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70397)

作品数:27 被引量:188H指数:8
相关作者:刘芳贾伟平何蕊张丹丹侯沃霖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上海市糖尿病临床医学中心上海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6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1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4篇糖尿
  • 24篇糖尿病
  • 11篇病变
  • 8篇血管
  • 6篇神经病变
  • 6篇糖尿病周围
  • 5篇愈合
  • 5篇糖尿病患者
  • 5篇糖尿病周围神...
  • 5篇糖尿病周围神...
  • 5篇糖尿病周围神...
  • 5篇周围神经病
  • 5篇周围神经病变
  • 5篇2型糖尿
  • 5篇2型糖尿病
  • 5篇病患
  • 4篇蛋白
  • 4篇动脉
  • 4篇血管新生
  • 4篇炎症

机构

  • 24篇上海交通大学...
  • 8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上海市糖尿病...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上海市糖尿病...

作者

  • 24篇刘芳
  • 8篇贾伟平
  • 4篇何蕊
  • 4篇胡艳云
  • 4篇沈静
  • 4篇侯沃霖
  • 4篇张丹丹
  • 3篇赵珺
  • 3篇章晓燕
  • 3篇包玉倩
  • 3篇汪涛
  • 2篇沈英娣
  • 2篇张健
  • 2篇梅家才
  • 2篇刘波
  • 2篇庄新娟
  • 2篇田海荣
  • 2篇王洪
  • 2篇李连喜
  • 2篇张锋

传媒

  • 6篇中华糖尿病杂...
  • 4篇中国糖尿病杂...
  • 4篇国际内分泌代...
  • 3篇中华医学杂志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西北医学教育
  • 1篇复旦学报(医...
  • 1篇中国医学教育...
  • 1篇中华全科医师...
  • 1篇中华老年多器...
  • 1篇国际呼吸杂志
  • 1篇Bioact...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5篇2017
  • 8篇2016
  • 6篇2015
  • 4篇2014
  • 5篇2013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负压吸引疗法通过减轻炎症反应促进糖尿病足溃疡愈合被引量:18
2016年
目的·通过将负压吸引治疗技术(NPWT)应用于糖尿病足患者创面,观察其对糖尿病足伤口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纳入22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n=11)伤口采用清创联合NPWT,对照组(n=11)则单纯采用清创技术。2组患者术后0、7和14 d时采集伤口组织标本,行苏木精染色,观察炎症反应;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伤口IL-6和TNF-α含量,ELISA检测iNOS和COX-2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术后7、14d时实验组伤口炎症反应较对照组平缓。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提示:术后7d时,实验组TNF-α阳性面积低于对照组[(619.5±15.7)μm^2 vs(636.1±14.1)μm^2,t=2.597,P=0.017];术后7、14d,实验组IL-6阳性面积均较对照组降低[(626.0±11.5)μm^2 vs(664.6±18.8)μm^2,t=5.810,P=0.000;(611.4±19.2)μm^2 vs(642.1±22.5)μm^2,t=3.447,P=0.003]。ELISA检测结果揭示:实验组iNOS蛋白表达在术后7d[(367.0±24.9)pg/mL对(404.6±29.9)pg/mL,t=3.206,P=0.004]和14d[(241.8±24.1)pg/ml vs(356.7±41.9)pg/mL,t=7.882,P=0.00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7d时,实验组COX-2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622.1±52.4)pg/mL vs(725.1±15.4)pg/mL,t=6.256,P=0.000];术后14d时,NPWT仍然抑制了COX-2的表达[(554.3±25.7)pg/mL vs(639.2±50.8)pg/mL,t=4.945,P=0.000]。结论·抑制伤口局部炎症反应是NPWT促进糖尿病足溃疡愈合的机制之一。
汪涛赵珺于敏杨文超蒋玉洁何蕊刘芳贾伟平
关键词:负压吸引治疗炎症反应
下肢动脉超声筛查对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提示价值被引量:19
2017年
目的·明确下肢动脉疾病超声筛查是否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有提示作用。方法·纳入606例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检测所有患者肝肾功能、糖代谢、肿瘤指标等生化指标,并进行下肢动脉超声和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检查。根据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合并糖尿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LEAD)组(n=318)及不合并LEAD组(n=288);根据冠状动脉CTA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史或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PTCA)史,分为合并冠心病组(n=280)及不合并冠心病组(n=326)。分析不同下肢动脉病变患者的冠心病患病率及其相互关系。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冠心病患病率随着下肢动脉病变加重而升高,其中下肢动脉硬化组冠心病的患病率为29%,斑块伴下肢动脉狭窄小于50%组冠心病的患病率为63%,下肢动脉狭窄大于50%或闭塞组冠心病的患病率为81%,后2组明显高于不合并LEAD组(P=0.021,P=0.015)。Spearman相关分析发现年龄、性别、糖尿病病程、收缩压、血清总胆固醇、下肢动脉病变、股动脉内中膜厚度与冠心病患病率呈正相关,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肾小球滤过率与冠心病患病率呈负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发现,糖尿病病程、下肢动脉病变与冠心病患病率独立相关。校正年龄、糖尿病病程、血脂等影响因素后,动脉病变与冠心病的OR分析显示,下肢动脉病变患者的冠心病患病风险提高4.818倍(OR=5.818,95%CI为2.627~12.888,P=0.000)。结论·下肢动脉超声显示的下肢动脉病变可提示冠状动脉病变患病风险。
华笑寒刘颖丰曾辉赵俊功赵珺刘芳贾伟平
关键词:糖尿病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动脉粥样硬化下肢动脉病变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导致糖尿病足的机制被引量:31
2016年
糖尿病足是指发生于糖尿病患者,与局部神经异常和下肢远端外周血管病变相关的足部感染、溃疡和(或)深层组织破坏,为糖尿病四大并发症之一。它是糖尿病下肢神经病变、血管病变的共同结果。糖尿病足具体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现有研究表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足发病最重要的始动危险因素之一,而感染、缺血则是影响糖尿病足溃疡能否愈合及截肢率的关键因素。
何蕊刘芳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外周血管病变下肢神经病变足部感染下肢远端神经异常
传统与现代带教方法的结合在医学研究生临床能力培养中的作用被引量:5
2014年
医学是一门需要临床实践的经验的科学,由于来源和基础不同,医学研究生的临床技能基础差异较大。临床轮转、门诊跟随、教学查房、疑难病例讨论和学术会议交流等传统与现代结合的临床带教方式,在研究生临床能力的培养中发挥关键作用。
刘芳张锋胡艳云王洪邹杨包玉倩贾伟平
关键词:医学研究生
大剂量前列腺素E1冲击治疗对合并外周动脉病变的糖尿病足患者创面愈合的效果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观察大剂量前列腺素E1冲击治疗在合并外周动脉病变的糖尿病足病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09年1月至2014年7月上海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151例Wagner1~3级糖尿病足患者按住院号尾数随机分为2组,在同样换药、抗感染、控制血糖等治疗基础上,治疗组(n=85)患者予以前列腺素E1(40μg/d)持续治疗1周;对照组(n=66)予常规剂量前列腺素E1(10μg,d)治疗2周然后随访3个月。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比较两组伤口愈合时间、踝肱指数(ABI)及麻木感、疼痛感和冷感等模拟评分(VAS评分),利用卡方检验比较组间愈合率、截肢率以及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Wagner2级和3级创面愈合率均高于相应对照组(76.0%比61.1%和69.6%比42.1%,x2=5.21、15.90,均P〈0.05);而治疗组Wagner2级患者足病愈合时间显著短于相应对照组[(10.9±4.3)周比(7.7±3.4)周,t=2.225,P〈0.05]。治疗后两组ABI均有升高趋势,但仅治疗组Wagner2级患者治疗前后AB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60±0.21比0.75±0.22,t=2.432,P〈0.05)。治疗后,治疗组Wagner1~3级患者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92、2.553、2.985,均P〈0.05);而对照组仅Wagner2级和3级患者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120、2.086,均P〈0.05)。同时在观察期内两组心血管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大剂量前列腺素E1冲击治疗能显著提高Wagner2、3级合并外周动脉病变糖尿病足患者的溃疡愈合率,缩短Wagner2级伤口愈合时间,缓解下肢疼痛症状,且具有安全性。
汪涛赵珺梅家才邵明哲潘烨张健吴海生张震刘芳贾伟平
关键词:糖尿病足前列腺素E1外周动脉病变创面愈合
肥胖与脂肪组织慢性炎性反应被引量:1
2016年
肥胖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流行性疾病,可导致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及冠心病等相关疾病发生率大大提高。肥胖状态下,脂肪细胞肥大、缺氧状态、内质网应激及脂毒性等会导致脂肪细胞因子功能失调,血管通透性增加,促进免疫细胞浸润到脂肪组织中,释放更多的炎性因子,形成炎性反应的恶性循环,导致慢性炎性状态的持续存在。
李耀辉侯沃霖刘芳
关键词:脂肪组织慢性炎症肥胖
1型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的临床特征和硫化氢对其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
目的中国1型糖尿病患者具有独特人口学特征和临床特征,而且发病率正逐年提升。糖尿病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致死致残的主...
沈雯琦
关键词:1型糖尿病步态分析动态血糖监测硫化氢
微小RNA与糖尿病血管新生被引量:4
2013年
微小核糖核酸(miRNA)是一类具有转录后调节活性的高度保守的非编码小分子RNA,参与多种生理过程,包括血糖的调节。血管新生和重塑在人体的生长发育和机体功能的修复中起重要作用,为正常机体所必须,如伤口的愈合、女性周期性子宫内膜的变化、血管闭塞后侧支循环的建立等。糖尿病患者体内存在多种miRNA的表达异常,如促进血管新生的miR.210、miR-93和miR-126的表达明显下降;相反,抑制血管新生的miR-320和miR-503的表达则明显上调,这些miRNAs参与了糖尿病多种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它们可能为糖尿病血管病变如心、脑血管病变,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足病的治疗提供新的分子靶点。
张丹丹沈静刘芳
关键词:微小RNA血管新生糖尿病基因表达内皮细胞
步态分析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5
2019年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影响患者的运动、感觉和自主神经,从而导致患者出现步态异常,表现为平衡能力下降、足底压力改变等。步态分析可获得人类步行时的运动学、动力学和肌电分析数据,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步态参数有特征性改变,这些改变与跌倒及糖尿病足的发生相关。应用步态分析,对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早期识别、干预治疗、预后随访等都有重要作用。
沈雯琦刘芳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步态分析特征性改变自主神经步态异常
周围血管病变筛查对2型糖尿病患者冠脉病变的提示价值
目的:冠心病及周围血管病变是糖尿病的重要大血管并发症,也是糖尿病人群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本研究目的在于明确周围血管病变简易筛查是否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冠心病有提示作用。  方法:纳入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所有患者检测肝肾功能...
华笑寒
关键词:2型糖尿病冠脉病变患病率
文献传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