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975034)

作品数:14 被引量:70H指数:6
相关作者:吴蒙华贾卫平王元刚杨帆苗斌更多>>
相关机构:大连大学东北石油大学东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金属学及工艺理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化学工程
  • 6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机械工程
  • 2篇理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8篇电沉积
  • 5篇显微硬度
  • 5篇磁场
  • 4篇数对
  • 4篇表面形貌
  • 4篇磁场作用
  • 3篇镀层
  • 3篇晶粒
  • 3篇晶粒尺寸
  • 3篇工艺参
  • 3篇复合镀
  • 3篇复合镀层
  • 3篇NI-TI
  • 3篇尺寸
  • 2篇电沉积工艺
  • 2篇电铸
  • 2篇织构
  • 2篇神经网
  • 2篇神经网络
  • 2篇镍基

机构

  • 15篇大连大学
  • 2篇东北石油大学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大连交通大学

作者

  • 15篇吴蒙华
  • 8篇贾卫平
  • 5篇王元刚
  • 4篇杨帆
  • 3篇苗斌
  • 3篇刘新功
  • 2篇李智
  • 2篇马春阳
  • 2篇王邦国
  • 2篇刘娜娜
  • 1篇夏法锋
  • 1篇贾振元
  • 1篇焦金龙
  • 1篇吕昊
  • 1篇雪金海
  • 1篇吴承原
  • 1篇刘兰波

传媒

  • 3篇功能材料
  • 2篇表面技术
  • 2篇机械设计与制...
  • 1篇稀有金属材料...
  • 1篇金属热处理
  • 1篇材料保护
  • 1篇机械工程材料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中国有色金属...
  • 1篇材料科学与工...

年份

  • 1篇2014
  • 5篇2013
  • 6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超声-脉冲电铸工艺参数对镍铸层晶粒尺寸的影响被引量:2
2012年
采用超声-脉冲电铸工艺在覆铜板表面的微区域内制备了镍铸层,用扫描电镜观察镍铸层的表面形貌,并采用Image Tool软件测量了镍铸层的平均晶粒尺寸,研究了超声波功率及方向、脉冲平均电流密度、脉冲占空比等对镍铸层晶粒尺寸的影响。结果表明:其他条件相同时,双向(y向和z向)超声波制备镍铸层的晶粒尺寸小于相同功率单向(y向或z向)超声制备的;随着超声波功率、脉冲平均电流密度的增大,镍铸层的晶粒尺寸先减小后增大;当脉冲占空比由10%增大到30%时,晶粒尺寸由0.97μm增大到3.32μm。
刘兰波吴蒙华王元刚贾卫平
关键词:晶粒尺寸
热处理对纳米Ni-TiN复合镀层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10年
采用超声-电沉积的方法制备了纳米Ni-TiN复合镀层。测试了不同热处理温度下纳米Ni-TiN复合镀层的硬度和磨损量,对镀层的摩擦磨损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热处理温度在300℃时纳米Ni-TiN复合镀层的硬度和耐磨性能最佳,硬度为932.28HV,磨损量为13.5mg;复合镀层的摩擦系数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而略有增大。
吴蒙华雪金海吕昊
关键词:复合镀层摩擦磨损性能
超声波-化学镀Ni-P-SiC纳米复合镀层的工艺研究被引量:13
2011年
采用超声波-化学镀的方法,在45钢基体表面制备Ni-P-SiC纳米复合镀层。利用正交试验法对制备Ni-P-SiC纳米复合镀层的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并确定SiC纳米粒子的加入量、超声波功率、复合镀液的温度以及pH值。最后,利用扫描电镜(SE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对复合镀层的显微组织形貌进行观察和分析。
马春阳吴蒙华曲智家
关键词:纳米复合镀层正交试验
电沉积工艺参数对Ni-TiN-CeO_2二元纳米复合镀层中粒子复合量的影响被引量:11
2012年
采用超声-脉冲电沉积法制备了Ni-TiN-CeO2二元纳米复合镀层,研究了工艺参数对镀层中CeO2及TiN粒子复合量的影响,并对镀层的表面形貌及成分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超声-脉冲电沉积Ni-TiN-CeO2纳米复合镀层的最佳工艺参数为阴极电流密度4A/dm2,TiN粒子添加量15g/L,CeO2粒子添加量40g/L,正向脉冲占空比20%,超声波功率180W。在该工艺条件下,可获得CeO2质量分数为3.3%、TiN质量分数为4.4%的Ni-TiN-CeO2二元纳米复合镀层。同时,TiN与CeO2二元纳米粒子的加入,充分发挥了两种纳米粒子复合的协同效应,优化了粒子与基质金属的共沉积方式,大大改善了镀层质量。
吴蒙华刘娜娜李智
关键词:脉冲电沉积
基于电磁场与流场耦合的电沉积加工过程仿真被引量:4
2013年
在电沉积过程中运用COMSOL Multiphysics建立电磁场、流场的数学模型,将有限元和有限差分相结合进行电磁场和流场的耦合模拟分析,研究磁场对流场、电流密度分布、镀层表面形貌、晶粒及SiC含量的影响规律,并进行预测与验证。结果表明:施加平行磁场时,磁感应强度在极头之间分布均匀,溶液呈现不规则的运动,镀层厚度预测值的最小误差为1.84%,镀层的晶粒尺寸随着磁感应强度的增大而细化;施加垂直磁场时,两极头间区域的磁感应强度较强,溶液呈现漩涡流动,且流速随磁场感应强度的增大而增大。XRD分析表明:在所研究磁感应强度范围内磁场对晶粒的取向没有明显的影响,镀层中SiC含量随着磁感应强度的增大而增加。
吴蒙华刘新功王元刚贾卫平
关键词:磁场流场电沉积
不同磁场方向作用下电沉积工艺参数对镀镍层性能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为优化电沉积镀镍工艺,通过两组正交实验,分别确定在垂直方向磁场和平行方向磁场作用下各工艺参数对镀镍层的显微硬度、晶粒尺寸和表面形貌的影响作用。分析结果发现,磁场不是决定电沉积工艺的主导影响因素,电流密度和超声功率对电沉积的影响作用较大,平行磁场相较于垂直磁场更有利于镀层晶粒的生长,最后找出最佳电沉积工艺参数为:电流密度2A/dm2、超声功率240W、平行磁场方向、磁感应强度0.6T、占空比20%,并分析形成这种结果可能的机理。
苗斌贾卫平吴蒙华
关键词:电沉积显微硬度晶粒尺寸表面形貌
基于RBF神经网络的镍基TiN纳米复合镀层显微硬度预测被引量:4
2012年
针对神经网络在预测复合镀层性能方面的应用情况,以及传统的BP神经网络存在缺陷;通过对RBF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和特点的研究,建立了利用RBF神经网络对Ni-TiN纳米复合镀层显微硬度进行预测的模型。通过实验数据验证了所建立的RBF神经网络模型具有很高的精确度,其最小相对误差可达0.62%,而且所建立的预测模型具有优化工艺参数的功能,对复合镀层的其它性能进行预测具有指导意义。
刘新功吴蒙华王元刚王邦国
关键词:RBF神经网络显微硬度
垂直磁场作用下电沉积数值分析与实验被引量:3
2013年
对电沉积过程中磁场、电场和流场进行数值分析并利用COMSOL仿真软件进行数值求解,得到了无磁场作用和0.2T垂直磁场作用下流体流场分布、镀液中电场分布以及不同时间段镀层厚度变化特征的数值结果,并对其进行了对比分析.为了解磁场对电沉积过程的影响规律,分别在施加0、0.2、0.4和0.8T磁场作用下电沉积镍,对比实验和数值分析结果表明,镀层厚度仿真值和实验值变化趋势接近,无磁场条件下平均绝对偏差为0.443μm,0.2T磁场条件下平均绝对偏差为0.425μm.施加0.2T垂直磁场作用后,镀层的平均厚度较无磁场作用下增加了11%,与仿真结果一致,并且随着磁场强度的增加,镀层晶粒细化度、表面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分析结果表明数值分析可以较为精确地反映磁场对电沉积过程的影响作用.
贾卫平贾振元苗斌吴蒙华吴承原
关键词:电沉积磁场数值模拟流场电场
基于AR模型的Ni-TiN纳米镀层显微硬度预测研究被引量:9
2012年
以前期研究工艺参数为基础,利用超声-电沉积的方法制备Ni-TiN纳米镀层。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高分辨电子显微镜(HRTEM)及纳米压痕仪(NI)对Ni-TiN纳米镀层的组分、显微组织和显微硬度进行观察和分析;利用AR模型对Ni-TiN纳米镀层的显微硬度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在Ni-TiN纳米镀层中,存在Ni和TiN两相;当超声功率为200W、TiN浓度为4g/L时,镀层中镍晶粒和TiN粒子的平均粒径分别为50和30nm。利用AR模型可以对Ni-TiN纳米镀层的显微硬度进行预测,且预测结果的最大相对误差为3.22%。
夏法锋焦金龙马春阳吴蒙华
关键词:AR模型显微硬度
磁场作用下电沉积镀层技术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4
2013年
介绍了外加磁场辅助作用下电沉积镀层技术的研究概况,电沉积过程中外加磁场对镀液性质、传质过程、电荷转移、晶粒生长及结晶取向等均会产生影响;阐明了外加磁场在材料制备过程中的工作原理,并就外加磁场对电沉积过程的具体影响作用进行了分类及归纳;阐述了现阶段外加磁场在电沉积领域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在该领域的发展前景。
刘娜娜吴蒙华李智王元刚
关键词:磁场电沉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