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2013FA014)
- 作品数:10 被引量:23H指数:3
- 相关作者:朱万龙王政昆章迪沐远张麟更多>>
- 相关机构:云南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 中缅树鼩PRDM16、BMP7、PPARα、COX II及PGC-1α基因的扩增研究被引量:3
- 2014年
- 本研究对中缅树鼩PRDM16、BMP7、PPARα、COX II及PGC-1α基因的部分序列进行扩增和分析,获得中缅树鼩PRDM16、BMP7、PPARα、COX II及PGC-1α片段分别为184 bp、84 bp、358 bp、212 bp、271 bp,推测其分别编码61、27、119、70、87个氨基酸。将PRDM16、BMP7、PPARα、COX II及PGC-1α基因编码氨基酸序列分别与多种哺乳动物对应的氨基酸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分析发现氨基酸的同源性较高。以获得的PRDM16、BMP7、PPARα、COX II及PGC-1α基因序列分别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中缅树鼩与灵长类动物的亲缘关系较近。
- 章迪张浩朱万龙
- 关键词:中缅树鼩扩增
- 中缅树鼩体重、血清瘦素和下丘脑神经肽表达量的季节性变化被引量:10
- 2014年
- 为了研究血清瘦素和下丘脑神经肽中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阿片促黑色素原(Pro-opiomelanocortin,POMC)和可卡因-安他非明转录调节肽(Cocaine and amphetamine regulated transcript peptide,CART)在中缅树鼩体重季节性变化中的作用,对不同季节中缅树鼩的体重、体脂、血清瘦素和下丘脑神经肽表达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四季变化中,中缅树鼩的体重和体脂均是冬季显著高于夏季,而春季和秋季差异不显著;血清瘦素夏季显著高于冬季,而春季和秋季差异不显著;体重和血清瘦素呈负相关。下丘脑神经肽NPY的表达量在夏季最低,冬季最高,但差异不显著;POMC和CART的表达量在夏季最高,冬季最低,其中,POMC的表达量夏冬季节差异显著,而CART的表达量差异不显著。以上结果可能说明下血清瘦素和丘脑神经肽在中缅树鼩季节性体重中具有调节作用。
- 朱万龙蔡金红张麟王政昆
- 关键词:中缅树鼩下丘脑神经肽血清瘦素
- 云南不同地区大绒鼠体重、产热和肥满度的研究被引量:7
- 2015年
- 生活于不同生境下的动物,由于面对的环境压力不同,会表现出与之相适应的生理机制,以提高其对环境的适应性.为探讨大绒鼠对不同生态环境的适应性,分别测定了11月份从三地捕获的大绒鼠样本的体重、基础代谢率和非颤抖性产热及肥满度.结果表明:1体重:丽江样本显著低于大理和昆明样本,昆明样本低于大理样本;2基础代谢率和非颤抖性产热:昆明样本显著低于丽江和大理样本,丽江样本和大理样本之间差异不显著;3肥满度:丽江样本显著高于大理和昆明样本,而大理样本和昆明样本之间差异不显著.以上结果说明大绒鼠在不同环境条件下,通过改变自身的体重、代谢率以适应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而丽江样本的体重显著低于大理和昆明样本,很可能与其环境温度和食物资源有关.横断山区大绒鼠的基础代谢率和非颤抖性产热相对较高,表明高的基础代谢率和非颤抖性产热是对低温的一种适应策略,有助于抵御寒冷.丽江地区大绒鼠肥满度高于大理和昆明地区大绒鼠,很可能与其所处生态环境相关.总之,云南不同地区大绒鼠的生理特征变化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的生存机制和适应对策.
- 沐远马壮琼朱万龙章迪王政昆
- 关键词:大绒鼠产热特征
- 云南中缅树鼩线粒体细胞色素b和D-loop区遗传多样性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对3个地方种群的49只样本的线粒体Cyt b基因全序列(1140 bp)及33只样本的控制区D-loop基因区段(745 bp)进行了序列测定。结果表明:Cyt b基因多态性位点有47个,其中单变异位点位点23个,简约信息位点24个。共定义了24个单倍型,其中种群间的共享单倍型有2个(8.33%),其余均为某个种群所特有,单倍型多样度范围为0.80952(剑川种群)~0.91532(禄劝种群),核苷酸多样度指数介于0.00326(禄劝种群)~0.00635(剑川种群)之间;D-loop基因多态性位点有18个,其中单变异位点8个,简约信息位点10个。共定义了16个单倍型,无种群间的共享单倍型,单倍型多样度范围为0.76615(禄劝种群)~0.93333(丽江种群),核苷酸多样度指数介于0.00269(禄劝种群)~0.00583(丽江种群)之间。从各单倍型的TCS网络进化图显示横断山种群位于分支的末端,表现出中缅树鼩由南向北的扩散模式,支持"岛屿起源"假说。
- 朱万龙贾婷蔡金红王政昆
- 关键词:中缅树鼩线粒体DNA
- 云南昆明和禄劝中缅树鼩体温调节和产热特征被引量:4
- 2013年
- 为探讨不同地区中缅树鼩Tupaia belangeri的生理生态适应特征,对其体温调节和产热特征进行了测定,代谢率采用开放式呼吸仪进行测定。结果显示:A组中缅树鼩(禄劝县屏山镇)的体温(T b)与环境温度(T a)的关系为T b=38.0+0.07T a;B组中缅树鼩(昆明团结乡)的体温与环境温度的关系为T b=38.3+0.05T a;热中性区分别为30~35℃和27.5~35℃;基础代谢率分别为(1.40±0.03)mL/(g·h)和(1.66±0.06)mL/(g·h);平均最小热传导为(0.14±0.0034)mL/(g·h·℃)和(0.15±0.0041)mL/(g·h·℃);热中性区内F值,即(RMR/Kleiber期望RMR)/(C/Bradley期望C),分别为0.91±0.01和1.14±0.03。结果表明,昆明中缅树鼩较禄劝中缅树鼩有较高的基础代谢率和较宽的热中性区,并且有较好的调节体温的能力;它们的这种产热特征和体温调节方式的不同可能与它们的生活史和栖息地环境有关。
- 黄春梅张麟朱万龙杨盛昌余婷婷王政昆
- 关键词:中缅树鼩基础代谢率体温调节产热
- 云南省绒鼠属(Eothenomys)的形态适应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绒鼠属(Eothenomys)是亚洲横断山地区的特有类群。对分布于云南地区的昭通绒鼠(E.oliter)、玉龙绒鼠(E.proditor)、西南绒鼠(E.custos)、滇绒鼠(E.eleusis)、黑腹绒鼠(E.melanogaster)、大绒鼠(E.miletus)、克钦绒鼠(E.cachinus)和中华绒鼠(E.chinensis)形态学数据进行了测量,利用判别分析、形态的系统发生等方法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云南横断山垂直分布的特点决定了海拔对绒鼠形态的影响比纬度更加明显,绒鼠中出现的不同表现型是其不同生活方式和对不同生境长期适应的结果,但在形态上滇绒鼠和黑腹绒鼠有重叠。
- 沐远朱万龙
- 关键词:形态学扩散
- 云南汉坦病毒宿主的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汉坦病毒主要是由啮齿类动物传播的病原体,它可以引起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和汉坦病毒肺综合征(HPS),由于其对人的致死率极高,近年来对该病毒的研究也越来越多。与此同时,为了搞清楚该病毒的起源和传播途径,对其宿主的研究也就显得越来越重要。云南啮齿类动物种类丰富,其中很多都可以携带汉坦病毒,本综述主要对云南汉坦病毒宿主的相关问题进行阐述,这些都对于预测和预防汉坦病毒的流行有着重要的意义。
- 沐远朱万龙
- 关键词:汉坦病毒啮齿类动物
- 高山姬鼠NPY、AgRP、POMC和CART基因部分序列扩增和分析
- 2015年
- 实验获得高山姬鼠下丘脑神经肽NPY、AgRP、POMC和CART c DNA片段分别为130 bp、190 bp、241 bp、50 bp,分别编码42、51、70和17个氨基酸,进行同源性比较分析表明,高山姬鼠与褐家鼠、小家鼠的同源性较高,分别构建系统进化树显示高山姬鼠与啮齿类动物聚在一起。这些基因序列的获得可用于今后更进一步的研究高山姬鼠的能量代谢提供基础条件。
- 章迪朱万龙
- 关键词:高山姬鼠下丘脑神经肽
- 蜂猴属(Nycticebus)D-loop控制区和Cyt b基因遗传学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测定了蜂猴属线粒体DNA中的D-loop控制区部分序列和细胞色素b基因全序列(1140 bp),对其变异情况进行了分析,并采用Mega 4.0软件中构建了分子系统树。无论是基于D-loop控制区部分序列构建的系统树,还是基于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构建的分子系统树的拓扑结构图,都清晰地表明蜂猴属由两个分支组成,分支置信度较高,一支由N.pygmaeus聚成,另一支由N.coucang聚成,即支持蜂猴属由N.coucang和N.pygmaeus两物种组成。
- 朱万龙章迪高文荣王政昆
- 关键词:倭蜂猴蜂猴线粒体DNA分子遗传学
- 云南剑川地区大绒鼠线粒体细胞色素b和控制区遗传多样性的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通过对云南剑川30个大绒鼠样本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Cyt b)和控制区(D-loop)序列研究,初步探讨剑川大绒鼠的遗传多样性及系统发生。结果表明,剑川地区大绒鼠Cyt b包含16个变异位点(占全序列的1.40%),其中转换3个,颠换0个,核苷酸多样性(Pi)为0.00269,单倍型多态度(Hd)0.876±0.041,共定义12个单倍型。D-loop全长987 bp,包含28个变异位点(占全序列的2.84%),其中转换5个,颠换1个,Pi为0.0055,Hd为0.924±0.029,共定义16个单倍型。Cyt b和D-loop单倍型系统树显示,30个样本形成两支,且D-loop序列中显示出的多样性水平可推测其种群比Clethrionomys种群更年轻。其基因的多样性水平可能与其分布范围和生态因子有关。
- 沐远杨涛马壮琼张浩朱万龙王政昆
- 关键词:生态学大绒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