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3CB430103)

作品数:42 被引量:732H指数:14
相关作者:丁治英俞小鼎沈新勇王秀明周小刚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理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4篇天文地球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9篇降水
  • 8篇暴雨
  • 6篇数值模拟
  • 6篇值模拟
  • 5篇气旋
  • 5篇位涡
  • 4篇短时强降水
  • 4篇中尺度
  • 4篇强降水
  • 4篇热带
  • 4篇飑线
  • 4篇环流
  • 3篇雨带
  • 3篇中尺度对流
  • 3篇中尺度对流系...
  • 3篇水汽
  • 3篇统计特征
  • 3篇热带气旋
  • 3篇物理量
  • 3篇夏季

机构

  • 26篇南京信息工程...
  • 10篇中国气象局
  • 4篇中国气象科学...
  • 4篇鞍山市气象局
  • 2篇教育部
  • 2篇山东省气象局
  • 2篇浙江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山东省人民政...
  • 2篇沈阳中心气象...
  • 1篇兰州大学
  • 1篇湖北省气象局
  • 1篇云南省气象局
  • 1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国家气象信息...
  • 1篇大连市气象局
  • 1篇海南省气候中...
  • 1篇西昌卫星发射...
  • 1篇中国卫星海上...

作者

  • 16篇丁治英
  • 10篇俞小鼎
  • 7篇沈新勇
  • 3篇周小刚
  • 3篇王秀明
  • 3篇李爽
  • 3篇王勇
  • 2篇吴立广
  • 2篇李小凡
  • 2篇侯淑梅
  • 2篇庆涛
  • 2篇赵向军
  • 2篇赵向军
  • 1篇何立富
  • 1篇王俊
  • 1篇孙建元
  • 1篇朱静
  • 1篇杨青
  • 1篇向纯怡
  • 1篇赵南

传媒

  • 7篇气象
  • 5篇大气科学学报
  • 4篇气象科学
  • 4篇气象学报
  • 4篇Advanc...
  • 3篇热带气象学报
  • 3篇气象与环境学...
  • 2篇自然灾害学报
  • 2篇暴雨灾害
  • 2篇第33届中国...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干旱区地理
  • 1篇地理科学
  • 1篇解放军理工大...
  • 1篇Journa...
  • 1篇干旱气象
  • 1篇Fronti...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8
  • 8篇2017
  • 13篇2016
  • 13篇2015
  • 6篇2014
  • 2篇2013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冷季高架对流个例初步分析被引量:49
2016年
通过对3个中国冷季高架对流个例进行详细分析,试图揭示中国冷季不同类型高架对流在环境背景、雷达回波结构、产生的天气类型和主要形成机理方面的主要特征,包括共同点和差异。利用常规高空和地面观测、NCEP分析和雷达回波资料,采用对不同类型多个典型个例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首先给出了中国冷季高架对流的定义,然后分别仔细分析了3个不同类型冷季高架对流个例,探讨他们各自的环境背景特征,生成与发展机理,对他们的相同点和差异进行了对比。3个个例的共同特点是斜压性和深层风垂直切变都很强,对流发生区在地面锋面冷区一侧数百千米。不同点是前2个个例为条件不稳定结合水汽和抬升触发等条件导致的垂直对流,低层暖平流都很强,但对流有效位能差异很大,对流强度和导致的天气差异很大。第3个个例为条件对称不稳定结合水汽等条件形成的倾斜对流个例,倾斜对流区在地面锋面以北500—600km处,冷垫非常深厚。第1个例子于2012年2月27日发生在华南,最不稳定气块对流有效位能只有100J/kg左右,深层风垂直切变很强,850—700hPa的辐合切变线触发了该高架对流,对流较弱,最强反射率因子在40—45dBz,只产生了雷电、霰和小冰雹。第2个例子于2007年3月30日晚上出现在山东半岛,最不稳定气块对流有效位能达1400J/kg,0—6km风垂直切变(风矢量差)达32m/s,形成数个结构类似超级单体的对流风暴,多个多单体强风暴,和大量多单体风暴,最强反射率因子将近70dBz,导致6个站出现冰雹,其中1个站观测到直径23mm的大冰雹,另1个站点出现21m/s对流大风。其最有可能的触发机制是以泰山为中心的山地激发出来,在低层为稳定层,以上为深层条件不稳定层和强风垂直切变环境下形成的较大振幅俘获中尺度重力波。该俘获重力波可能还对对流生成后对流的组织形态和对流
俞小鼎周小刚王秀明
关键词:条件对称不稳定
山东中西部后向发展雷暴初步研究被引量:18
2015年
基于山东济南新一代天气雷达多年资料,首先提出后向发展雷暴的概念,并规定了普查标准。通过普查2005—2012年8年济南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选取了75个后向发展雷暴个例,分析了山东中西部后向发展雷暴的统计特征,给出了常见的3种后向发展雷暴概念模型。选取典型个例,分别对3种类型后向发展雷暴的演变方式及其物理机制进行了初步分析,为山东中西部后向发展雷暴的生成和演变提供了初步的认识。结果表明:(1)后向发展雷暴主回波以带状为主,生命史1—5 h,最大反射率因子在50 dBz以上,移动路径有西—西北、西南、原地新生3种类型;(2)新回波初生时间发生在16—17时(北京时)最多,初生地点在鲁西北和鲁中山区一带,强度一般在30 min内超过40 dBz,生命史在1 h以上,74.7%的新生回波与主回波合并或连接;(3)山东省中西部具有后向发展特征的对流系统产生的灾害性天气以冰雹和雷暴大风为主,很少伴随暴雨灾害;(4)新回波的源地特征可以分为随主回波移动、沿同一方向延伸以及位于两雷暴群之间3种类型;多个雷暴群共存时,新回波的源地介于两个回波带之间,使二者逐渐趋为一体;(5)当主回波传播方向与其长轴相交时,其长轴方向转向,距离新回波较远的一侧减弱;当主回波传播方向与其长轴方向一致,新回波源地位于主回波长轴的延长线上时,主回波加强;(6)天气尺度系统为后向发展雷暴提供了条件不稳定的大气层结和丰富的水汽,地面辐合线和冷池前沿阵风锋是产生新雷暴的主要抬升触发机制;适当的低层垂直风切变有利于新雷暴持续产生并加强;地形的阻挡使新回波源地在同一地点停滞,冷池阵风锋在低层风引导下沿地形向下游移动,新回波源地也随之移动。
侯淑梅俞小鼎张少林刘畅王俊万明波
关键词:物理机制
一次青藏高原短时强降水的数值模拟及成因分析
2014年
利用NCEP/NCAR提供的水平分辨率为1°×1°的格点资料和WRF模式对2011年8月发生在青藏高原的一次短时强降水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利用模式输出的高分辨率资料对此次降水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WRF模式能够较好地模拟此次高原强降水,较成功地再现了造成降水的系统;降水发生前,35°N附近低层大气有一条东西走向的强气流辐合带生成并东移扩张,这条辐合带在17日16:00开始影响降水中心,使得降水中心低层出现短时的强辐合运动,加上充沛的水汽供应,导致短时强降水的爆发。
尤桑杰丁治英滕浩添
关键词:青藏高原强降水WRF模式
多平台热带气旋表面风场资料在台风结构分析中的应用被引量:10
2016年
本文利用2007-2014年美国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的多平台热带气旋表面风场资料(Multiplatform Tropical Cyclone Surface Wind Analysis,MTCSWA)对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区域内共210个编号热带气旋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MTCSWA资料中的最大风速(VMAX)相较最佳路径强度偏弱10%~15%,对于较弱的台风存在一定的高估。最大风速半径(RMAX)与台风强度之间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且在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分布特征。由于RMAX与台风的强度有关,对于强度达到强热带风暴以上级别的各个海区内台风其结构差异不明显,而对于强度较弱的台风(强热带风暴以下)其最大风速半径具有一定的区域分布差异。对台风各级风圈半径的分析结果显示:7级风圈半径通常是东部大于西部,而10和12级风区半径没有这种现象。利用MTCSWA的内核区高分辨率对1215号超强台风布拉万分析发现,在其内外眼墙置换过程中,内外眼墙之间的距离(R2-R1)逐渐减小,内眼墙的风速(V1)逐渐减小,而外眼墙的风速(V2)逐渐增加,且在此过程中伴随有台风强度的短暂波动。最后结合MTCSWA资料和数值预报讨论了一种台风结构参数的客观估计方法,其检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RMAX和各级风圈半径均有一定的估计能力。
向纯怡吴立广田伟刘青元
关键词:最大风速半径结构特征
2013年7月辽宁省降水异常物理机制研究
2016年
利用MICAPS常规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对2013年7月辽宁省降水异常物理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013年7月辽宁省降水偏多发生在异常环流背景下,乌拉尔山高压脊和贝加尔湖低压槽强度大于常年,冷空气偏强且路径偏南;东亚40°—50°N处在纬向强锋区中,有利于气旋生成发展;副热带高压脊线比常年偏北2个纬度,西北侧暖湿气流活跃。7月中高纬地区有3次明显冷空气向南侵入至40°N,与中低纬北上至40°N及以北的暖湿气流交绥形成暴雨,影响系统分别为华北气旋、蒙古气旋冷锋和副热带高压西侧辐合线,不同影响系统暴雨过程的物理机制存在差异。3次暴雨过程中,华北气旋暴雨水汽供应最充沛,水汽源地不仅有西太平洋、南海、东海和黄海,还有孟加拉湾;暴雨区水汽主要由副热带高压外围西南或偏南气流向北输送,东海北部和黄海是水汽汇合及输送量最大的区域。高空急流受贝加尔湖低槽强度影响,不同影响系统高空急流演变和强度不同,低空急流分布与强度及高空辐散区、低空辐合区相对高、低空急流轴分布的位置也不同;高、低空急流耦合发展及高空辐散区、低空辐合区叠置产生的强垂直上升运动造成了水汽强烈辐合,其中华北气旋暴雨水汽辐合最强,水汽辐合层顶达850hPa,蒙古气旋冷锋和副热带高压西侧辐合线暴雨水汽辐合顶在900hPa附近及以下。热力分析表明,3次暴雨过程环境大气中层均有干冷空气侵入,增加了降水对流的不稳定性。
高松影赵婷婷宋丽丽杨青韩卫东罗箭宇白华
关键词:异常降水环流形势物理量诊断
2013年7月1日河北宁晋极端短时强降水成因研究被引量:26
2015年
2013年7月1日午后至夜间,华北出现一次区域性暴雨和局地大暴雨过程。局地极端降水出现在河北省邢台市宁晋县四芝兰镇,过程雨量409 mm,其中当日17—19时连续2 h雨量超过100 mm。利用常规高空和地面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和石家庄新一代天气雷达资料,探讨了宁晋极端短时强降水的形成原因。主要结论是:(1)低槽、冷锋、副热带高压及其外围低涡切变线为其主要影响系统,海南附近台风远距离影响加强了水汽自南向北的输送,半定常的地面辐合切变线对新生对流的触发和已有对流的维持及加强起到重要作用;(2)宁晋最强降水期间,其上空具有较强的垂直风切变,有利于高度组织化的对流系统发展;(3)对流系统的后向传播使回波主体移动缓慢、持续时间长,而回波强度大和雨强很强,则导致四芝兰镇极端强降水,此外,具有弱中气旋的超级单体相对较长时间的影响使其对四芝兰镇强降水具有重要贡献;(4)产生极端降水的对流系统属于高质心发展强烈的大陆强对流型,而非更易导致强降水的低质心系统。同时,针对众多学者研究北京"7.21"特大暴雨得到的一些结论进行了进一步探讨和验证。
王丛梅俞小鼎
关键词:极端强降水雷达回波特征
利用位涡趋势法诊断台风“莫拉克”(2009)的移动被引量:4
2015年
位涡趋势(PVT)法可以计算非绝热加热等物理过程对台风移动的直接影响(非引导效应)。在成功模拟2009年第8号台风"莫拉克"移动路径和近地面最大风速的基础上,进一步考虑了台风不对称环流发展的影响,对原有的位涡趋势诊断法进行了改进,并首次将该方法应用于高分辨率数值模式模拟结果中,诊断不同物理过程对"莫拉克"移动的影响。分析表明,虽然非绝热加热等物理过程主要作用于维持台风"莫拉克"的垂直结构,但非绝热加热等物理过程引起的非引导效应也对"莫拉克"移动的短时振荡有重要作用。
吴玉琴吴立广梁佳
关键词:台风移动引导气流非绝热加热
2007—2013年夏季江淮地区MCS和MCV与暴雨关系的统计特征被引量:7
2016年
利用FY-2D逐时T_(BB)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2007—2013年夏季(6—8月)江淮地区暴雨和大暴雨日的MCS和MCV进行普查,将MCS分为圆状的MCC和MβCCS以及带状的PECS和MβECS,并根据MCV能否激发新的对流将其分为发展型和不发展型。结果表明:夏季江淮地区由MCS造成的暴雨和大暴雨日占总天数的74.3%。追踪产生暴雨的65次MCS过程中,带状MCS所占比例明显大于圆状MCS;MCS多生成于江淮中东部的陆地上,以向东—东北和南—东南移动为主,其移动距离集中在1~5个经纬距。暴雨和大暴雨日中出现的MCV主要位于对流层中低层,且多出现在MCS的西侧和北侧;PECS和MβECS比MCC更易衍生MCV过程,未出现MβCCS伴随的MCV个例。不同类型MCS衍生出的MCV厚度差异很小,MCV的厚度与其类型、对应暴雨日的等级无明显关系。6—8月,MCV发生的次数递减,MCV多发生于午后14时左右,夜间到凌晨很少生成。由MCS引发的大暴雨日中,有MCV出现的天数占61.5%,明显较暴雨日高,大暴雨日中出现的MCV多数都能引发“二次对流”。
刘瑞翔丁治英王一颉
关键词:暴雨中尺度对流系统
夏季江淮地区中尺度对流系统的统计特征分析被引量:13
2015年
利用2007—2013年6—8月FY-2D逐小时相当黑体温度(TBB)资料,普查了夏季我国江淮地区的中尺度对流系统(MCS)个例。根据MCS的组织形式将其分为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CC)、持续拉伸状对流系统(PECS)、β尺度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βCCS)和β尺度持续拉伸状对流系统(MβECS),并对各组织形式MCS的统计特征做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夏季江淮地区带状MCS发生的频次明显高于圆状MCS,占62.2%;7月份MCS个例数最多,而6月份MCS成熟时平均面积最大;整个夏季,MCS成熟时平均最低云顶温度约为-76℃;MCS多形成于午后14—17时,成熟于17—19时,18—23时均为MCS易消散时段,具体到各类型,其日变化特征又有所差异;影响江淮地区的MCS多生成在陆地上,海上个例很少,有向东、东北和东南3个主要移向,共占73.1%,移动1~5个经纬距的MCS所占比例最大,为64.6%,MCS的移动距离与其生命史长度密切相关。
刘瑞翔丁治英孙凌光黄海波
关键词:中尺度对流系统统计特征
Modulation of Tropical Cyclogenesis in the Western North Pacific by the Quasi-Biweekly Oscillation被引量:4
2016年
The quasi-biweekly oscillation (QBWO) is the second most dominant intraseasonal mode over the westem North Pacific (WNP) during boreal summer. In this study, the modulation of WNP tropical cyclogenesis (TCG) by the QBWO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large-scale patterns are investigated. A strong modulation of WNP TCG events by the QBWO is found. More TCG events occur during the QBWO's convectively active phase. Based on the genesis potential index (GPI), we further evaluate the role of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 affecting WNP TCG. The positive GPI anomalies associated with the QBWO correspond well with TCG counts and locations. A large positive GPI anomaly is spatially correlated with WNP TCG events during a life cycle of the QBWO. The low-level relative vorticity and mid-level relative humidity appear to be two dominant contributors to the QBWO-composited GPI anomalies during the QBWO's active phase, followed by the nonlinear and potential intensity terms. These positive contributions to the GPI anomalies are partly offset by the negative contribution from the vertical wind shear. During the QBWO's inactive phase, the mid-level relative humidity appears to be the largest contributor, while weak contributions are also made by the nonlinear and low-level relative vorticity terms. Meanwhile, these positive contributions are partly cancelled out by the negative contribution from the potential intensity. The contributions of these environmental factors to the GPI anomalies associated with the QBWO are similar in all five flow patterns--the monsoon shear line, monsoon confluence region, monsoon gyre, easterly wave, and Rossby wave energy dispersion associated with a preexisting TC. Further analyses show that the QBWO strongly modulates the synoptic-scale wave trains (SSWs) over the WNP, with larger amplitude SSWs during the QBWO's active phase. This implies a possible enhanced (weakened) relationship between TCG and SSWs during the active (inactive) phase. This study improves our understa
Haikun ZHAOChunzai WANGRyuji YOSHIDA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