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CXZZ110274)
- 作品数:2 被引量:20H指数:2
- 相关作者:姜睿玲杨统一陈芳艳唐玉斌更多>>
- 相关机构:江苏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 多环芳烃污染对桑园土壤微生物结构及种群多样性的影响被引量:14
- 2012年
- 采用磷脂脂肪酸(PLFAs)分析法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考察了受多环芳烃(PAHs)污染的桑园3个区域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种群多样性的变化.PLFAs分析结果表明,区域2中微生物PLFA总量最高,主要为细菌和真菌;聚类分析揭示,土壤中微生物的PLFAs主要分为3大类群;冗余分析表明,土壤PAHs污染程度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有一定的影响.DGGE指纹图谱分析结果显示,在PAHs污染较高区域,其电泳条带较多,且3个区域中Shannon指数和Simpson优势度差异达显著水平,区域2种群优势度较高;主成分分析表明,不同区域微生物的种群结构存在显著性差异.
- 姜睿玲杨统一唐玉斌陈芳艳
- 关键词:桑园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多环芳烃PLFASPCR-DGGE
- 桑园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对PAHs污染的响应被引量:6
- 2012年
- 为了探明桑园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与多环芳烃(PAHs)污染的关系,采用Biolog检测法研究某路域桑园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对PAHs污染的响应。结果表明,不同区域PAHs污染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区域2(位于区域1和3之间)、3(离公路最远)和1(离公路最近);Biolog分析发现不同区域土壤微生物对碳源利用的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由大到小依次为区域2、3和1;区域2的Shannon指数和Gini指数均显著高于区域1和3,而区域1的Shannon均匀度显著低于区域2和3,区域2土壤微生物活性最强且群落结构最丰富,其后依次为区域3和1。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3个区域微生物群落的生理功能差异明显,主要表现在对糖类和氨基酸类物质的代谢上。冗余分析表明,区域2土壤微生物与PAHs含量关系最密切,说明较高的PAHs含量更能激发桑园土壤微生物的生理活性,微生物群落代谢功能因PAHs污染而有所提高。
- 姜睿玲杨统一陈芳艳唐玉斌
- 关键词:PAHS桑园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