖并可诱导细胞发生凋亡 .
李莹药立波王立峰韩炯韩月恒刘新平林树新俞强
关键词:白藜芦醇凋亡胃肿瘤肿瘤细胞
面向医疗质量评价统计信息框架研究概述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 探索先进适用的医疗质量评价方法 ,提高医院医疗质量管理水平。方法 现代医院管理理论与方法、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统计学法。结果 ①现代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理论的应用 ,包括医院全面质量管理、持续质量改进和ISO90 0 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认证。②面向医疗质量评价统计信息的框架是由统计评价和现场评价两部分构成 ,建立了相应的指标体系、标准与评价方法。结论 面向医疗质量评价的统计信息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医疗质量管理方法。
董军杨帆曹秀堂刘志敏高筠代伟郝璐王伟
关键词:统计信息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医院全面质量管理医院医疗质量医院管理理论统计评价
医院医疗质量现场评价策划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探索医疗环节质量评价 ,提高医疗质量评价的效能。方法 利用统计学、管理学的方法对现场评价进行规范。结果 本文通过现场评价的策划 ,提出现场评价策划的重点是评价标准、抽样方法、表格设计和评价结果的应用。并对现场评价的组织和实施流程进行探讨。结论 现场评价能较好地反映医疗过程中真实情况 ,符合持续质量改进的目的 ,具有较强地实际应用价值。
杨帆秦银河董军曹秀堂刘志敏王伟王建荣
关键词:医院医疗质量策划抽样方法统计学管理学
医院医疗质量的抽样评价方法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探索医疗质量检查方法 ,达到经济、快捷的质量评价目的。方法 将工业上常用的抽样验收方法引入医疗质量指标质量评价。结果 抽样评价方案的选择是抽样评价方法的难点 ,除经大量尝试性计算外 ,还须考虑其实施的风险。结论 抽样评价方法只需抽取适当的样本量 ,便可得到科学的结论。不仅节省抽样成本 ,还能快速得到评价结论 ,值得在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控制和检查工作中推广。
曹秀堂董军杨帆刘志敏代伟高筠郝璐
关键词:医院医疗质量医疗质量指标样本量
耳蜗半薄切片细胞凋亡检测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尝试在耳蜗半薄切片上用TUNEL方法检测耳蜗组织的细胞凋亡。方法基因敲除Smad5小鼠耳蜗,分别作常规石蜡切片和环氧树脂包埋的半薄切片,用TUNEL方法检测耳蜗组织的细胞凋亡。结果在半薄切片上Smad5基因敲除小鼠,耳蜗内有大量的凋亡细胞产生,主要集中在螺旋神经节细胞、血管纹上的细胞,以及基底膜上的间皮细胞等,而且能够更清楚的显示凋亡的毛细胞。而在石蜡切片上只在螺旋神经节细胞、血管纹上的细胞,以及基底膜上的间皮细胞检出凋亡细胞,但是毛细胞没有凋亡细胞的检出。结论用TUNEL方法检测耳蜗组织的细胞凋亡半薄切片明显好于石蜡切片。
郭维杨仕明胡吟燕杨伟炎
关键词:半薄切片凋亡检测SMAD5细胞凋亡耳蜗组织常规石蜡切片
实时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绝对定量实验优化的研究被引量:22
2003年
目的 探讨优化实验反应条件 ,使实时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绝对定量能获得准确可靠的结果。方法 建立质粒标准品作为外参照 ;以管家基因GAPDH作为内参照 ,并对Mg2 + 、引物与探针比例、Buffer等进行优化。结果 优化条件后 ,RT PCR反应的扩增效率接近了理论最佳值 ,并可使靶基因与管家基因扩增效率保持一致 ,保证了方法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结论 为了获得可靠、重复性好的实时RT PCR绝对定量结果 ,应对实验方法进行优化。
蔡刚李闻捷沈茜
严重感染患者血清白蛋白分解和分布动力学研究被引量:74
2003年
目的 观察感染状态下血清白蛋白的分解和分布动力学的变化。 方法 研究分 2组 :正常对照组 10例为男性健康志愿者 ;感染组 10例均为严重感染患者 ,APACHEⅡ评分 8~ 2 2 (平均 13)。采用氯胺T法 ,用12 5I标记人体白蛋白。一次性经上臂静脉注射 2 0 μCi的12 5I白蛋白 ,分别在注射当日和注射后 1、2、4、8、12、2 4h和 2、3、4、5、6、7、9、11、13、15、18、2 2、2 5d抽血 ,测定γ射线量(dpm) ,拟合浓度 -时间曲线 ,计算标记白蛋白的半衰期 (t1/ 2 ) ,分布容积 (Vd) ,中央池向周边池的转运速率 (K12 )。 结果 感染组的t1/ 2 (d)明显短于对照组 (8 2± 1 4vs.12 5± 1 7,P <0 0 1) ;感染组K12 显著高于对照组 [(4 4± 1 9)× 10 -2 /hvs.(2 4± 0 6 )× 10 -2 /h ,P <0 0 5 ) ;2组Vd 则差异没有显著的意义 (P >0 .0 5 )。 结论 感染时血清白蛋白从血管内到血管外的分布速率明显增加 ,分解速率也显著增加。
李维勤王新颖朱虹谈恒山芮建中鲍扬全竹富李宁黎介寿
关键词:血清白蛋白动力学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