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6AA10Z162)
- 作品数:2 被引量:22H指数:2
- 相关作者:史晓亮王建飞张红生李培富刘超更多>>
- 相关机构:南京农业大学宁夏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太湖流域粳稻地方品种黑壳子粳抗稻瘟病基因的分子定位被引量:18
- 2007年
- 以广谱、高抗稻瘟病的太湖流域粳稻地方品种黑壳子粳与感病品种苏御糯杂交,产生F1、F2、F2∶3及F5∶6重组自交系群体,用日本稻瘟病鉴别菌系北1接种鉴定。黑壳子粳对北1的抗性是由1对显性主效基因控制的,定名为Pi-hk1(t)。根据不同杂交世代群体对北1的抗、感反应,结合SSR分子标记,将黑壳子粳中的Pi-hk1(t)基因定位在水稻第11染色体长臂末端,与RM7654和RM27381两个标记的遗传距离分别为0.9cM和1.6cM。
- 李培富史晓亮王建飞刘超张红生
- 关键词:稻瘟病菌抗性遗传基因定位
- 4个太湖流域粳稻地方品种抗稻瘟病性的遗传分析被引量:4
- 2007年
- 以太湖流域粳稻地方品种薄稻、铁杆青、江南晚和缺儿糯等广谱、高抗稻瘟病为材料,与高感稻瘟病品种苏御糯杂交,获得杂交F1、F2,分别接种日本稻瘟病鉴别菌系北1和中国稻瘟病菌生理小种ZE3、ZG1,根据P1、P2、F1和F2等不同世代植株的抗、感反应,分析地方品种对不同稻瘟病菌生理小种(菌系)的抗性遗传机理。结果表明:薄稻、铁杆青及缺儿糯对北1菌系的抗性均可能由一对显性基因控制,江南晚对北1的抗性则可能由两对抑制基因互作控制;铁杆青及缺儿糯对ZE3小种的抗性均可能由一对显性基因控制,薄稻和江南晚对ZE3小种的抗性可能分别由两对显性基因和两对抑制基因互作控制;铁杆青对ZG1小种的抗性可能是由一对显性主基因控制,薄稻和江南晚对ZG1小种的抗性则可能由两对抑制基因互作控制。进一步将薄稻与12个日本稻瘟病菌鉴别品种杂交,用北1菌系接种不同组合的F1和F2,进行抗病基因的等位性测定。结果表明,薄稻对北1菌系的抗性基因与12个鉴别品种所携带的已知抗稻瘟病基因是不等位,将该基因暂定为Pi-bd1(t)。
- 李培富史晓亮王建飞张红生
- 关键词:粳稻稻瘟病抗性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