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重点科技攻关项目(970208)
- 作品数:4 被引量:52H指数:3
- 相关作者:刘震党玉琪李潍莲李鹤永陈艳鹏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柴西南区古近系层序地层特征及岩性圈闭发育模式被引量:8
- 2007年
- 应用层序地层学理论,利用地震、钻井和测井资料,对柴西南地区古近系层序地层框架进行系统分析.古近系处在以中新统内不整合面(T2′)和古新统合新生界之间的不整合面(TR)为顶底界的二级层序中,共发育有3个三级层序:即路乐河层序(SA)、下干柴沟层序(SB)和上干柴沟层序(SC).重点分析了下干柴沟层序及上干柴沟层序,认为下干柴沟层序由3个体系域组成:即低位体系域、湖侵体系域及高位体系域.上干柴沟层序由于低位体系域不发育,故将其划分为湖侵体系域和湖退体系域两个体系域.另外,分析了柴西南地区不同的体系域中岩性圈闭可能发育位置,并且建立了隐蔽圈闭的分布模式.
- 陈艳鹏刘震李鹤永党玉琪
- 关键词:古近系层序地层学岩性圈闭
- 柴西南区古近系岩性圈闭形成期次分析被引量:3
- 2007年
- 从岩性圈闭的形成机理出发,应用综合泥岩排替压力、砂岩孔隙度和盆地演化史的定量方法分析了柴西南地区古近系的岩性圈闭的形成期次.首先通过岩心分析法、测井孔隙度-含油饱和度交汇图版法及采油强度分析法等方法确定的含油储层的临界孔隙度来分析储层的有效性,其次根据泥岩盖层封盖能力综合评价参数等级确定的盖层临界排替压力分析盖层的有效性,再次结合盆地埋藏演化史定量分析了岩性圈闭形成期次.结果表明,柴西南区岩性圈闭的形成具有早期性和多期性的特点.
- 陈艳鹏刘震李鹤永党玉琪
- 关键词:岩性圈闭
- 柴达木盆地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被引量:33
- 2004年
- 通过对柴达木盆地油气成藏地质条件及成藏过程的系统研究 ,柴达木盆地油气藏形成主要受到 6种因素的控制 :(1)生烃凹陷控制油气总体分布格局 ;(2 )储集层质量影响油气藏的形成 ;(3)异常流体动力场控制油气的运移和聚集 ;(4)油源断层控制油气藏的形成 ;(5 )喜山运动中晚期活动控制构造圈闭的形成和发展 ;(6 )
- 党玉琪熊继辉刘震马达德汪立群李潍莲
- 关键词:柴达木盆地油气成藏主控因素
- 柴达木盆地油气藏特征分析及对油气勘探的意义被引量:13
- 2007年
- 对柴达木盆地19个油气田典型油气藏的详细解剖,油气藏具有6个特点:①油气层厚度薄,油气藏面积总体偏小;②油气藏油层物性相对较差;③古近系、新近系原油成熟度总体偏低;④油气藏类型丰富,构造、地层、岩性和复合型4大类油气藏均有发育;⑤以断层类油气藏为主,油气藏受断层的控制作用明显;⑥油气藏晚期破坏比较严重。在对油气藏特点系统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①柴达木盆地油气田分散,大油田少;②近源古构造最富集油气;③在继续加强构造油气藏勘探的同时,应注意地层、岩性油气藏的勘探;④深入研究断层对油气藏形成和分布的控制作用。
- 李潍莲刘震徐樟有吴欣松
- 关键词:断层油气藏油气藏特征勘探意义柴达木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