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军队“十五”青年基金

作品数:25 被引量:89H指数:5
相关作者:纪冬刘妍成军路长林白文涛更多>>
相关机构:第二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解放军第302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Scientific Research Foundation for the Returned Overseas Chinese Scholars, State Education Ministry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 4篇生物学

主题

  • 9篇病毒
  • 6篇细胞
  • 6篇基因
  • 4篇蛋白
  • 4篇活性
  • 4篇肝炎
  • 4篇肝炎病毒
  • 4篇丙型
  • 4篇丙型肝炎
  • 4篇丙型肝炎病毒
  • 3篇酵母
  • 3篇结构蛋白
  • 3篇基因表达
  • 3篇脊髓
  • 3篇GDNF
  • 2篇单链
  • 2篇单链抗体
  • 2篇电场
  • 2篇电阻抗
  • 2篇营养因子

机构

  • 8篇第四军医大学
  • 7篇第二军医大学
  • 4篇解放军第30...
  • 2篇川北医学院附...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南京军区福州...
  • 1篇南京军区南京...
  • 1篇中国科学院上...
  • 1篇解放军第三○...

作者

  • 5篇成军
  • 5篇刘妍
  • 5篇纪冬
  • 4篇吴兴安
  • 4篇张芳琳
  • 4篇徐志凯
  • 4篇白文涛
  • 3篇白桂芹
  • 3篇崔玉芳
  • 3篇张黎颖
  • 3篇陈哲宇
  • 3篇路长林
  • 2篇朱晓瑜
  • 2篇王永堂
  • 2篇王晓波
  • 2篇王海涛
  • 2篇董秀珍
  • 2篇高勃
  • 2篇史学涛
  • 2篇索伟

传媒

  • 4篇军医进修学院...
  • 2篇中国医学物理...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国神经科学...
  • 1篇解放军预防医...
  • 1篇中华放射医学...
  • 1篇生物化学与生...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临床口腔医学...
  • 1篇牙体牙髓牙周...
  • 1篇肝脏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医疗卫生装备
  • 1篇中医药学刊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药学实践杂志
  • 1篇医学研究生学...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西安文理学院...

年份

  • 1篇2010
  • 5篇2007
  • 2篇2006
  • 9篇2005
  • 5篇2004
  • 1篇2002
  • 3篇2001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丙型肝炎病毒非结构蛋白NS4B反式激活基因的克隆化研究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 应用抑制性消减杂交 (suppressionsubtractivehybridization ,SSH)技术构建丙型肝炎病毒 (HCV)非结构蛋白 4B(NS4B)转染细胞差异表达cDNA消减文库 ,克隆HCVNS4B蛋白反式激活相关基因。方法 以HCVNS4B表达质粒pcDNA3 .1( ) NS4B转染HepG2细胞 ,以空载体pcDNA3 .1( )为对照 ,制备转染后的细胞裂解液 ,提取mRNA并逆转录为cDNA ,进行抑制性消减杂交分析。将富集的二次PCR产物与T A载体连接 ,并转染大肠杆菌进行文库扩增 ,随机挑取克隆聚合酶链反应 (PCR)扩增后进行测序及同源性分析。结果 文库扩增后得到 3 3个阳性克隆 ,经菌落PCR分析显示其中 2 8个克隆含有大小不等的 2 0 0~ 10 0 0bp插入片段。测序及同源性分析显示 ,12种已知基因编码蛋白 ,包括一些与细胞周期、信号传导及肿瘤发生等细胞生长调节密切相关的蛋白编码基因 ,可能是NS4B反式激活靶基因。结论 成功构建了HCVNS4B反式激活基因差异表达的cDNA消减文库 ,为进一步阐明HCVNS4B反式调节的靶基因在肝炎。
刘妍成军王建军白桂芹王志凌郭风劲纪冬崔玉芳
关键词:NS4B反式激活基因克隆化研究CDNA消减文库基因编码蛋白
丙型肝炎病毒非结构蛋白NS5B反式激活基因的克隆化研究
2005年
目的:应用抑制性消减杂交(suppression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SSH)技术构建丙型肝炎病毒非结构蛋白5B(HCV NS5B)转染细胞差异表达cDNA消减文库,克隆HCV NS5B蛋白反式激活相关基因.方法:以HCV NS5B表达质粒pcDNA3.1(-)-NS5B转染HepG2细胞,以空载体pcDNA3.1(-)为对照,制备转染后的细胞裂解液,提取mRNA并逆转录为cDNA,进行抑制性消减杂交(SSH)分析.随机挑取克隆进行测序及同源性分析.结果:文库扩增后得到35个阳性克隆,经菌落PCR分析显示其中26个克隆含有大小不等的200~1000 bp插入片段.测序及同源性分析,显示16种已知基因编码蛋白和1种未知功能基因序列,包括一些与细胞周期、信号传导及肿瘤发生等细胞生长调节密切相关的蛋白编码基因,可能是NS5B反式激活靶基因.结论:成功构建了HCV NS5B反式激活基因差异表达的cDNA消减文库,为进一步阐明HCV NS5B反式调节的靶基因在肝炎、肝纤维化和肝细胞癌发生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刘妍白桂芹成军王志凌张黎颖纪冬
关键词:C型肝炎样病毒属病毒非结构蛋白质类
全身放射损伤对伤口早期局部组织核转录因子NF-κB活性的影响被引量:3
2002年
史春梦程天民屈纪富冉新泽
关键词:全身放射损伤伤口核转录因子NF-ΚB活性
中药奇蒿提取物体外抗菌活性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3
2010年
目的研究中药奇蒿80%乙醇粗提取物及其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提取物对临床常见菌种的抗菌活性。方法对中药奇蒿进行系统性分离提取,以80%乙醇粗提取物和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提取物进行体外药敏实验,序贯使用纸片扩散法和常量肉汤稀释法,选用临床常见的致病菌株,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型ATCC25923)、大肠埃希氏菌(标准型ATCC25922)、铜绿假单胞菌(标准型ATCC27853)、无乳链球菌(临床型)、粪肠球菌(临床型)、福氏志贺菌(临床型)和痢疾志贺菌(临床型)。结果奇蒿80%乙醇粗提取物对痢疾志贺菌的最小杀菌浓度(MBC)为25 mg/ml;奇蒿氯仿提取物对大肠埃希氏菌的MBC为6.25 m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BC为12.5 mg/ml;奇蒿乙酸乙酯提取物对福氏志贺菌、痢疾志贺菌、无乳链球菌的MBC均为6.25 m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BC为12.5 mg/ml;奇蒿正丁醇提取物对无乳链球菌的MBC为12.5 mg/ml,对痢疾志贺菌的MBC为25 mg/ml;石油醚提取物未对测试的细菌表现出明显的抗菌活性。结论奇蒿不同提取物对临床多种致病菌表现出了良好的杀菌作用,在抗感染治疗领域具有较好的开发和应用前景,其有效单体及杀菌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发现。
谭蔚锋王靖邢新秦路平
关键词:奇蒿提取物体外抗菌实验最小杀菌浓度
用SLS法定制修复下颌骨缺损的钛植入体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应用SLS法定制钛植入体修复下颌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通过螺旋CT图像重建人下颌骨三维数据并制作单侧骨缺损模型,采用健侧数据镜像反转方法获得修复缺损的植入体CAD数据模型,用SLS法将CAD数据转换成蜡模,经失蜡铸造制作纯钛植入体,通过定点测量比较植入体与CAD模型的几何差异。结果:所制作的钛植入体形态自然,尺寸精度高。结论:应用SLS法定制修复下颌骨缺损的植入体精度高,耗时短,是一种很有前景的个性化修复下颌骨缺损的方法。
高勃朱晓瑜王晓波王忠义
关键词:SLS植入体骨缺损
重组ACTH(4-10)与GDNF融合蛋白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被引量:1
2001年
通过PCR方法构建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4 10 (ACTH (4 10 ) )与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GDNF)的融合基因 ,并将它重组克隆到表达载体 pET 2 8a (+ )中 ,构建表达质粒pET ACTH (4 10 ) GDNF ,转化大肠杆菌BL2 1(DE3) ,经IPTG诱导可高效表达ACTH (4 10 ) GDNF融合蛋白 .用Ni2 + NTA树脂一步法纯化目的蛋白 ,纯度达 85 %以上 .纯化和复性的ACTH (4 10 ) GDNF融合蛋白能显著促进脊髓神经元存活 ,作用强于ACTH (4 10 )及GDNF蛋白 .
陈哲宇张勇何成路长林吴祥甫
关键词:融合蛋白基因表达
抗汉坦病毒NP抗原细胞内抗体的瞬时表达及活性检测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 :在真核细胞中表达抗汉坦病毒NP抗原鼠源性单克隆抗体 (mAb) 1A8的scFv ,并检测表达产物的活性。方法 :将真核表达载体 1A8 scFv Cκ/pCI neo用脂质体转染COS 7细胞 ,用间接免疫荧光和免疫共沉淀法检测瞬时表达产物的免疫学活性。结果 :间接免疫荧光的结果表明 ,约 1%细胞胞质中出现弥散荧光 ,在免疫共沉淀 /免疫印记中 ,表达的抗体片段可与汉坦病毒的NP抗原特异性结合。结论 :细胞内表达的1A8 scFv Cκ可与NP抗原特异性结合 。
白文涛徐志凯张芳琳罗雯刘勇吴兴安阎岩
关键词:细胞内免疫单链抗体汉坦病毒
汉滩病毒糖蛋白G2酵母双杂交诱饵载体的构建及初步鉴定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利用Ras募集系统(RRS),构建并鉴定含汉滩病毒囊膜糖蛋白G2的诱饵载体。方法将汉滩病毒76-118株囊膜糖蛋白G2基因与Ras基因连接,构建嵌合基因Ras-G2及Ras-G2’(G2’无前导肽序列)。将两个嵌合基因分别克隆入酵母表达载体pMet25,并转化至酵母温度敏感株cdc25-2,检测其对RRS系统的激活作用。结果限制性内切酶酶切鉴定表明,Met-G2和Met-G2’载体构建正确。激活试验结果为阴性。结论Met-G2和Met-G2’载体可用于从cDNA文库中筛选汉滩病毒受体。
白文涛张芳琳吴兴安胡刚于澜史梦远王海涛徐志凯
关键词:汉滩病毒酵母双杂交
外加电场对实验性大鼠脊髓损伤作用的研究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后外加电场(electric fields,EF)对脊髓血流量(spinal cord blod flow,SCBF)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2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ON组)和EF治疗组(EF组)。Allen's打击法50 gcm(5 g×10 m)致伤大鼠L1~L2段脊髓,给予EF治疗,于伤前、伤后即刻、1、3、6、24 h分别记录T12段脊髓血流量、脊髓感觉诱发电位。术后7、14天行联合行为评分(CBS)。结果:与盐水对照组比较,应用EF后,大鼠SCBF、SEP明显优于CON组(P<0.05)。结论:EF能有效改善损伤早期脊髓微循环,保护脊髓神经功能。
邵阳王永堂高洁马海涵罗治彬陈恒胜伍亚民
关键词:脊髓损伤电场脊髓血流量诱发电位
针刺足三里整复家兔体温昼夜节律被引量:11
2004年
目的 探讨针刺足三里对体温昼夜节律的整复作用。方法 雄性日本大耳白兔22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倒相模型组(昼夜体温节律倒相)、模型加针刺组(倒相模型加以足三里电针),4周后观察针刺足三里对家兔倒相体温昼夜节律的整复作用。结果 正常对照组体温子时最高(38.35℃),午时最低(37.13℃),呈现昼夜节律变化;倒相模型组体温午时最高(38.25℃),子时最低(37.19℃),仍呈昼夜节律变化,但与正常对照组的波动相反;模型加针刺组体温昼夜节律有明显恢复,酉时的体温最高(38.32 ℃),卯时最低(37.1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没有出现明显的漂移。结论 针刺足三里对紊乱的家兔体温昼夜节律有一定的整复作用。
黄泳姜雪梅石娜温瑞丽
关键词:针刺疗法足三里家兔体温昼夜节律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