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巢湖学院科学研究基金(XWY-200807)

作品数:9 被引量:17H指数:2
相关作者:谷峰陈文张健潘爱华陈木更多>>
相关机构:巢湖学院安徽师范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巢湖学院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语言文字

主题

  • 6篇翻译
  • 4篇翻译策略
  • 3篇适应选择论
  • 3篇翻译生态
  • 3篇翻译生态环境
  • 3篇翻译适应选择...
  • 2篇意蕴
  • 2篇译介
  • 2篇异化
  • 2篇异化归化
  • 2篇英汉
  • 2篇英汉词汇
  • 2篇哲学
  • 2篇思辨
  • 2篇文化
  • 2篇文化意蕴
  • 2篇归化
  • 2篇辩证
  • 2篇辩证统一
  • 2篇词汇

机构

  • 9篇巢湖学院
  • 1篇安徽师范大学
  • 1篇广东外语外贸...

作者

  • 7篇谷峰
  • 2篇陈文
  • 2篇张健
  • 1篇陈木
  • 1篇潘爱华

传媒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南京理工大学...
  • 1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巢湖学院学报
  • 1篇北京化工大学...
  • 1篇西南科技大学...
  • 1篇合肥学院学报...
  • 1篇河北理工大学...
  • 1篇重庆工学院学...

年份

  • 1篇2012
  • 6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从翻译适应选择论看译者的选择性适应与适应性选择——以鲁迅早期译介域外科学小说的个案研究为例被引量:2
2011年
翻译适应选择论将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中的"自然选择"、"适者生存"学说引入翻译理论研究,凸显了译者的主体性——译者的选择性适应与适应性选择,为翻译研究开辟了一条新路径。在翻译适应选择论的指导下,以鲁迅早期译介域外科学小说为个案研究对象,指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选择、适应特定的翻译生态环境,并依此择译合适的文本、实现"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转换",以提高"最佳翻译"的"整合适应选择度"。
谷峰
关键词:翻译翻译生态环境
翻译中的选择性适应与适应性选择——翻译适应选择论视域下鲁迅早期科学译著的选材与翻译策略被引量:6
2012年
翻译适应选择论从生态社会学的视角诠释翻译现象,凸显了翻译活动的社会性和译者的主体性。根据翻译适应选择论,翻译是译者在受制于多元的翻译生态环境的同时选择、适应特定的翻译生态环境的社会活动。译者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依据特定的翻译生态环境"择当译之本",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以实现目的语的多维度"适应性选择转换"。在翻译适应选择论的指导下,考究了鲁迅早期译介域外科学著述的社会活动,指出鲁迅翻译科学小说的取材适应了中国"科学救国"的翻译社会环境,翻译策略的取向实现了汉语世界的多维度"适应性选择转换"。
谷峰
关键词:翻译适应选择论翻译社会学翻译生态环境
翻译中的动态意义观阐释
2011年
翻译中的意义一直是国内外译界讨论的核心问题,诸多学者对其提出了不同的见解。从不同的视角对翻译中的动态意义观进行综合分析——不确定性﹑非客观性和流变性,并对翻译中引起意义发生动态变化的因素做一些启发性的探究。
谷峰
关键词:不确定性流变性
翻译中的选择与顺应——从顺应论视角看鲁迅译介科学著述的选材及翻译策略被引量:1
2011年
根据Jef Verschueren的顺应论,语言使用是语言使用者按照交际语境和交际对象不断作出语言选择的过程。同一切语言交际活动一样,翻译也是一种不断作出选择的过程。为了成功地实现翻译目的,译者要顺应具体的交际语境和交际对象,选择相应的文本和翻译策略。在顺应论的指导下,鲁迅译介域外科学小说的选材顺应了中国"科学救国"的交际语境,翻译策略的选择顺应了汉语世界读者的语言阅读习惯。
谷峰
关键词:顺应论翻译策略
异化归化的哲学与政治思辨
2011年
异化归化策略是文化派别形成之后被正式提出来的,并逐渐成为翻译研究的重中之重。译界对于异化归化的诸多传统研究视阈却往往把二者之间定格为一种静态的对立关系。其实异化归化在哲学和政治二维视域处处透露出静中有动,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关系。
张健
关键词:异化归化哲学辩证统一
从文化延伸的视角研究英汉词汇文化意蕴差异性被引量:4
2008年
从风俗习惯、历史文化背景、宗教信仰和地理环境等不同的文化延伸视角分析英汉词汇文化意蕴差异性的原因,探究英汉词汇文化意蕴差异的3种类型:英汉词汇的指称意义相同,但文化意蕴完全不同;英汉词汇的指称意义和文化意蕴"貌合神离";英汉词汇的指称意义和文化意蕴同时空缺。
谷峰陈文潘爱华
关键词:文化意蕴英汉词汇指称意义
翻译:选择性适应与适应性选择——从翻译适应选择论看鲁迅译介革命文学作品的选材与翻译策略被引量:1
2011年
翻译不是单纯的语言活动,而是与其周围各种因素密切相关的一种自然生态活动。翻译适应选择论为翻译研究开辟了一条新路径。该理论认为翻译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和选择"翻译生态环境"适应程度的结果。在翻译适应选择论的指导下,鲁迅译介域外革命文学作品的取材及翻译策略的取向适应了当时相应的"翻译生态环境"。
谷峰
关键词:翻译生态环境
从跨文化角度看英汉“词汇真空”现象被引量:1
2010年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意蕴差异性,普遍存在英汉"词汇真空"现象。从跨文化角度探究英汉"词汇真空"现象的特征:词汇完全真空、词汇部分真空和词汇真空下的文化冲突。为了促进两种语言文化交流,重点探究了英汉"词汇真空"的归化法与异化法、意译法与音译法、改译法与借译法的翻译策略。
谷峰陈文陈木
关键词:文化意蕴文化冲突翻译策略
异化归化的哲学与政治思辨被引量:2
2011年
异化归化策略是文化派别形成之后被正式提出来的,并逐渐成为翻译研究的重中之重。译界对于异化归化的诸多传统研究视阈却往往把二者之间定格为一种静态的对立关系。其实异化归化在哲学和政治二维视阈处处透露出静中有动,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关系。
张健
关键词:异化归化哲学辩证统一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