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272099)

作品数:12 被引量:226H指数:8
相关作者:刘永江任收麦葛肖虹袁四化严兆彬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东华理工大学中国地质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天文地球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4篇青藏高原
  • 3篇断裂带
  • 3篇年代学
  • 3篇裂带
  • 3篇隆升
  • 3篇花岗岩
  • 3篇阿尔金断裂
  • 3篇阿尔金断裂带
  • 2篇岩体
  • 2篇年代学特征
  • 2篇盆地
  • 2篇青藏
  • 2篇青藏高原隆升
  • 2篇锆石
  • 2篇高原隆升
  • 2篇成矿
  • 2篇成矿关系
  • 1篇地质
  • 1篇地质意义
  • 1篇定年

机构

  • 9篇吉林大学
  • 4篇东华理工大学
  • 3篇国土资源部
  • 3篇中国地质科学...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中华人民共和...
  • 2篇江西应用技术...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青海油田
  • 1篇核工业二〇八...
  • 1篇中国冶金地质...

作者

  • 7篇葛肖虹
  • 7篇任收麦
  • 7篇刘永江
  • 4篇严兆彬
  • 4篇袁四化
  • 3篇张成勇
  • 3篇聂逢君
  • 2篇吴光大
  • 2篇常丽华
  • 1篇王亚东
  • 1篇计桂霞
  • 1篇马文璞
  • 1篇刘俊来
  • 1篇马立祥
  • 1篇刘艳红
  • 1篇王敏沛
  • 1篇张鑫

传媒

  • 2篇稀土
  • 2篇第四纪研究
  • 2篇地质通报
  • 1篇世界地质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地质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铀矿地质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年份

  • 4篇2022
  • 1篇2009
  • 2篇2006
  • 2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青藏高原末次快速隆升与“亚澳”陨击事件被引量:28
2004年
黄土、山前磨拉石年代学最新研究成果表明青藏高原及其相邻山脉最晚一期 ,也是最强烈的隆升事件发生在早更新世晚期 (0 .9~ 0 .8MaB .P .)。这是一次由于印度板块脉冲式陆内俯冲 (A型 )引起的“挤压隆升” ,而不是重力均衡引起的“伸展隆升”。它对中亚及我国西部广袤区域盆 -岭地貌的形成、盆地中 -新生界构造变形和大范围的干旱与沙漠化起了决定性的影响。 0 .9~ 0 .8MaB .P .期间发生在印度洋洋中脊三联点附近 (6 7°E ,2 0°S)的“亚澳”陨击事件 ,很可能是引起印度洋快速扩张、导致印度板块在锡瓦利克带强烈俯冲 (A型 ) ,并引起了青藏高原0 .9~ 0 .8MaB .P .快速隆升的大陆动力学背景。其影响不止于印度洋周边 ,而且还涉及西南太平洋。 0 .9MaB .P .前后引起全球气候变化的“中更新世革命”(MPR)、“西太平洋暖池”的形成以及 0 .78MaB .P .布容期与松山期地磁极性倒转 (B M界限 )的发生都可能与此有关。
葛肖虹任收麦刘永江吴光大袁四化
关键词:青藏高原大陆动力学背景
青藏高原隆升的环境效应
<正>青藏高原隆升对于中国西部环境的变迁起了决定性影响,现今中国西部大陆构造格架,包括盆-山地貌的形成,都和青藏高原的隆升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关于青藏高原隆升的分期与年代学研究的大量成果, 多半偏重于夷平面的生物一地层、...
葛肖虹任收麦马立祥
文献传递
辽宁建昌杜杖子岩体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环境与成矿关系
2022年
辽西地区的五指山-虹螺山多金属成矿带上分布有大量的花岗岩侵入体,杜杖子岩体位于成矿带中段,岩石类型为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为厘定岩体的形成时代、构造环境和对成矿的影响,对黑云母二长花岗岩进行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岩相学和主微量元素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杜杖子岩体成岩年龄为168.5 Ma±0.24 Ma,时代属中侏罗世。岩石具富Si、Al、Na、K,贫Mg、Ca特征,属于岩浆晚期高分异形成的铝质-过铝质高钾钙碱性I型花岗岩。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轻重稀土分馏较大,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和K富集,高场强元素Nb、Ta、Zr亏损,铕呈轻微负异常。结合区域构造事件认为,古太平洋板块向华北克拉通东部俯冲形成幔源岩浆,幔源岩浆底侵为地壳发生部分熔融提供热量,且与熔融的壳源岩浆混合,岩浆物质成分由中性逐渐向酸性过渡。受岩浆分异程度、酸度和碱度的制约,富含矿质的热液在岩浆期后结晶分异形成Au、Cu-Pb、Zn-Mo成矿系列,矿液通过岩浆上拱造成的围岩裂隙带上升、减压、降温,当达到合适的条件时,矿质析出富集成矿。
孟繁敏聂逢君吴德海严兆彬曲晓梅张成勇陈梦雅张鑫
关键词:I型花岗岩锆石U-PB年代学
数值模拟在砂岩型铀矿流体运移机制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22年
砂岩型铀矿是一种主要赋存于盆地砂岩中的后生铀矿床。流体的运移在铀成矿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是铀活化、迁移和富集的主要介质,因此流体运移机制的研究对于建立成矿模型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首先阐述了盆地流体的一般运移机制,再梳理了国内外数值模拟在砂岩型铀矿流体运移机制中的研究现状,最后通过数值模拟实例分析,研究盆地在隆升过程中对流体运移的影响。研究表明,流体动力学数值模拟是研究砂岩型铀矿流体运移机制的有效手段,能够为成矿规律的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韦晓艳李增华杜鹏飞严兆彬于炳飞李胜苗刘传东
关键词:砂岩型铀矿盆地流体流体动力学数值模拟
兴城市龙王咀子地区花岗岩岩石地球化学、年代学特征及与铀成矿关系
2022年
龙王咀子位于青龙—锦西复杂构造带与西平坡—锦西壳断裂交叠部位,地处辽西重要的青龙—锦西铀金多金属成矿带的东段。通过对龙王咀子地区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进行岩相学、地球化学和锆石的U-Pb测年研究,岩石的成岩年龄为为燕山早期。样品具有过铝质特征为富硅过铝、钙碱性岩系列的高分异I型花岗岩。岩石的稀土总量高,轻稀土富集而重稀土亏损,轻重稀土分异较强,地球化学特征与华南产铀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相似,显示岩石有利于铀成矿。岩石强烈亏损Ba、Th、Sr、Zr和Nb,明显富集Rb、U、Pb。结合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成岩年龄以及区域构造演化,认为岩石形成于后碰撞造山的陆内环境,燕山期花岗岩的上侵是区域内铀矿化的主导因素。
曲晓梅聂逢君严兆彬孟繁敏张成勇张鑫陈梦雅
阿尔金断裂带研究进展被引量:44
2003年
从阿尔金断裂带的组成、延伸规模、活动时期、活动方式、位错量、活动速率和模式研究诸方面对阿尔金断裂带国内外同行近 2 0年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评述 ,认为阿尔金断裂带主要由 5条断裂组成 ,其中阿尔金断裂延伸长度近 170 0km ,中新生代左旋走滑活动 ,累积位错量达 4 0 0± 5 0km。晚新生代走滑位错量明显由西向东减小 ,这可能与印度板块新生代以来的脉冲式北向俯冲有关。未来 10年 ,阿尔金山的隆升年代学研究。
任收麦葛肖虹刘永江
关键词:阿尔金断裂隆升
晚白垩世以来沿阿尔金断裂带的阶段性走滑隆升被引量:34
2004年
年代学和沉积学特征表明,与印度板块约55MaBP以来沿喜马拉雅东、西构造结缝合带碰撞后青藏高原的阶段性隆升相对应,沿阿尔金断裂带阿尔金山地区亦发生阶段性走滑隆升,时间段大致为55~30MaBP、约20MaBP、约10MaBP和1~0.8MaBP。始新世—渐新世期间,阿尔金断裂大型左行走滑活动的发生,对中国西北大陆构造格架产生巨大的影响,不仅改造了古老的盆地和褶皱带,而且控制了新生代的走滑拉分盆地和两侧盆地的沉积速率,并对青藏高原的阶段性隆升和地壳物质东向蠕散起到调节作用。
任收麦葛肖虹刘永江常丽华吴光大袁四化
关键词:阿尔金断裂青藏高原
沉积物粒度分析在阿尔金山隆升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27
2005年
山体隆升必然制约两侧盆地的沉积,这种约束体现在盆地的沉积响应上。柴达木盆地西北缘的阿尔金山,位于青藏高原的西北边界,自第三纪以来发生了多次隆升事件,其中以早更新世末的一次最为强烈。本次研究在阿尔金山山前红三旱一号剖面干柴沟组自下而上不同层位选取典型的沉积岩样品,进行了系统的薄片矿物鉴定和粒度分析,发现沉积区柴达木盆地的沉积环境和气候条件因受阿尔金山多期次隆升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其各方面的沉积特点受到物源区的控制。研究表明,始新世时(下干柴沟组)物源区阿尔金山相对于柴达木盆地没有发生明显的快速隆升,到渐新世(上干柴沟组)阿尔金山相对于柴达木盆地开始发生强烈的快速隆升,沉积区气候变得明显干旱。中新世到上新世(下、上油砂山和狮子沟组)红三旱地区整体处于抬升阶段,可能阿尔金山相对于沉积盆地区不具有明显的地形高差,到早更新世(七个泉组)阿尔金山开始发生急剧隆升,相对于柴达木盆地沉积区在地形上出现巨大的相对高差,这一隆升事件目前仍在持续。该研究也为青藏高原的多次隆升和气候环境变化提供了佐证。
王亚东刘永江常丽华ANDREA B.Rieser计桂霞
关键词:粒度分析柴达木盆地沉积物
中国西部治理沙漠化的战略思考与建议被引量:14
2005年
中国西部干旱缺水是由于青藏高原隆升造成的,大面积土地荒漠化和沙尘暴的肆虐,既有自然原因,又有因为人们违背自然规律,大量垦荒造田,修建水库和明渠,漫灌农田耗费水资源,破坏生态平衡等主要原因。青藏高原隆升先引起中国西部草原化然后是沙漠化,顺应此规律西部开发应该是“退耕还草”,恢复草场和天然植被,发展畜牧养殖业,而不是再无节制地垦荒造田发展粮食种植业。20世纪60~70年代以来,由于新疆、河西走廊的农业开发,在塔里木河上、中游和黑河中、下游修建了数十个中、小型水库,截留地表、地下径流,破坏了原始的生态环境,使大量水在水库、明渠表面蒸发浪费,却引起下游断流,大片胡杨林死亡,罗布泊、居延海等干涸,额济纳旗荒漠化成了沙尘暴的源头。如何改变这种恶性循环,恢复中国西北原有的生态平衡,从根本上遏制中国西部的荒漠化?对于年蒸发量高达600~800mm以上的中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极为脆弱,科学节约地利用水资源十分关键。建议能在塔里木河上游的喀喇昆仑山、南天山和黑河上游的祁连山山顶冰川以下修建高山水库,通过泻水隧洞管道,封闭式地把水输送到下游,这样既可通过水头落差发电,又可沿途通过管道喷灌技术养殖山坡草场和解决下游农田用水,避免蒸发耗费,保持生态平衡。修建这种高山水库和输水管道工程应该纳入国家建设计划,作为国家跨省级的系统治理工程来实施。
葛肖虹任收麦
关键词:青藏高原隆升输水管道工程粮食种植业自然原因西部草原天然植被
对中国大陆构造格架的讨论被引量:67
2009年
大陆动力学的理论与研究开启了人们一个新的思路:在确认中国大陆构造格架、划分构造单元时,除了前寒武纪基底、南华—印支期生物地层格架以外,不能不考虑中-新生代以来重大的陆内变形事件所产生的陆内变形(大型走滑断裂、推覆构造、挤出构造)对印支与前印支期所形成大陆构造格架大幅度的改造,因此对前印支期构造单元的性质需要通过构造复位来重新认识。通过构造复位认为:阿拉善、中祁连—柴达木、北羌塘等微陆块和塔里木板块是一个整体的克拉通——西域板块,不存在整体的昆(仑)—祁(连)—秦(岭)海洋板块,早古生代满加尔—北祁连坳拉槽-小洋盆和晚古生代东昆仑—阿尼玛卿—金沙江裂陷洋盆可能是由古特提斯洋脊楔入所引起的,类似于现今的红海—亚丁湾。本文拟从阿拉善、北羌塘地块的构造归属、西域板块的确认;中国境内北亚构造域的构造划分和晚侏罗—早白垩世陆内变形、中亚挤出构造;中朝与扬子—华南板块划分和南北黄海、朝鲜半岛的构造归属等方面,来讨论有关中国及邻区大陆构造格架的一些争议问题。
葛肖虹马文璞刘俊来任收麦刘永江袁四化王敏沛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