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2009SZ0244)

作品数:10 被引量:25H指数:3
相关作者:王成端王晓艳党振华蔡世涛王志帅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科技大学四川理工学院四川科学城神工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8篇渗滤
  • 7篇地下渗滤
  • 7篇渗滤系统
  • 7篇微孔管
  • 7篇砾石
  • 6篇地下渗滤系统
  • 5篇污水
  • 3篇生活污水
  • 2篇氧化还原电位
  • 2篇水处理
  • 2篇中试
  • 2篇污水处理
  • 1篇影响因素
  • 1篇水质
  • 1篇土柱
  • 1篇脱氮
  • 1篇脱氮除磷
  • 1篇去除率
  • 1篇人工快速渗滤
  • 1篇人工快速渗滤...

机构

  • 10篇西南科技大学
  • 6篇四川理工学院
  • 2篇四川科学城神...
  • 1篇信阳市环境保...

作者

  • 10篇王成端
  • 4篇王晓艳
  • 4篇党振华
  • 3篇蔡世涛
  • 2篇羊裔恒
  • 2篇邓磊
  • 2篇游清红
  • 2篇徐庆元
  • 2篇李成龙
  • 2篇张君
  • 2篇王志帅
  • 1篇张龙飞
  • 1篇侯凤山

传媒

  • 3篇广州化工
  • 2篇环境工程学报
  • 1篇环境工程
  • 1篇环境污染与防...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安全与环境学...
  • 1篇四川理工学院...

年份

  • 4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腔式地下渗滤系统运行参数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运行参数是腔式地下渗滤系统成功的关键要素之一。运行参数决定着系统的运行年限和对污水中污染物质的降解效果。为了获得使腔式地下渗滤系统处于最佳处理效果的运行参数,选取水力负荷、配水时间、湿干比三个运行参数为试验因子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以系统对污水中污染物质的去除率作为指标,通过分析得出各运行参数的最佳值为:水力负荷15 cm/d,配水时间8h,湿干比1:9。
王晓艳王成端游清红邓磊张君
人工快速渗滤系统主要技术研究的国内进展被引量:10
2011年
在综合国内对人工快速渗滤污水处理系统的一些主要技术研究进展基础上,对系统构建中基质、植物的选择和运行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以及系统中各污染组分的去除机制等进行了讨论,同时分析了其在处理分散式污水方面的优势,为该系统的实际工程应用提供一些思路。
王志帅王成端
关键词:人工快速渗滤系统污水处理
无砾石微孔管地下渗滤中试系统的实验研究
2012年
在无砾石微孔管中试系统中,设置了土壤、植物、管径三个参变量进行正交实验,对系统中各个单体产生的不同处理效果进行分析,并研究了降雨量、温度、进水水质对污染物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大管径和砂壤土处理效果较好,系统中氮的去除率随进水浓度和气温变化较大。
羊裔恒王成端党振华
关键词:管径进水水质
无砾石微孔管地下渗滤系统试验研究被引量:9
2011年
针对传统无砾石管式地下渗滤系统存在的处理性能差,渗滤通量低两个问题,通过去掉包裹织物,提高渗滤管开孔率、改变开孔方式,设计了无砾石微孔管地下渗滤系统。通过实验研究表明,无砾石微孔管地下渗滤系统对COD、氨氮的去除率比传统管式系统分别提高了10.8%、12.7%,总磷去除率并无显著差异,ORP值提高约85 mV,渗滤通量提高26.8%。在3.3 cm/d的水力负荷下,无砾石微孔管地下渗滤系统出水COD、氨氮、总磷平均浓度分别为19 mg/L,0.62 mg/L,0.048 mg/L。渗滤管下10 cm的土壤层去除了约70%的COD,80%的氨氮和91%的总磷,向下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单位厚度的土壤层去除的污染物量呈显著下降趋势。
蔡世涛王成端徐庆元王晓艳李成龙
关键词:地下渗滤系统氧化还原电位
影响无砾石微孔管地下渗滤系统的几个主要因素
2012年
为了进一步明确植物、土壤、管道对无砾石微孔管地下渗滤系统中污染物去除的贡献能力大小,采用2种植物、2种管道、2种土壤组合形成8个平行系统,采用对比实验方法研究了植物、管道、土壤对地下渗滤系统中污染物去除效果的改变。结果表明,植物、土壤、管道任一因素的单独影响效应显著,但是组合后的交互效应不存在显著差异。而且,在土壤、植物、管道3因素中限定其中2个因素,对比研究另外一种因素的条件下,得到在COD、TP、NH4+-N、TN的去除效果上,变化趋势相同,均是渗滤管外径200 mm>渗滤管外径160 mm,吉祥草>灯芯草,砂壤土>粘土,且部分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王成端党振华
关键词:地下渗滤系统生活污水影响因素
人工土配比的土柱试验研究
2010年
为了减小天然土壤的堵塞程度,提高污水上地处理系统对污染物质的去除效率,向天然土壤——耕层土中加入粉煤灰、草炭、冲击砂和煤渣配制成人工土,研究不同质量配比下污染物质的去除率和污水的渗透系数。污染物质去除率、渗透系数的正交试验及最优质量配比试验结果表明,各因素的最优质量分数为粉煤灰8%、草炭10%、冲击砂10%、炉渣12%。在此条件下,污水的出水水质为NH_4^+-N12.92mg/L、TP0.19mg/L、COD_(Cr)53.90mg/L,其中NH_4^+- N和COD_(Cr)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一级标准的限值,TP达到二级标准的限值;污染物质去除率为NH_4^+-N42.30%、TP 93.20%、COD_(Cr)70.66%,渗透系数为1.41mm/min。以人工土为填料的污水土地处理系统的渗透速率、抗堵塞性能及污水处理能力都得到了有效提高。
王晓艳王成端游清红蔡世涛
关键词:环境工程学人工土土柱污染物去除率
无砾石微孔管地下渗滤系统处理生活污水的中试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进行了无砾石微孔管地下渗滤系统处理生活污水的中试研究。基于不同土壤、不同管径、不同植物的协同效应,对比研究了不同系统处理污水中有机物、氮、磷和SS的去除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不同土壤、不同管径及不同植物组成的系统,对生活污水中有机物、氮、磷和SS的去除效果差别较大。中试系统对COD、总磷、氨氮、总氮和SS的最佳去除率分别达到86.13%、90.20%、61.24%、65.49%和97.43%,对应的出水COD、总磷、氨氮、总氮和SS的平均浓度分别为64.29、0.69、22.13、26.19和5.56 mg/L。分析表明,进水SS浓度过高、外界温度下降等共同作用是导致系统对生活污水中NH4+-N和TN的去除率相对较低的主要原因。
党振华王成端羊裔恒邓磊张君
关键词:地下渗滤系统生活污水中试
无砾石管式地下渗滤系统的改进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针对传统无砾石管式地下渗滤系统存在的处理性能差,渗滤通量低两个问题,通过去掉包裹织物,提高渗滤管开孔率、改变开孔方式,设计了无砾石微孔管地下渗滤系统。通过实验研究表明,无砾石微孔管地下渗滤系统对COD、氨氮的去除率比传统管式系统分别提高了10.8%、12.7%,总磷去除率并无显著差异,ORP值提高约85mV,渗滤通量提高26.8%。无砾石微孔管地下渗滤系统和传统管式地下渗滤系统对COD、氨氮在土壤中的降解趋势线存在明显的差异,而对磷的去除过程几乎完全相同。
蔡世涛王成端徐庆元王晓艳李成龙
关键词:地下渗滤系统氧化还原电位
无砾石微孔管地下渗滤系统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针对传统无砾石管式地下渗滤系统存在的易堵塞,大气复氧率低和通量低等问题,采取了优选植物、改进渗滤管结构和布水方式等措施。在前期小试的基础上,研究了大管径和小管径在处理生活污水时的效果。结果表明,采用大管径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系统的复氧效率,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优于小管径,其COD、TP、NH4+-N和T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87.07%、84.97%、45.6%和52.67%。对氨氮和总氮的去除机理的分析表明,由硝化/反硝化实现生物脱氮是地下渗滤系统去除总氮的主要途径,氨氮的去除率大小反映了硝化反应的强度,改善水力负荷和土壤环境以促进硝化作用是使该系统提高氨氮和总氮去除率的关键。
王成端党振华
关键词:地下渗滤系统生活污水脱氮除磷
无砾石微孔管地下渗滤系统对生活污水处理效果的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以壤土、河砂为填充基质,构建了5个无砾石微孔管地下渗滤系统,在3.3cm/d的水力负荷下,比较了5个系统对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无砾石微孔管地下渗滤系统对生活污水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其中以上层填充河砂、下层填充壤土的系统C对生活污水的综合处理效果最好,其对COD、TP、浊度、NH3-N、T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2.4%、74.1%、94.2%、98.4%、59.3%,相比传统的全部填充壤土的系统A分别提高了1.4、21.9、5.1、61.8、18.6百分点,且出水COD、TP、浊度、NH3-N、TN均达到了国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标准。对系统NH3-N和TN的去除机制分析表明,碳氮比过低可能是导致TN去除效果不理想的主要原因。
王志帅王成端张龙飞侯凤山
关键词:地下渗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