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13105043)

作品数:6 被引量:32H指数:3
相关作者:杨家宽朱新锋孙晓娟张伟胡雨辰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科技大学河南城建学院湖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电气工程
  • 2篇化学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柠檬
  • 3篇柠檬酸
  • 3篇铅膏
  • 2篇氧化铅
  • 2篇柠檬酸钠
  • 2篇热分解
  • 2篇废铅酸蓄电池
  • 2篇
  • 2篇
  • 1篇电池
  • 1篇电动
  • 1篇电动汽车
  • 1篇动力电池
  • 1篇性能研究
  • 1篇蓄电池
  • 1篇杂质对
  • 1篇湿法
  • 1篇湿法回收
  • 1篇能量密度
  • 1篇汽车

机构

  • 6篇华中科技大学
  • 6篇河南城建学院
  • 2篇湖北工业大学
  • 2篇湖北大学

作者

  • 6篇朱新锋
  • 6篇杨家宽
  • 4篇孙晓娟
  • 3篇胡雨辰
  • 3篇张伟
  • 2篇李磊
  • 2篇杨丹妮
  • 2篇刘建文
  • 2篇高林霞
  • 1篇袁喜庆
  • 1篇李卉
  • 1篇郭一飞
  • 1篇汪潇
  • 1篇陈松涛

传媒

  • 4篇蓄电池
  • 1篇功能材料
  • 1篇材料热处理学...

年份

  • 3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从废铅膏制备超细碳酸铅的表征及热分解性能研究被引量:10
2012年
利用废铅膏为原料,采用脱硫、浸出、碳化的湿法工艺制备了超细碳酸铅。碳酸铅为斜方晶体,粒径在0.5~5μm。采用TG-DSC、XRD、SEM对碳酸铅的热分解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碳酸铅的失重与理论计算相符,整个热处理过程分4个阶段,产物分别是PbCO3.2PbO、α-PbO、Pb3O4和β-PbO。产物PbO为均匀的球形,粒径<0.5μm。
朱新锋杨家宽杨丹妮孙晓娟郭一飞陈松涛
关键词:氧化铅热分解
复合脱硫剂对废铅酸蓄电池铅膏脱硫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2
2013年
以废旧铅膏为原料,使用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为复合脱硫剂对其进行脱硫处理。通过脱硫后的产品组成以及铅膏脱硫率进行对比,优选出最佳的脱硫条件。结果表明:采用复合脱硫剂,在3.40 g碳酸钠和1.34 g碳酸氢钠优化配比条件下,铅膏可以获得99%以上的脱硫率,并且消除了NaPb2(CO3)2OH脱硫副产物,能得到较为纯净的碳酸铅固体。
孙晓娟李卉朱新锋张伟胡雨辰杨家宽
关键词:复合脱硫剂脱硫率
锌杂质在柠檬酸/柠檬酸钠体系回收废铅膏中的迁移被引量:3
2014年
本实验采用柠檬酸/柠檬酸钠体系浸出回收铅膏,考察杂质锌在浸出过程中的迁移。模拟铅膏中掺入了氧化锌,锌的质量分数为1%、0.5%、0.1%、0.05%和0.01%。随锌含量的减少,残留在柠檬酸铅、铅粉中的锌量越少。掺锌量为0.01%时,铅粉中锌的质量分数降到0.000 43%。实际铅膏也进行了浸出、焙烧实验,铅粉中锌的质量分数减少到了0.000 13%,远远小于GB/T 469-2005中对锌的要求。
高林霞刘建文朱新锋李磊杨家宽
关键词:柠檬酸柠檬酸钠铅粉
锌杂质对铅酸蓄电池性能的影响——基于柠檬酸/柠檬酸钠体系回收废铅膏被引量:3
2014年
废铅酸蓄电池在回收过程中会引入大量的锌杂质。本实验采用柠檬酸/柠檬酸钠湿法浸出模拟铅膏,铅膏中锌掺量为1%、0.5%、0.1%、0.05%和0.01%。经浸出、过滤、焙烧后得到铅酸电池活性物质铅粉,将铅粉制备电池,考察其20小时率、1小时率放电和电池循环性能,发现铅膏中锌含量为0.1%时电池的性能最好。
高林霞朱新锋刘建文杨丹妮杨家宽
关键词:废铅酸蓄电池湿法回收
铅酸蓄电池在混合电动汽车中的应用现状与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3年
随着汽车消费量的增加,传统汽车导致的石油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较传统汽车,以车载电源作为全部或部分动力驱动的电动汽车,具有清洁节能的优势。混合电动汽车(HEV)性价比高,成为国内外汽车领域研究的热点。较其他动力电池,铅酸蓄电池成本较低,性能稳定,依然是混合电动汽车的重要选择。铅酸蓄电池在HEV中已经得到初步的应用,提高铅酸蓄电池的能量密度,成为制约铅酸蓄电池在HEV中进一步应用的瓶颈。国内外学者通过开发合适的添加剂、改进板栅材料、优化电池制备和装配技术,以及制备超细铅粉活性材料等手段来提高铅酸蓄电池的能量密度。本文对HEV用铅酸蓄电池的充放电机制和电池管理系统也进行了一定的探讨。
孙晓娟杨家宽张伟胡雨辰朱新锋袁喜庆
关键词:混合电动汽车铅酸蓄电池能量密度动力电池
柠檬酸铅Pb(C_6H_6O_7)·H_2O热分解特性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采用热重与红外联用等技术研究了柠檬酸铅Pb(C6H6O7)·H2O的热分解过程。结果表明:柠檬酸铅在空气中热分解过程可大致分为脱水、热分解及燃烧3个阶段。在热分解初始反应均为结晶水的失去,在200~280℃范围内部分有机物产生,而此后主要产物为二氧化碳,最终产物为氧化铅与金属铅。焙烧温度对柠檬酸铅在空气中分解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柠檬酸铅前驱物Pb(C6H6O7)·H2O在低温时主要焙烧产物是α-PbO、β-PbO与金属铅,温度较高时焙烧产物为β-PbO。在400~450℃范围内延长反应时间可以得到Pb3O4。
朱新锋杨家宽胡雨辰李磊汪潇汪潇张伟孙晓娟陈松涛
关键词:热分解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