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811140089)

作品数:2 被引量:55H指数:2
相关作者:雷慧闽杨大文马欢更多>>
相关机构:清华大学北九州市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水利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天文地球
  • 1篇水利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位山灌区
  • 2篇灌区
  • 1篇冬小麦
  • 1篇玉米
  • 1篇蒸散
  • 1篇蒸散发
  • 1篇蒸腾
  • 1篇水量平衡
  • 1篇水循环
  • 1篇田间
  • 1篇夏玉米
  • 1篇小麦
  • 1篇黄河
  • 1篇黄河下游
  • 1篇HYDRUS...

机构

  • 2篇清华大学
  • 1篇北九州市立大...

作者

  • 2篇杨大文
  • 2篇雷慧闽
  • 1篇马欢

传媒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水利水电科技...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黄河下游大型引黄灌区蒸散发长期变化特性被引量:5
2012年
采用生态水文模型模拟黄河下游大型引黄灌区———位山灌区1984—2006年的水量平衡过程,分析蒸散发量的长期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位山灌区多年平均蒸散发量为596mm,占降雨和灌溉总量的82%;小麦和玉米生长期内多年平均蒸散发量分别为284mm和314mm,分别占降雨和灌溉总量的99%和71%;降雨量的年际变异性较大,但受灌溉的影响蒸散发量的年际变异性较小,且无显著的时间变化趋势;作物主要生长期内蒸散发量的年际变化主要与潜在蒸发量有关;蒸散发量的季节变化主要受潜在蒸发量和作物生长过程的控制。
雷慧闽蔡建峰杨大文王凤娇
关键词:蒸散发夏玉米冬小麦位山灌区
Hydrus-1D模型在田间水循环规律分析中的应用及改进被引量:50
2011年
为分析农田水分运移规律,以华北平原位山引黄灌区典型田间为研究对象,应用Hydrus-1D模型连续模拟了2006-2009年的田间水分运移过程。对模型中表面阻抗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改进,从而改善了蒸散发的模拟结果,与涡度相关系统的实测蒸散发数据对比表明了改进的合理性。对蒸散发的分析表明,对于种植季节性作物的农田,叶面积指数(leafarea index,LAI)是影响蒸散发季节变化过程的重要因素,而气象条件主要决定其在较短时间尺度(如一周)内的波动。与时域反射仪(time domain reflectometry,TDR)实测土壤含水率的对比表明,模型对土壤含水率的模拟精度较高。水量平衡分析结果表明,降雨和灌溉的80%由蒸散发消耗,在汛期农田通过排水发生田间渗漏损失。
马欢杨大文雷慧闽蔡建峰楠田哲也
关键词:蒸腾HYDRUS-1D模型位山灌区水量平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