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608063)

作品数:18 被引量:169H指数:9
相关作者:沈国辉孙炳楠楼文娟李庆祥杨仕超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浙江省电力设计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建筑科学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7篇荷载
  • 17篇风荷载
  • 13篇冷却塔
  • 11篇风致
  • 10篇风致响应
  • 9篇风洞
  • 8篇风洞试验
  • 7篇双曲冷却塔
  • 6篇大型双曲冷却...
  • 5篇大型冷却塔
  • 4篇有限元
  • 4篇数值模拟
  • 4篇值模拟
  • 3篇风压
  • 3篇本征正交分解
  • 3篇本征正交分解...
  • 2篇输电
  • 2篇输电塔
  • 2篇数值模拟研究
  • 2篇自振

机构

  • 22篇浙江大学
  • 6篇广东省建筑科...
  • 3篇浙江省电力设...
  • 3篇联合工程公司
  • 2篇广东省电力设...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浙江工业大学

作者

  • 22篇沈国辉
  • 20篇孙炳楠
  • 14篇楼文娟
  • 6篇鲍侃袁
  • 6篇李庆祥
  • 5篇杨仕超
  • 3篇余关鹏
  • 2篇吴建国
  • 2篇刘显群
  • 2篇何运祥
  • 2篇张坚
  • 2篇王宁博
  • 1篇叶尹
  • 1篇刘若斐
  • 1篇李宏男

传媒

  • 5篇空气动力学学...
  • 5篇浙江大学学报...
  • 3篇工程力学
  • 2篇振动与冲击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重庆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2
  • 7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双曲冷却塔的脉动风荷载模拟和风致响应被引量:9
2010年
采用线性滤波法中的自回归模型(AR)法对冷却塔表面空间相关的多点脉动风压时程进行模拟,分析脉动风压在时域和频域上的分布特征,发现准定常假设不够准确.同时采用有限元方法对冷却塔的自振频率分布和模态特征进行讨论,发现冷却塔的自振频率较为密集,前40阶自振频率为1.0~2.2Hz.通过冷却塔在脉动风压作用下的瞬态响应分析,得到冷却塔各响应的时域和频域特征,描述响应中的背景分量和共振分量的分布特点,并探讨AR法中采样间隔的合理取值.通过对有限元瞬态分析的结果分析指出,风致位移响应在塔身颈部附近达到最大,Mises应力响应则在塔底附近达到最大值.
鲍侃袁沈国辉孙炳楠
关键词:大型双曲冷却塔风致响应时域分析
单塔和双塔情况下大型冷却塔的表面风压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针对大型冷却塔在单塔和双塔情况下的表面风压分布,应用风洞试验方法进行研究,采用增加模型表面粗糙度的方法来补偿模型试验的雷诺数效应,通过与以往成果的比较以确定合理的粗糙度,进行变风向角和塔间距工况的双塔干扰试验.研究表明:模型表面粗糙度对冷却塔外表面风压系数有较大影响;双塔串列时前塔对后塔的影响远大于后塔对前塔的影响;斜列时可根据前塔对后塔的干扰程度并按风向角划分为3个区域.同时给出典型塔间距下考虑风向角因素的后塔体型系数包络线,供设计参考.
沈国辉鲍侃袁孙炳楠李庆祥
关键词:风荷载风压系数粗糙度
大型冷却塔双塔干扰的风洞试验研究被引量:20
2011年
采用风洞试验方法研究双塔情况下冷却塔的风致干扰问题,通过增加模型表面粗糙度的方法以补偿模型试验的雷诺数效应,应用POD方法进行风压点的插值和加密,计算单双塔的阻力系数、升力系数和底部剪力系数,并分析干扰系数随塔间距、风向角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单塔情况下,平均阻力系数较大,平均升力系数为零;阻力系数和升力系数的标准差数据相当。双塔情况下,阻力系数的平均值和极大值对应的干扰系数几乎相同;对于升力系数极大值的干扰系数,大部分数据大于1,最大的数据达1.75。
沈国辉余关鹏孙炳楠楼文娟李庆祥杨仕超
关键词:冷却塔风荷载风洞试验本征正交分解法
大型双曲冷却塔的自振特性被引量:9
2012年
针对大型双曲冷却塔的自振特性问题,采用有限元方法进行计算分析,以某典型塔为例分析自振频率和振型的分布特点,并进行冷却塔自振特性的变参数分析,最后拟合得基频和倾覆频率的计算公式。分析表明:冷却塔的基频与混凝土材料参数槡E/ρ、筒体厚度成线性递增关系,与高度成反比,与人字柱总截面面积和子午线退化参数呈二次曲线关系。拟合公式与实测结果吻合较好,说明其在预测冷却塔自振频率方面具有较高可信度。
沈国辉王宁博孙炳楠楼文娟
关键词:冷却塔有限元振型
大型冷却塔风致响应的干扰效应被引量:9
2012年
为了研究渡桥电厂冷却塔的群塔干扰效应,采用呈倒品字型布置的3个冷却塔进行简化分析.变化塔间距和风向角,进行180个工况的风洞试验.基于试验结果进行风致响应的计算和干扰效应分析,将干扰计算结果作为渡桥电厂塔群干扰的参考.研究表明:在单塔情况下,冷却塔横风向底部剪力系数的平均值几乎为零,极大值较大;冷却塔壳体在风荷载作用下拉应力主要出现在迎风面的中下部;在三塔情况下环向薄膜应力的干扰系数均小于1,子午向薄膜应力极大值的干扰系数基本上均大于1,最大值达1.57.
沈国辉余关鹏孙炳楠楼文娟李庆祥杨仕超
关键词:冷却塔风荷载风致响应风洞试验
基于POD方法的冷却塔风荷载的分析
通过风洞试验获得冷却塔的表面风压,为分析冷却塔表面的风荷载,采用POD方法对冷却塔表面的风场进行加密和重构,并以此计算截面的阻力系数和塔底弯矩等,进而进行干扰效应的研究。计算表明,单塔的第一阶POD特征向量呈对称分布,第...
余关鹏沈国辉孙炳楠楼文娟
关键词:POD冷却塔风荷载
文献传递
大跨越输电塔线体系的地震响应研究被引量:40
2008年
大跨越输电塔线体系塔身极高,塔线耦合作用显著,抗震分析时需采用精细的三维有限元方法。针对某大跨越输电塔线体系,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和时程分析法进行考虑三向输入的地震响应研究。自重作用下塔线体系各杆件的轴应力比单塔体系大。地震作用下两种体系各杆件轴应力的差别不大,但对于支座的基底剪力,塔线体系的结果比单塔体系小。同时两种计算结果之间的可比性很好,说明方法应用和计算过程的准确性。
沈国辉孙炳楠何运祥叶尹楼文娟
关键词:输电塔地震大跨越有限元
双曲冷却塔风致响应的理论研究
双曲冷却塔外表面风压分为平均风压和脉动风压,本文重点对脉动风压进行研究。提出脉动风压存在对称与反对称两种形态,将风致响应按正反对称的模态进行分解,并运用准静态假设和数理统计的方法分析得到冷却塔表面风致响应标准差与脉动风压...
鲍侃袁沈国辉孙炳楠楼文娟
关键词:双曲冷却塔风荷载
文献传递
绝缘子断裂对大跨越输电线路的动力效应被引量:13
2008年
输电线路中的绝缘子由于外界多种因素作用可能会发生断裂,致使导线跌落,在导线下落过程中将对输电线路产生持续的动力冲击作用.以某大跨越输电塔为例,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了塔线模型,并对导线的跌落过程进行模拟.导线在自由跌落过程中存在明显的回弹,动力效应显著,部分杆件如挂线杆将产生较大的峰值应力,关于中轴面对称的杆件将产生摇摆效应.与地面接触的导线在跌落过程中也存在导线回弹现象,构件内力与导线自由跌落时相差不多.从能量角度解析了这两种导线跌落过程,并通过对比验证了导线跌落模拟的准确性.
沈国辉何运祥孙炳楠叶尹楼文娟李宏男
关键词:输电塔绝缘子有限元方法大跨越输电塔
工程常见塔间距下大型冷却塔的双塔干扰效应被引量:2
2015年
针对工程常见塔间距下冷却塔双塔干扰效应采用风洞试验方法进行研究,通过增加模型表面粗糙度来补偿模型试验的雷诺数效应,变化塔间距和风向角进行125种工况的风洞试验,进行基于有限元的风致响应计算,获得不同风向角和塔间距下的整体风荷载和风致响应,并以此进行双塔的干扰效应研究。研究发现双塔并行放置时,由于"狭缝效应"的存在使得顺风向塔底剪力的干扰系数大于1,此时塔间距越小,干扰效应越显著;本文研究的塔间距下基于多组风荷载和风致响应指标的干扰系数最大值约为1.15;顺风向塔底剪力和弯矩的干扰系数最大值大约出现在67.5°风向,基于风致响应指标的最大值出现在90°≤θ≤150°之间的风向。
沈国辉张坚刘显群吴建国姚旦
关键词:冷却塔风洞试验风荷载风致响应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