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浙江省医学扶植重点建设学科计划(07-F04)

作品数:57 被引量:447H指数:12
相关作者:卢中秋邱俏檬梁欢洪广亮李萌芳更多>>
相关机构: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温州医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学扶植重点建设学科计划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5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8篇中毒
  • 18篇急性中毒
  • 14篇脓毒
  • 13篇脓毒症
  • 12篇百草枯
  • 11篇弧菌
  • 10篇鼠肺
  • 10篇创伤弧菌
  • 8篇二巯丙磺钠
  • 8篇肺组织
  • 8篇创伤
  • 8篇创伤弧菌脓毒...
  • 8篇大鼠肺组织
  • 7篇代谢
  • 6篇百草枯中毒
  • 5篇蛋白
  • 5篇能量代谢
  • 5篇急诊
  • 4篇血液
  • 4篇线粒体

机构

  • 56篇温州医学院附...
  • 8篇温州医学院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温州市第二人...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温州医学院附...
  • 1篇温州医学院附...
  • 1篇温州市第三人...

作者

  • 59篇卢中秋
  • 39篇邱俏檬
  • 34篇梁欢
  • 33篇洪广亮
  • 18篇李萌芳
  • 12篇吴斌
  • 7篇王志翊
  • 6篇赵光举
  • 6篇孙琦
  • 6篇胡国新
  • 5篇李忠旺
  • 5篇刘刚
  • 5篇贺晓艳
  • 4篇李景荣
  • 4篇周铁丽
  • 3篇何飞
  • 3篇刘瑶
  • 2篇吴莉莉
  • 2篇阚歆
  • 2篇徐子琴

传媒

  • 14篇中华劳动卫生...
  • 6篇中国急救医学
  • 5篇中华急诊医学...
  • 4篇中国急救复苏...
  • 3篇中国中西医结...
  • 3篇浙江医学
  • 3篇医学研究杂志
  • 2篇中华内科杂志
  • 2篇中华预防医学...
  • 2篇中国公共卫生
  • 2篇2010中国...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遗传
  • 1篇生物化学与生...
  • 1篇中国职业医学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中国危重病急...
  • 1篇护士进修杂志
  • 1篇中国药理学与...

年份

  • 5篇2012
  • 15篇2011
  • 20篇2010
  • 12篇2009
  • 6篇2008
  • 1篇2007
5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二巯丙磺钠对溴苯腈急性中毒心肌能量代谢影响
2010年
目的探讨溴苯腈急性中毒对小鼠心肌能量代谢的影响及二巯丙磺钠(Na-DMPS)的保护作用。方法 ICR小鼠78只,随机分成5组,对照组、溴苯腈高、低剂量组和Na-DMPS干预组。检测染毒后0.5,3 h心肌腺苷酸含量。结果溴苯腈高剂量组染毒后0.5,3 h,三磷酸腺苷(ATP)含量分别为(39.62±8.39),(41.19±6.56)mg/g,明显低于对照组(49.96±6.87)mg/g(P<0.05);二磷酸腺苷(ADP)含量在染毒后0.5,3 h高于对照组(11.01±0.93)mg/g(P<0.05);磷酸腺苷(AMP)于染毒后3,6 h高于对照组(1.61±0.20)mg/g;Na-MDPS干预后ATP分别为(51.10±7.10),(58.34±12.34),(52.92±14.15)mg/g,明显高于溴苯腈高剂量组(P<0.05);ADP、AMP含量低于溴苯腈高剂量组(P<0.01)。结论溴苯腈急性中毒可影响小鼠心肌能量代谢,Na-DMPS干预可改善心肌能量代谢。
徐子琴徐敏卢中秋陆长亮洪广军王志翊
关键词:急性中毒心肌能量代谢二巯丙磺钠
急性中毒463例患者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8
2009年
急性中毒具有起病急、并发症多、危害大的特点,是急诊科的最常见疾病之一。研究掌握急性中毒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对急诊临床工作有重要指导意义,为此,我们对本院急诊科收治的急性中毒患者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
洪广亮邱俏檬吴莉莉卢中秋梁欢李蕊
关键词:急性中毒流行病学急诊科常见疾病统计分析
脓毒症大鼠肺高迁移率族蛋白B1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 观察创伤弧菌脓毒症大鼠肺组织HMGB1表达和肺损伤的动态变化,并探讨HMGB1在创伤弧菌脓毒症肺损伤中作用.方法 温州医学院生命科学院实验室,清洁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A组,n=10)和创伤弧菌脓毒症组(B组,n=50),采用大鼠左下肢皮下注射创伤弧菌悬液(浓度为6×108cfu/mL,剂量为0.1 mL/100 g)制作大鼠创伤弧菌脓毒症模型),B组于染菌后1、6、12、24、48 h后活杀(各时间点n=10),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和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大鼠肺组织HMGB1基因与蛋白的表达,检测肺含水分数和光镜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并用LSD法进行组间两两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B组染菌后12 h(1.161±0.358,P=0.013)、24 h(1.679±0.235,P=0.000)及48 h(1.258±0.274,P=0.004)大鼠肺组织HMGB1 mRNA表达量较A组(0.652±0.177)明显增高(P<0.05),并于24 h达到高峰;与A组(0.594±0.190)比较,B组HMGB1蛋白表达量于感染后6 h(1.408±0.567,P=0.026)(P<0.05)逐渐增加,24 h达到高峰(2.415±1.064,P=0.000);与A组(0.699±0.054)比较,B组大鼠肺含水分数于感染后6 h(0.759±0.030,P=0.001)、12 h(0.767±0.023,P=0.000)、24 h(0.771±0.043,P=0.000)和48 h(0.789±0.137,P=0.000)明显增大(P<0.05),呈逐渐递增趋势;感染后12 h,大鼠肺内血管明显充血,间质水肿并伴炎性浸润,且逐渐加重,到48 h肺泡腔塌陷明显,肺泡间隔分界不清.结论 大鼠创伤弧菌脓毒症可导致肺脏损伤,HMGB1的表达增加可能是创伤弧菌脓毒症大鼠肺组织损伤的机制之一.
邱俏檬李忠旺汤鲁明孙琦卢中秋梁欢洪广亮李萌芳
关键词:创伤弧菌脓毒症高迁移率族蛋白B1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蛋白免疫印迹组织病理
机械通气在治疗刺激性气体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被引量:10
2008年
目的评价机械通气在治疗刺激性气体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对11例刺激性气体中毒致ARDS患者应用机械通气的治疗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机械通气治疗前后的血气分析中pH,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等变化。结果11例患者应用机械通气治疗2~4h后,治疗结束时,与通气前比较,患者血pH、PaO2、PaCO2、SPO2等指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机械通气对治疗刺激性气体致ARDS患者是有效的治疗手段,早期可考虑使用无创性正压通气(NPPV)。如NPPV治疗失败,应及时转换为气管插管有创通气。
支绍册卢中秋刘刚金箫
关键词:机械通气刺激性气体中毒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血液灌流对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的疗效评价被引量:30
2008年
目的评价血液灌流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的疗效。方法选取1999~2007年间收住我院经洗胃、阿托品、氯磷定、抗感染及呼吸支持等综合治疗且临床资料完整的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71例,其中经血液灌流治疗35例,未经血液灌流治疗36例,对照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血液灌流组患者灌流后血CHE水平显著回升(P<0.01),血WBC、PLT和Cr明显下降(P<0.01或P<0.05),血PT明显延长(P<0.05)。与非血液灌流组比较,血液灌流组患者入院24h后血CHE水平明显回升(P<0.05),阿托品总用量、呼吸机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下降(P<0.05),并发症(中间期肌无力综合征、肺部感染、呼吸衰竭等)明显减少(P<0.01或P<0.05),治愈率明显提高(P<0.05),而住院费用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对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血液灌流,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急诊科进一步推广应用。
何飞邱俏檬卢中秋梁欢刘刚李蕊
关键词:重度有机磷中毒血液灌流
34例创伤弧菌脓毒症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临床诊治被引量:30
2009年
目的分析总结创伤弧菌脓毒症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案。方法制定专用调查表,收集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1995年5月至2008年8月期间临床诊断为创伤弧菌脓毒症且资料完整的患者,对其流行病学及临床资料等进行分析。结果1995年5月至2008年8月期间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共收治34例资料完整的创伤弧菌脓毒症患者,男女比例为4.7:1,76.5%的患者并存慢性肝病,多发病于4—11月。本组患者临床多表现为急起发热,肢端特征性血性大疱样皮损、低血压休克及多器官功能不全(MODS),死亡率47.1%以上。创伤弧菌脓毒症的早期临床诊断标准包括:患者4-11月急起发热,肢体特征性血性大疱样皮损、甚至大范围皮肤及肌肉坏死,迅速出现低血压休克及多器官功能不全(MODS),有慢性肝病或长期嗜酒史以及近1~2周内有生食海鲜或接触带菌海水史等。尽早联合应用三代头孢菌素及喹诺酮类药物,结合早期外科手术切开减压引流、清除坏死组织及对症支持的综合治疗方案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结论创伤弧菌感染脓毒症病情进展快,病死率高,早诊断、早期联合抗菌药物治疗结合早期外科手术治疗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卢中秋卢才教洪广亮程俊彦邱俏檬梁欢吴斌李景荣
关键词:创伤弧菌脓毒症流行病学
24例三光气急性中毒救治谈突发事件医疗急救的组织与管理被引量:8
2008年
卢中秋邱俏檬金萧俞继芳金小慧
关键词:固体光气急性中毒突发事件急救
二巯丙磺钠对溴苯腈急性中毒小鼠中枢神经毒性作用的干预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 研究溴苯腈急性染毒对小鼠大脑皮层中γ-氨基丁酸(GABA)和谷氨酸(Glu)含量等指标的影响及二巯丙磺钠(Na-DMPS)的作用.方法 将30只ICR小鼠(雌雄各半)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染毒组,每组10只.对照组予体积分数为10%的DMSO溶液(20ml/kg)灌胃;染毒组予溴苯腈(200mg/kg)灌胃染毒;Na-DMPS保护组予溴苯腈(200mg/kg)灌胃染毒后,即刻以Na-DMPS(300mg/kg)腹腔注射.观察6 h后处死,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各组小鼠大脑皮层中GABA、Glu含量,同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比色法等方法测定大脑皮层中谷氨酰胺(Gln)含量及谷氨酰胺合成酶(GS)、谷氨酸脱羧酶(GAD)、γ-氨基丁酸转氨酶(GABA-T)的活力.结果 与对照组[GABA为(3.41±0.12)μmol/g、Glu为(14.00±0.16)μmol/g、Gln为(1.25±0.19)μmol/g、GAD为(13.50±0.25)μmol·g-1·h-1、GABA-T为(25.51±0.21)μmol·g-1·h-1、GS为(142.19±1.31)U/mgpro]比较,急性中毒组小鼠大脑皮层GABA[(3.14±0.14)μmol/g]含量降低,Glu[(17.54±0.40)μmol/g]和Gln[(3.35±0.27)μmol/g]含量增高,GAD[(11.93±0.15)μmol·g-1·h-1]、GABA-T[(24.15±0.22)μmol·g-1·h-1]、GS[(140.75±1.01)U/mg pro]活力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急性中毒组相比,Na-DMPS组GABA[(3.52±0.30)μmol/g]含量升高,Glu[(14.20±0.32)μmol/g]和Gln[(1.32±0.17)μmol/g]含量降低,GAD[(13.01±0.45)μmol·g-1·h-1]、GABA-T[(25.19±0.26)μmol·g-1·h-1]、GS[(142.35±1.20)U/mgpro]活力增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a-DMPS保护组与对照组相比,大脑皮层中GABA、Glu、Gln含量,GAD、GABA-T、GS活力,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溴苯腈中毒所致小鼠中枢神经的毒性作用可能与大脑皮层组织中GABA和Glu含量的变化有关,Na-DMPS能改善溴苯腈中毒小鼠大脑皮层组织中GABA和Glu含量.
李萌芳陆长军邱俏檬卢中秋梁欢洪广亮
关键词:急性毒性试验二巯丙磺钠大脑皮层
百草枯在兔体内的毒物代谢动力学被引量:11
2010年
目的 建立兔血浆中百草枯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法,研究其在兔体内的毒物代谢动力学.方法 12只雄性H本大耳白兔随机分成2组,单剂量灌胃60 mg/kg或静脉注射6 mg/kg百草枯后不同时间点取血,采用HPLC检测血浆中百草枯的浓度,计算毒物代谢动力学参数及口服生物利用度.结果 HPLC检测血浆中百草枯在0.05~50.00 mg/L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相对回收率为99.41%~102.32%,绝对回收率为83.72%~90.48%,日内、日间精密度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10%.灌胃组百草枯峰浓度为(14.46±2.35)mg/L,达峰时间为(1.63±0.31)h,曲线下面积(0-t)为(177.61±14.62)mg·h/L,曲线下而积(0-∞)为(182.24±14.54)mg·h/L;静脉注射组的峰浓度为(35.13±5.53)mg/L,达峰时间为0.05 h,曲线下面积(0-t)为(121.74±12.30)mg·h/L,曲线下面积(0~∞]为(125.12±12.17)mg·h/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口服生物利用度为14.66%±1.55%.灌胃组和静脉注射组的半减期、平均驻留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百草枯口服生物利用度较差,静脉注射与口服给药的半减期无明显差异.建立的HPLC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可用于百草枯的检测及毒物代谢动力学研究.
阚歆张潇云董洁李婉姝胡国新卢中秋
关键词:百草枯色谱法高效液相药代动力学生物利用度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同时检测兔血浆中3种草乌成分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检测血浆新乌头碱、乌头碱和次乌头碱浓度的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1200系列的高效液相色谱仪和Bruker esquire HCT质谱仪检测。兔血浆在碱性条件下经乙醚萃取,以乙腈:0.1%碳酸氢铵(60:40)为流动相,ZORBAX SB-C18色谱柱分离,质谱电喷雾离子化源(ESI),选择离子监测、内标法定量。结果新乌头碱、乌头碱、次乌头碱3种物质的线性范围宽,线性关系良好,定量下限分别为1.0、0.4和0.5μg/L;血浆的萃取回收率高,在84.17%-98.06%;3种成分的日内、日间精密度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0%。结论该色-质联用分析方法准确、灵敏度高,可用于急性草乌中毒患者的血浓度监控及药代动力学和毒代动力学研究。
邱俏檬刘刚梁欢卢中秋洪广亮王志翊
关键词:新乌头碱乌头碱次乌头碱高效液相色谱-质谱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