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4日
星期五
|
欢迎来到青海省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13XNA195)
作品数:
2
被引量:10
H指数:2
相关作者:
刘丹
更多>>
相关机构:
大连外国语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文学
更多>>
相关作品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资助
相关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2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2篇
文学
主题
1篇
得失
1篇
叙事
1篇
隐喻叙事
1篇
身体
1篇
生态
1篇
双重性
1篇
伦理
1篇
伦理反思
1篇
科技伦理
1篇
后现代
机构
2篇
中国人民大学
2篇
大连外国语大...
作者
2篇
刘丹
传媒
1篇
外国文学
1篇
当代外国文学
年份
1篇
2015
1篇
2014
共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得失之对话:《赢利》的隐喻叙事与科技伦理反思
被引量:2
2015年
美国当代作家理查德·鲍尔斯的小说《赢利》采用对位叙事记录了美国企业的成长历史与人类个体的衰亡过程,戏剧化地呈现了企业与人类之间"得"与"失"的隐喻性对话,突显出科学技术与资本主义商业共谋之下技术的异化现象。作为一部关注人类精神生态和科技伦理问题的小说,《赢利》以"肥皂"隐喻揭示出科技"给予"和"剥夺"的双重面目,同时借由癌症建立起克莱尔企业历史与主人公劳拉个体经历间的潜在关联。《赢利》对技术理性膨胀的批判以及对技术滥用可能造成的风险和后果的警觉,反映出鲍尔斯对科技伦理问题的深刻反思。
刘丹
关键词:
隐喻叙事
双重性
科技伦理
重建“真实”——《回声制造者》的后现代生态思想解读
被引量:9
2014年
当代美国作家理查德·鲍尔斯的《回声制造者》真实记录了当代美国虚幻的社会现实,呈现出后现代人类与自身、自然以及地方的疏离。在这部后现代生态小说中,面临丧失家园危险的鸟类故事和围绕马克车祸展开的人类故事交替出现,展示出后现代社会中愈演愈烈的自然环境危机与人类生存焦虑。鲍尔斯笔下人物的命运逆转与身份重构表达出一种建设性的后现代生态观,即倡导人们重建自我、自然以及地方的"真实"。
刘丹
关键词:
身体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