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7052061)

作品数:8 被引量:26H指数:4
相关作者:韩为东孟元光赵亚力伍志强黄柯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日本九州大学中日友好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基因
  • 6篇LRP16基...
  • 5篇LRP16
  • 2篇蛋白
  • 2篇子宫
  • 2篇子宫内膜
  • 2篇内膜
  • 2篇克隆
  • 2篇基因打靶
  • 2篇激素
  • 2篇宫内
  • 2篇宫内膜
  • 2篇雌激素
  • 2篇打靶
  • 1篇多克隆
  • 1篇多克隆抗体
  • 1篇多克隆抗体制...
  • 1篇医药防治
  • 1篇异位症
  • 1篇原核表达

机构

  • 7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日本九州大学
  • 1篇中日友好医院

作者

  • 7篇孟元光
  • 7篇韩为东
  • 6篇赵亚力
  • 4篇伍志强
  • 3篇母义明
  • 3篇黄柯
  • 2篇李琦
  • 2篇司艺玲
  • 2篇陈美霞
  • 2篇张燕
  • 2篇田丽媛
  • 2篇宋磊
  • 1篇胡志峰
  • 1篇肖诚
  • 1篇何燕
  • 1篇沙洪
  • 1篇李平
  • 1篇熊佳鹏
  • 1篇杨洁

传媒

  • 1篇生物技术通讯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现代妇产科进...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军医进修学院...
  • 1篇中国中医基础...
  • 1篇中国实验动物...

年份

  • 5篇2007
  • 3篇200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LRP16、E-cadherin、ER与PR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9
2007年
目的探讨LRP16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E-钙黏附蛋白(E-cadherin)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患者在位和异位内膜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二步染色法,对72例EM患者在位和异位内膜中的LRP16、E-cadherin、ER、PR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腺上皮细胞胞质中LRP16在在位内膜中的表达高于异位内膜(P<0.05);胞核中LRP16在位和异位内膜中的表达无明显差异;腺上皮细胞膜中E-cadherin在在位内膜中的表达低于异位内膜(P<0.05)。但在位和异位内膜中LRP16和E-cadherin的表达无相关性(P>0.05)。腺上皮细胞核中ER、PR在在位内膜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异位内膜(P<0.05),异位内膜中PR的阳性表达率高于胞核中LRP16的阳性表达率(P<0.05),ER的阳性表达率低于LRP16,且ER与胞核中LRP16表达存在相关性。在位内膜胞核中LRP16的表达高于ER、PR(P<0.05)。结论LRP16和E-cadherin、ER、PR在在位和异位内膜中的表达异常可能与EM的发生发展有关。
张燕孟元光陈美霞赵亚力韩为东田丽媛
关键词:E-CADHERIN子宫内膜异位症
LRP16基因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5
2007年
目的:探讨LRP16在子宫内膜样腺癌(EEC)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的相关性。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76例EEC患者癌组织标本中LRP16和雌激素受体α(ERα)的表达水平。结果:LRP16核阳性率为67.11%(51/76),LRP16浆阳性率为96.05%(73/76),浆核均阳性占64.47%(49/76);ERα阳性占51.32%(39/76),阴性占48.68(37/76)。ERα阴性患者中LRP16核阳性率(86.49%,32/37)明显高于ERα阳性患者(48.71%,19/39)(P<0.01),且LRP16在胞核中表达与EEC患者的手术病理分期无显著相关性(P>0.05)。在胞浆中分布的LRP16与ERα表达无关(P>0.05),但胞浆中的LRP16与EEC的手术病理分期呈明显的负相关(P<0.01),与组织学分级则无显著相关性(P>0.05)。在LRP16核浆均阳性的病例中,ERα阴性患者(81.08%,30/37)的比例明显高于ERα阳性患者(48.72%,19/39)(P<0.01);且LRP16在核浆中均有表达与EEC患者的手术病理分期及组织学分级无显著相关性(P>0·05)。在EEC肿瘤细胞中核、浆分布的LRP16着色强度呈负相关(P<0.05)。结论:LRP16在EEC细胞中均有表达,但其亚细胞分布与ERα状态密切相关,LRP16在胞浆中的表达可能提示预后良好。
陈美霞孟元光韩为东赵亚力张燕田丽媛杨洁
关键词:子宫内膜肿瘤
LRP16基因通过雌激素受体α介导抑制Ishikawa细胞中E-钙黏着素的转录活性被引量:9
2007年
目的:既往研究表明LRP16基因过表达通过下调E-钙黏着素促进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的侵袭生长,本研究目的在于探讨LRP16基因下调E-钙黏着素的分子途径。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LRP16基因过表达的Ishikawa细胞中E-钙黏着素的表达;用共转染与荧光素酶实验检测LRP16基因对E-钙黏着素启动子转录活性的影响;用染色质免疫共沉淀实验检测雌激素受体α(ERα)与LRP16蛋白在E-钙黏着素启动子区的招募状况。结果:E-钙黏着素在LRP16过表达的Ishikawa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明显下调;LRP16抑制了E-钙黏着素启动子的转录活性,该效应呈现对雌激素(E2)存在的依赖性特征;LRP16本身没有与E-钙黏着素启动子区结合,但明显抑制了ERα与E-钙黏着素启动子区的结合。结论:LRP16通过抑制ERα对E-钙黏着素基因的转录激活活性,下调E-钙黏着素在Ishikawa细胞中的表达水平。
孟元光韩为东赵亚力黄柯伍志强母义明
关键词:LRP16基因雌激素受体ΑISHIKAWA细胞
LRP16基因的多克隆抗体制备及表达的探索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制备人LRP16蛋白多克隆抗体并利用该抗体检测LRP16蛋白表达及亚细胞定位。方法:利用已构建的pRSET-C载体和LRP16基因组成的连接产物转化BL-21缺陷型大肠杆菌。诱导该基因原核表达,快速蛋白免疫法获取相应的多克隆抗体,利用免疫组化法观察LRP16基因产物在人多种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结果:成功获得高效的LRP16抗体,利用该抗体初步证实LRP16基因编码产物的在不同雌激素受体水平的组织分布特点。结论:制备的LRP16抗体及其全长基因可用于LRP16基因的生理功能及病理学研究,初步发现LRP16基因的表达与雌激素受体呈正相关。
黄柯孟元光韩为东赵亚力李琦宋磊
关键词:LRP16基因雌激素类多克隆抗体
小鼠LRP16基因打靶载体的构建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为利用基因敲除技术进行LRP16基因生理功能的研究,本研究构建了针对小鼠LRP16基因的打靶载体。方法:通过PCR方法筛选129品系小鼠基因组文库中LRP16克隆,在第5外显子内插入SA-R IES-βgeo序列,构建插入失活型打靶载体。结果:将包含第5至11外显子的LRP16基因组片段亚克隆到pB luescript SKⅡ+载体,SA-IRES-βgeo序列正确插入第5外显子中。结论:成功构建了第5外显子插入失活型LRP16基因打靶载体,为下一步筛选同源重组ES细胞奠定基础。
伍志强韩为东孟元光司艺玲赵亚力母义明Masatoshi Nomura
关键词:LRP16基因打靶
小鼠LRP16基因打靶载体的构建和胚胎干细胞同源重组克隆鉴定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既往研究表明LRP16基因是一个雌激素反应基因,其表达水平与乳腺癌细胞增殖及侵袭密切相关。为对该基因进行生理功能研究,本文构建了针对小鼠LRP16基因的打靶载体,转染胚胎干细胞(embryonicstem cell,ES cells)并筛选同源重组克隆。方法PCR方法筛选129品系小鼠基因组文库中LRP16克隆,在第5外显子内插入SA-RIES-βgeo序列,构建插入失活型打靶载体并转染ES细胞,经G418筛选,挑取抗性克隆,Southern blot方法鉴定同源重组ES细胞克隆。结果将包含第5至11外显子的LRP16基因组片段亚克隆到pBluescript SKⅡ+载体,SA-IRES-βgeo序列的正确插入第五外显子中,打靶载体成功转染ES细胞,Southern blot结果显示具有一个打靶序列同源重组型插入的ES细胞克隆。结论成功构建了第五外显子插入失活型LRP16基因打靶载体并筛选到同源重组型ES细胞,为下一步建立LRP16缺失型小鼠并为从整体水平研究LRP16基因的生理功能奠定基础。
伍志强韩为东赵亚力司艺玲母义明孟元光Masatoshi Nomura
关键词:LRP16基因打靶ES细胞
LRP16融合蛋白载体的构建及其原核表达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观察和鉴定LRP16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并分离、纯化其蛋白产物。方法应用DNA重组技术,用RT-PCR方法从正常人血液中扩增出LRP16基因全长及其抗原表位区,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RSET-C-LRP16,IPTG诱导表达并纯化融合蛋白采用SDS-PAGE凝胶电泳进行鉴定。结果成功构建LRP16基因融合蛋白载体,SDS-PAGE显示pRSET-C-LRP16表达于原核细胞,蛋白经电泳分离,切胶后获得纯化的LRP16蛋白。结论制备的高纯度的LRP16蛋白,可在大肠杆菌中稳定表达。
孟元光韩为东黄柯李琦伍志强宋磊
关键词:LRP16基因融合蛋白
Smad蛋白及其对中医药防治肝纤维化作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07年
TGF-β信号传导通路在肝纤维化进展过程中对细胞生长的控制和细胞外基质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Smad蛋白是目前研究发现的TGF-β家族受体激酶的关键作用底物,可以双向调节TGF-β的反应,是肝纤维化研究的关键之一。进一步阐明该通路的结构、功能及中医药对该通路的影响,必将有助于进一步揭示中医药防治肝纤维化的分子机制,为中医药防治肝纤维化提供物质基础。
何燕肖诚胡志峰沙洪熊佳鹏李平
关键词:中医药肝纤维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