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宜昌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A11301-04)

作品数:18 被引量:42H指数:4
相关作者:许新华刘洋鲁明骞苏进易芳更多>>
相关机构: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三峡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宜昌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湖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5篇肿瘤
  • 13篇细胞
  • 6篇干细胞
  • 5篇鼻咽
  • 5篇鼻咽癌
  • 4篇肿瘤干细胞
  • 4篇恶性
  • 4篇恶性肿瘤
  • 4篇CD44
  • 3篇咽肿瘤
  • 3篇头颈
  • 3篇头颈部
  • 3篇头颈部肿瘤
  • 3篇颈部
  • 3篇颈部肿瘤
  • 3篇基因
  • 3篇癌细胞
  • 3篇鼻咽癌细胞
  • 3篇鼻咽肿瘤
  • 3篇CD44^+

机构

  • 18篇三峡大学第一...
  • 13篇三峡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18篇许新华
  • 10篇刘洋
  • 5篇易芳
  • 5篇苏进
  • 5篇鲁明骞
  • 4篇黄乔
  • 4篇刘小艳
  • 3篇李道俊
  • 2篇薛峰
  • 1篇任精华
  • 1篇陈卫红
  • 1篇胡娟

传媒

  • 8篇广东医学
  • 4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山东医药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肿瘤
  • 1篇重庆医学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临床耳鼻咽喉...

年份

  • 1篇2015
  • 4篇2014
  • 5篇2013
  • 6篇2012
  • 2篇2011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D44^+鼻咽癌细胞的干细胞生物学特性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从人鼻咽癌SUNE-1 5-8F细胞株中分离出CD44+细胞并探讨其生物学特性。方法常规培养SUNE-1 5-8F细胞,采用流式细胞学技术检测SUNE-1 5-8F细胞中CD44+的表达并用流式细胞仪分选CD44+细胞;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克隆形成实验等检测并比较CD44+、CD44-细胞在体外增殖、分化等方面的差异;并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干细胞基因Oct4、Bmi-1的表达。结果 CD44+细胞在鼻咽癌细胞中SUNE-1株所占的比率约为52.5%;新分选的CD44+细胞在无血清培养液和完全培养液中较CD44-及未分选细胞均显示出较强增殖能力;RT-PCR示Bmi-1和Oct4mRNA在CD44+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CD44-细胞。CD44+和CD44-细胞在接受2Gy放射处理后,其平均克隆生成效率分别为(23.44±1.90)%和(7.78±1.17)%(P<0.001);CD44+细胞较CD44-细胞在相同顺铂和多西他赛药物浓度下显示出更高的细胞存活率。结论 CD44+细胞具有类肿瘤干细胞特性,可能是鼻咽癌的重要肿瘤干细胞标志之一。
许新华苏进鲁明骞李道俊黄乔薛峰易芳
关键词:鼻咽肿瘤肿瘤干细胞CD44生物学特性
恶性肿瘤治疗相关性血栓疾病研究现状被引量:5
2013年
肿瘤相应的治疗措施如中心静脉置管、手术、化疗等会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黏附分子增多,使血细胞相互黏附并释放促凝物质,形成高凝状态进而形成血栓性疾病。癌症患者血栓形成的风险增加4.1倍,接受化疗的患者风险增加6.5倍。静脉血栓栓塞症(VTE)作为癌症患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4%~20%,并且常成为导致癌症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1]。
刘小艳许新华
关键词:恶性肿瘤血栓疾病血管内皮细胞损伤静脉血栓栓塞症中心静脉置管黏附分子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3年
研究发现,肿瘤周围大量浸润的炎症细胞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可促进肿瘤的生长、侵袭和转移,从而参与肿瘤的发生与发展,被认为是肿瘤的第七大特征[1].因此,由非肿瘤细胞如内皮细胞、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间充质干细胞,以及不同免疫细胞如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等组成的肿瘤微环境成为近年研究的热点.不同于肿瘤细胞,肿瘤微环境中的支持细胞往往在遗传上相对稳定,耐药性发生的潜能降低[2].作为肿瘤微环境主要免疫细胞的巨噬细胞被发现可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转移,诱导肿瘤细胞产生免疫耐受,被称为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TAMs).因此,针对TAMs在肿瘤演变过程中各种生物学行为的干预成为目前肿瘤防治的新靶点;而TAMs向肿瘤组织的归巢能力也为靶向抗癌药物的研制和应用提供了新的策略.
刘洋许新华
关键词:肿瘤相关巨噬细胞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肿瘤微环境间充质干细胞靶向抗癌药物免疫细胞
bmi-1基因与肿瘤靶向治疗被引量:1
2013年
目前肿瘤的治疗基于杀死增殖细胞,能有效地减少肿瘤的量,但却易复发。普遍认为在许多肿瘤中存在着对传统放、化疗更具抵抗性的亚群细胞,这种独特的细胞群能导致肿瘤的复发和转移,并促发新的肿瘤;且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克隆性肿瘤干细胞的存在[1-2]。
刘洋许新华
关键词:靶向治疗BMI-1基因增殖细胞抵抗性细胞群克隆性
肿瘤干细胞标记CD44和CD133在鼻咽癌细胞株中的表达检测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索肿瘤干细胞标记物CD44和CD133在鼻咽癌(NPC)中的表达量及其有效分选方式。方法常规培养SUNE-1 5-8F细胞,采用免疫荧光技术及流式细胞学技术检测SUNE-1 5-8F细胞中CD44、CD133的表达,并用流式细胞仪分选CD44+、CD44+CD133+细胞。结果激光共聚焦镜下鼻咽癌SUNE-1 5-8F细胞株细胞膜上可以观察到CD44分布;流式细胞学技术检测SUNE-1 5-8F中CD44+其表达率为42.4%~52.5%,经流式细胞仪分选得到的CD44+和CD44-细胞,其纯度分别达98.3%和97.9%。流式细胞仪检测到CD44+CD133+细胞(P2)在SUNE-1 5-8F细胞株中的表达约为3.1%。结论 SUNE-1 5-8F细胞株中肿瘤干细胞标记含量较高,适合鼻咽癌干细胞的研究,且流式细胞学技术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分选细胞手段。
苏进黄乔许新华鲁明骞易芳
关键词:鼻咽肿瘤肿瘤干细胞CD44CD133
国产新药凯美纳的应用现状与前景被引量:1
2012年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是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的重要受体结构,众多研究显示该细胞信号转导通路参与肿瘤的发生与发展。有学者通过RNA干扰靶向抑制EGFR的研究显示,可诱导鼻咽癌等细胞凋亡及坏死。
刘洋许新华
关键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RECEPTOR细胞信号转导通路新药RNA干扰
厄罗替尼一线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老年患者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评价厄罗替尼一线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老年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7年5月—2008年12月首次确诊的35例70~81岁中晚期NSCLC老年患者,其中鳞状细胞癌18例、腺癌13例、细支气管肺泡癌4例;吸烟者19例,不吸烟者16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厄罗替尼150mg/d口服治疗,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无法耐受的不良反应。对所有患者均进行随访,观察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并计算生存情况。结果:35例患者中,1例获得完全缓解,16例获得部分缓解,10例疾病稳定,8例疾病进展;总有效率为48.6%(17/35),疾病控制率为77.1%(27/35)。中位至疾病进展时间为6.4个月,中位总生存期为12.7个月,1年生存率为48.6%(17/35)。性别、病理类型和吸烟史与疾病控制率相关(P<0.05)。不良反应主要为皮疹和腹泻,只有1例患者因较为严重的皮疹和腹泻而减少厄罗替尼剂量。结论:厄罗替尼一线治疗中晚期NSCLC老年患者可取得较好的疾病控制率和临床获益,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苏进许新华李道俊黄乔鲁明骞薛峰易芳
关键词:厄罗替尼老年人
恶性肿瘤糖代谢异常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2年
早在1919年就有研究者在癌肿恶病质患者中发现存在糖代谢紊乱,对胰岛素(Is)的敏感性下降,但是没有引起过多的关注。在1959年,JOSLIN等[1]报道了肿瘤和糖尿病在同一患者出现的问题,但是当时尚缺乏有力的证据。1960年,两者的联系在一人口普查时再次被提出:肿瘤患者常伴有糖代谢紊乱[2]。近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刘洋许新华
关键词:恶性肿瘤糖代谢异常糖代谢紊乱肿瘤患者人口普查恶病质
肿瘤干细胞与放射抵抗性的最新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3年
随着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调强放射治疗、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等精确放射治疗的广泛开展和普及,正常组织受到射线照射的剂量大大减少,使得放射治疗在肿瘤的治疗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突出。但仍有较多晚期肿瘤患者对放疗不敏感或表现出放射抵抗。进而导致治疗的失败。近年来,肿瘤干细胞(cancerstemcells.CSCs)是形成不同分化程度肿瘤细胞和肿瘤增长、复发及转移根源的观点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已有较多的研究报道指出CSCs的存在或表现出放射抵抗性,靶向CSCs可改善肿瘤的辐射抵抗性,因此CSCs可能是影响放疗疗效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本文主要就近几年CSCs在放射抵抗性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刘小艳许新华
关键词: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肿瘤干细胞抵抗性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调强放射治疗精确放射治疗
miRNAs与鼻咽癌研究新进展
2014年
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是一多基因疾病,其发生与遗传、EB病毒(EBV)感染、环境、饮食如腌制食品的摄入量等因素有关,好发生于中国南部、东南亚及北非地区.由于其非特异性的早期症状而导致确诊时常处于晚期,目前已造成了严重的全球性健康问题.因此,阐明NPC动态发展的分子机制,确定其进程中的生物标志物和检测高风险因素都是非常必要的.微RNAs(microRNAs,miRNAs)作为转录后的负性调节器,因发现其失调在肿瘤的生物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一直是研究的热点.迄今,很多miRNAs已显示通过靶向特定的基因而参与NPC的发生与发展.
刘洋许新华
关键词:MIRNAS鼻咽癌CARCINOMA全球性健康问题多基因疾病腌制食品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