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270257)

作品数:9 被引量:73H指数:5
相关作者:黄冰心丁兰平谭华强王宏伟孙国栋更多>>
相关机构:汕头大学天津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汕头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中国海
  • 5篇中国海洋
  • 5篇区系
  • 5篇物种
  • 4篇物种组成
  • 4篇新分类系统
  • 2篇海藻
  • 1篇大型海藻
  • 1篇蛋白
  • 1篇多管藻
  • 1篇多毛
  • 1篇藻胆蛋白
  • 1篇藻红蛋白
  • 1篇生长率
  • 1篇丝状体
  • 1篇松节藻科
  • 1篇坛紫菜
  • 1篇特定生长率
  • 1篇紫菜
  • 1篇自由丝状体

机构

  • 9篇汕头大学
  • 3篇天津师范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辽宁师范大学

作者

  • 9篇丁兰平
  • 9篇黄冰心
  • 2篇谭华强
  • 1篇孙国栋
  • 1篇颜泽伟
  • 1篇王展
  • 1篇张全亮
  • 1篇王宏伟
  • 1篇钟丽敏
  • 1篇孙忠民

传媒

  • 5篇广西科学
  • 1篇海洋与湖沼
  • 1篇海洋学报
  • 1篇热带亚热带植...
  • 1篇热带海洋学报

年份

  • 5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中国海洋褐藻门多毛藻属的研究I被引量:1
2014年
对我国沿海岸采集的褐藻门多毛藻属(Myriactula)标本进行了分类学研究。经鉴定确认了4种,其中2新种,即阿拉伯多毛藻[M.arabica(Kuetzing)Feldmann]、粗丝多毛藻[M.clavata(Takamatsu)Feldmann]、漳浦多毛藻(M.zhangpuensis Luan et Ding,sp.nov.)和海州多毛藻(M.haizhouensis Luan et Ding,sp.nov.)。对漳浦多毛藻和海州多毛藻进行了较详细的特征描述。模式标本均存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物标本馆。
黄冰心栾日孝丁兰平
关键词:褐藻
北部湾大型海藻资源研究及应用展望被引量:9
2014年
对北部湾大型海藻物种多样性、地理分布、资源研究成果、研究现状以及开发利用等进行总结和分析,发现北部湾在大型海藻资源调查、开发利用和生态修复等方面还有巨大的研究空间,提出大力发展海藻生态养殖业,加大对大型海藻科研的支持和投入,扶助海藻产业链建设的观点,以期为北部湾海洋经济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丁兰平王展黄冰心
关键词:大型海藻可持续发展
中国海洋蓝藻门新分类系统被引量:4
2014年
结合文献资料,建立我国海洋蓝藻门新的分类系统,并分析各物种分布特征。我国海洋蓝藻门有5目20科56属161种及其变种,在我国海藻三区的区系分布为黄渤海29种、东中国海18种、南中国海148种,四小区的区系分布为黄海西区29种、东海西区18种、南海北区77种和南海南区96种。
黄冰心丁兰平
关键词:蓝藻门区系物种组成中国海
不同培养方式及换水频率对坛紫菜(Porphyra haitanensis)自由丝状体生长及藻胆蛋白含量的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本实验以坛紫菜自由丝状体为材料,研究不同培养方式(静置、摇床、通气)和换水频率(5 d、7 d、10 d、20 d)对丝状体生长及藻胆蛋白(PE、PC)含量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坛紫菜自由丝状体在摇床培养条件下生长较好,特定生长速率可达10.8327%10.8915%;摇床培养下的丝状体 PE 含量相对静置培养的较高一些,通气培养的相对较低,最高为36.8168 mg/g;静置条件下培养的丝状体PC 含量最高,摇床培养次之,通气培养最低,最低为1.0824 mg/g。相同培养方式下,换水频率对丝状体特定生长速率影响不大;除通气培养外,换水频率20 d 其 PE、PC 含量较高。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实验范围内的培养方式及换水频率对丝状体特定生长速率大小、PE 和 PC 含量不存在交互作用。本文实验结果对坛紫菜自由丝状体产业化应用于食品加工、色素提取等产业提供了实验理论和依据。
丁兰平颜泽伟张全亮徐佩杭黄冰心
关键词:丝状体特定生长率藻红蛋白
中国海洋红藻门新分类系统被引量:24
2015年
利用研究结果并参考文献资料,对我国海洋红藻门新的分类系统进行组织和完善,并阐述了各物种分布特征。我国海洋红藻门有2纲16目46科216属845种及其变种,在我国海藻三区的区系分布为黄渤海190种、东中国海134种和南中国海702种,四小区的区系分布为黄海西区190种、东海西区134种、南海北区246种和南海南区576种。
丁兰平黄冰心王宏伟
关键词:中国海区系物种组成
中国海洋褐藻门新分类系统被引量:10
2015年
根据研究结果并结合文献资料,组织和完善了我国海洋褐藻门新的分类系统,并阐述了各物种分布特征。我国海洋褐藻门有1纲13目28科74属378种及其变种,在我国海藻三区的区系分布为黄渤海119种、东中国海30种和南中国海279种,在四小区的区系分布为黄海西区119种、东海西区30种、南海北区128种和南海南区217种。
黄冰心丁兰平栾日孝孙忠民
关键词:中国海区系物种组成
中国海洋绿藻门新分类系统被引量:11
2015年
根据研究结果并结合文献资料,组织和完善了我国海洋绿藻门新的分类系统,并阐述了各物种分布特征。我国海洋绿藻门有3纲14目25科57属287种及其变种,在我国海藻三区的区系分布为黄渤海67种、东中国海27种和南中国海250种,四小区的区系分布为黄海西区67种、东海西区27种、南海北区64种和南海南区230种。
丁兰平黄冰心栾日孝
关键词:中国海绿藻门区系物种组成
我国沿海马尾藻属(Sargassum)的物种多样性及其区系分布特征被引量:18
2013年
通过对我国沿海多次野外实地考查以及文献报道,采用统计学的分析方法,研究了马尾藻属海藻资源的物种构成和区系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马尾藻属种数在我国海域的水平分布呈现出北少南多的趋势,黄、东海仅17种,南海达到124种、占世界马尾藻总数的36.47%。其中,黄海西区、东海西区、南海北区和南海南区种数及小区单一分布种类数分别为10、13、82和61种及2、3、52和42种。我国特有种类为64种、占世界尾藻总数的18.82%。在我国沿海马尾藻的垂直分布特征为:高潮带2种,低潮带91种,潮下带78种。
黄冰心丁兰平谭华强孙国栋
关键词:物种多样性马尾藻属海藻区系
海洋红藻岩生多管藻绒毛变种Polysiphonia scopulorum var. villum形态学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2013 年11 月-2014 年2 月间, 在广东汕头南澳岛的野外调查过程中采集到一种丝状红藻, 经鉴定为岩生多管藻绒毛变种Polysiphonia scopulorum var. villum(J. Agardh)Hollenberg, 其主要特征为: 1. 藻体大量密集丛生于岩石上, 呈绒毛垫状; 2. 藻体小, 由匍匐枝与直立枝构成, 直立枝高度不超过1cm; 3. 直立枝分枝少或不分枝, 枝端顶细胞钝圆; 4.假根由围轴细胞中部向外突出产生, 不被侧壁切割; 5. 毛丝体少量且较短, 1~3 叉, 脱落后留下的痕细胞明显; 6. 囊果长卵形,有喙; 7. 精子囊枝由毛丝体原发育形成, 螺旋排列于枝端, 圆柱状, 无不孕顶细胞; 8. 四分孢子囊4-6-(10)个微螺旋状直长列, 球形, 其孢子囊盖细胞为2 个.该种在南中国海为首次记录.为了精细观察藻体的内部结构, 摸索出了一套“染色-压片”方法, 以方便对此类属种的解剖学结构观察与分类研究.通过对该藻形态学及四分孢子囊的发育进行详细观察, 丰富了该物种的形态学知识, 扩展了其地理分布等信息.
丁兰平钟丽敏谭华强黄冰心
关键词:松节藻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