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2007-2095)

作品数:1 被引量:2H指数:1
相关作者:李志敏吴珂谷浩肖桃刘瑜更多>>
相关机构: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治疗近视
  • 1篇丝裂霉
  • 1篇丝裂霉素
  • 1篇丝裂霉素C
  • 1篇准分子
  • 1篇准分子激光
  • 1篇近视
  • 1篇激光
  • 1篇分子
  • 1篇EPI-LA...

机构

  • 1篇贵阳医学院附...

作者

  • 1篇刘瑜
  • 1篇肖桃
  • 1篇谷浩
  • 1篇吴珂
  • 1篇李志敏

传媒

  • 1篇中国激光医学...

年份

  • 1篇2009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Epi-LASIK联合丝裂霉素治疗近视的近期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机械法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Epi-LASIK)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MMC)治疗近视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近视眼患者45例90只眼行Epi-LASIK手术,术前根据等效球镜值(SE)分为中度组(SE为-3.00^(-6.00 D)和高度组(SE为-6.00^-9.00 D)。术中随机选择患者一眼,行激光切削后将浸有0.02%MMC的海绵片覆盖于角膜切削区,覆盖时间据激光切削时间而定,将其设为MMC组。术中未用MMC的另一眼设为对照组。术后定期随访,观察各组术后刺激症状、角膜上皮愈合时间、角膜雾状混浊(haze)形成及视力恢复情况。结果术后第1天MMC组眼部刺激症状重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3~6 d角膜上皮愈合,MMC组平均角膜上皮愈合时间长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视力恢复在中度近视患者中,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高度近视患者中,最佳矫正视力MMC组好于对照组(P(0.05)。雾状混浊(haze)形成情况在中度近视患者中,术后1、2个月雾状混浊(haze)形成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3个月MMC组雾状混浊(haze)轻于对照组(P(0.05)。在高度近视患者中,术后1、2和3个月MMC组雾状混浊(haze)明显轻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Epi-LASIK联合丝裂霉素治疗中高度近视手术成功率高,术后并发症少,近期疗效稳定,但会加重刺激症状并延长角膜上皮的愈合时间。0.02%丝裂霉素C应用于Epi-LASIK术中能有效减少术后雾状混浊(haze)形成,对高度近视更具有意义。
谷浩李志敏吴珂刘瑜肖桃
关键词:准分子激光近视丝裂霉素C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