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0CZS005)
- 作品数:6 被引量:13H指数:2
- 相关作者:杨晓春更多>>
-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更多>>
- 元代回回人分布补考被引量:6
- 2013年
- 本文根据元代清真寺建立的比较可靠的资料,补充了杨志玖先生《回回人的东来和分布》一文考证所得之外的6个元代回回人的分布地点:怀庆路(今沁阳市)、济南路(今济南市)、益都路(今青州市)、平江路(今苏州市)、松江府(今上海市松江区)、福州路(今福州市)。所考进一步丰富了元代"回回遍天下"的认识。
- 杨晓春
- 关键词:回回人清真寺
- 近一百五十年以来明清汉文伊斯兰教典籍收集、整理与出版的概况(1858—2008年)
- 2011年
- 本文试图比较全面地反映19世纪中期以来,在现代学术视野下开展的明清汉文伊斯兰教典籍收集、整理与出版的概况,主要目的是想为明清汉文伊斯兰教典籍的利用提供一定的方便,同时也为了解相关的研究史提供一定的线索。笔者有几点需要首先在此说明:第一,以中国学者为主的当代学者对明清汉文伊斯兰教典籍的专门研究成果基本上没有被纳入,所以题目中不标"研究"字样;第二,日本学者的相关工作没有包括。
- 杨晓春
- 关键词:回族穆斯林当代学者
- 《回回原来》的成书年代及相关问题略探被引量:6
- 2014年
- 《回回原来》的成书年代问题,已有一些讨论,但尚无确说。通过现存各种版本的查询,可知直接获知《回回原来》至少在同治十一年(1873年)之前成书,可以间接获知至少在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之前已经成书。而故事本身描述的西出嘉峪关的信息,则显示了最初产生的时代可能早到明代中后期而不是清代。多种版本所附的序跋文字,对于考察《回回原来》的写定时间很有帮助,其中有一序所署的康熙壬寅,可以考定为康熙元年(1662年),这大致可以看成是《回回原来》最后写定的时间。
- 杨晓春
- 关键词:成书时代
- 从乾隆四十七年海富润携书案相关档案资料看中国回民学经问题
- 2014年
- 清乾隆四十七年海富润携书案的相关档案资料(主要是当年五月广西巡抚朱椿的一道奏折),展现了一位回民长途跋涉、远赴异乡学经的生动画卷。朱椿奏折所附海富润携带伊斯兰教典籍的清单,则显示出其中绝大多数是中国伊斯兰教界长期以来最为通行的经籍;同时也说明,虽然明末以来一直有汉文伊斯兰教典籍的著译,但阿拉伯文、波斯文经典仍然在宗教领域占居着主导的位置。
- 杨晓春
- 关键词:奏折
- 18世纪下半叶中国内地回民分布状况初探——以清乾隆四十六年、四十七年的档案资料为中心被引量:1
- 2015年
- 清乾隆四十七年海富润携书案相关的一批档案资料,以及乾隆四十六年西北回族、撒拉族起义之后的一些相关档案资料,比较全面地反映十八世纪下半叶中国内地回民的分布问题。综合可知,除了陕西因为同治、光绪年间的回民起义,人口大量减少外,其他各省回民的基本分布情况与今天回族的分布是相当一致的。
- 杨晓春
- 关键词:人口分布回民档案
- 明清汉文伊斯兰教典籍札记六则
- 2013年
- 一、嘉庆十九年抄录《克里默解》之马天庆其人《中国穆斯林》刊布的《克里默解》,介绍:"被再发现的这部珍贵史料,是手抄的‘重录’本,字迹挺拔秀丽,而非刻版原书(原书是否刻版,尚无从根据),是咸丰十年(1860)根据嘉庆十九年(1814)洮阳(甘肃临潭)马天庆抄本重录的。重录者未留下姓名。"马天庆其人,见于清马永年撰《圣赞诗略》。此书乾隆五十九年(1794)马永年《自序》后有"乾隆甲寅年甲寅月望日洮阳马吉圣天庆敬刊"一行字,又此书《自序》云:"余洮阳大户人也,幼而乏学,长而贸易,沐雨栉风,奔驰跋涉,光阴迅速,瞬息廿年。至于癸卯,寄迹湟中,缘结二三莫逆,或登山临水,或游圃赏花,屡屡时同,迄今十载余矣。是岁孟秋之望,二友来寓,谈学论典,共坐良久,各道己见。天庆云:‘有滇南文炳、金陵介廉。
- 杨晓春
- 关键词:中国穆斯林《自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