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502029)
- 作品数:4 被引量:76H指数:2
- 相关作者:吴进明刘少光严密张高洁徐玉松更多>>
-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江苏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理学更多>>
- 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催化剂研究进展被引量:67
- 2009年
- 催化剂是选择性催化还原(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脱硝技术的核心,催化剂的低温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直接影响到NOx的脱除效果。SCR脱硝催化剂性能主要取决于催化剂活性组分和催化剂载体。简述了以氨、尿素和碳氢化合物等不同物质作为SCR还原剂的化学反应原理;介绍了以贵金属(Pt,Pd,Rh,Au等)和金属氧化物(V2O5,WO3,Fe2O3,CuO,CrOx,MnOx,MoO3和NiO等)为催化剂活性组分,以分子筛、柱撑黏土、碳基材料和TiO2等为催化剂载体的SCR脱硝催化剂的研究进展。以V2O5为主要活性组分,以TiO2为载体的钒钛类催化剂因其理想的综合性能,目前已商业化应用。纳米有序结构TiO2薄膜可望成为理想的SCR脱硝催化剂新型载体。
- 周涛刘少光唐名早陈成武徐玉松吴进明
- 关键词:选择性催化还原氮氧化物催化剂
- 纳米TiO_2光催化薄膜的自然时效被引量:1
- 2008年
- 利用Ti与H2O2直接氧化法、TiF4水解法及溶胶-凝胶法分别制备了不同纳米结构的TiO2光催化薄膜,研究了这些薄膜光催化降解Rhodamine B(RB)染料的效率.结果发现,不同纳米结构薄膜光催化降解RB的效率与薄膜在室温条件下陈放时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即随着陈放时间的延长,薄膜的光催化性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最后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值,这种现象被称为"自然时效",它的存在与否和薄膜的表面形貌、晶体结构及制备技术等无关.通过平行实验结果分析,认为"自然时效"现象的产生主要是由于薄膜表面羟基的形成引起的.
- 张高洁吴进明黄兵刘少光严密
- 关键词:TIO2薄膜光催化降解自然时效RHODAMINE
- Ti-H_2O_2反应添加嵌段共聚物制备光催化活性的TiO_2薄膜(英文)被引量:2
- 2011年
- 利用添加了嵌段共聚物P123、F127及硝酸的双氧水溶液直接氧化钛金属基体制备不同纳米形貌TiO2光催化薄膜。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DRS)等技术分析样品的微观结构和形貌,以光催化降解若丹明B测定薄膜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Ti-H2O2反应体系中仅添加嵌段共聚物的薄膜结晶呈树枝状,加入硝酸后薄膜形成纳米花结构。450oC热处理后,薄膜为锐钛矿与金红石的混晶结构,平均晶粒尺寸在12~20nm之间。薄膜的间接禁带宽度为2.65~2.85eV,显著低于TiO2块体。添加P123获得的薄膜的光催化性能优于添加F127的薄膜。
- 张升才薛红星吴进明
- 关键词:光催化
- 纳米复合结构二氧化钛薄膜的制备及其光降解水中若丹明B的能力被引量:8
- 2007年
- 用双氧水低温氧化金属钛片的方法制备了TiO2纳米棒阵列,并以该阵列为基体,用浸渍渗透溶胶–凝胶技术制备了TiO2纳米颗粒嵌入TiO2纳米棒阵列基体的复合结构薄膜。用X射线衍射、场发射扫描电镜及光致发光光谱研究制得薄膜的结构和发光性能。结果表明:纳米棒阵列为金红石与锐钛矿的混晶结构,而溶胶–凝胶获得的TiO2为纯锐钛矿结构。在复合构造薄膜中TiO2纳米颗粒嵌入到纳米棒阵列间隙中,其光生电子–空穴对的空间分离效果得到明显改善。用制得的薄膜进行光催化降解水中若丹明B的实验结果显示:复合结构薄膜的光催化效率高于相应的纳米棒阵列,其表观反应常数是相同质量的溶胶–凝胶法制备薄膜的3倍,这是因为第二相TiO2纳米颗粒嵌入TiO2纳米棒阵列中促进了光生电子–空穴对的空间分离,从而提高了复合结构薄膜的光催化活性。
- 张高洁吴进明刘少光严密
- 关键词:二氧化钛光催化薄膜纳米棒光致发光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